双底与双顶的识别和运用.doc
11页双底与双顶的识别和运用 (一)双底A “双底”多数发生在股价跌势的末期,很少出现在下跌行情的途中特征有:a 它形成第一个谷底后的反弹,幅度一般在10%左右反弹高点的平行线构成"颈线“b 在第二个谷底形成时,成交量经常较少且市况沉闷,因此很容易出现“圆底”的形态,而向上突破颈线时成交量必须迅速放大c 突破颈线后常常有个回抽,在颈线附近自然止跌回升,从而确认往上突破有效d 第二个低点一般比第一个低点高,但也有可能比第一个低点更低当然如果第二个低点相对高一些反映该股做多动力相对强一些e 第一个低点与第二个低点之间的时间跨度不应少于一个月(20个交易日)如果时间太短形成的“双底”,其触底回升的信号不太可靠,反弹上去要随时注意它什么时候回落因为主力常用之骗线,故警之f 在“双底”形成时,KDJ、RSI等与大盘常出现背离形态B “双底”是个转势信号,但可靠程度不如“头肩底”双底形成突破颈线处,从理论上说时“第一买点”,但投资者冒很大风险,一旦上冲失败,在这个点位买进者就会套牢故在“第一买点”买进的投资者要做好随时止损离场的准备第一买点”作为买入信号,从趋势上讲,续涨和下跌的比率是6:4,故机会是有的。
C 对于“双底”,比较安全又稳健的做法是:在股价回抽试探“颈线”得到支撑有效,再次放量上攻时是“第二买点”,这样获利的机会就大些绝大多数“双底”走势都会有一个回抽过程,故不必担心资金踏空,万一冲破颈线不回头,可在趋势明朗后适量介入因为涨势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这时买进胜率还是较大的二)双顶A 特征:a 股价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山峰,而两个峰顶的价位大致相同b 股价第二次反弹上冲时成交量要比第一次上冲时的成交量少c 股价在第二次触顶回落时跌破了上次回落的低点的平行线(构成颈线),跌破“颈线”后常有个回抽,但反抽时成交量明显萎缩,股价在“颈线”附近遇阻回落,从而确认向下突破有效B “双顶”时顶部转势信号,一旦“双顶”形成,股价下跌就成了定局第一卖点”是股价跌破“颈线”时;“第二卖点”是股价跌破“颈线”后反抽受阻于“颈线”时C 经验:a 假如第一个顶点出现后股价的跌幅较深(第一个顶点于下跌后的最低点相差达8%以上),其后股价逐渐上升到第一个顶点附近时,而此时的成交量比前期相比显著减少,就要怀疑时将构筑“双顶”,此时,应出手部分股票,而不要等到“双顶”形成后才做空b 假如第一个顶点出现后,股价跌到一个相当幅度时,我们突然发现第一个顶点的图形似乎有构成“圆顶”的迹象,但这个圆顶尚未完成向下突破,而这个圆形形态中成交量却呈现着不规则变动,其后股价再度上升到第一个顶点附近时,我们可暂时怀疑它将构成“双顶”形态,而考虑将股票卖出。
c 如果股票走势符合a、b中提出的条件,则构成“双顶”的可能性更大,应采取断然的卖出措施头肩底与头肩顶的识别和运用 (一)头肩底A 特征:a 极速下跌,随后止跌反弹,形成第一个波谷即“左肩”;形成左肩部分时,成交量在下跌过程中出现放大迹象,而在左肩最低点回升是则有减少的倾向b 第一次反弹受阻,股价再次下跌,并跌破前一个低点,之后股价再次反弹,形成第二个波谷即:“头部”形成头部时,成交量会有所增加c 第二次反弹再次在第一次反弹高点附近遇阻回落,开始了第三次下跌,但股价到与第一个波谷相近的位置后就跌不下去了,成交量也出现了极度萎缩,此后股价再次展开反弹形成了第三个波谷即“右肩”第三次反弹时成交量显著增加d 第一次反弹高点和第二次反弹高点的连线就构成了一根阻止股价上涨的“颈线”,但第三次反弹时会在成交量的配合下,将这一根“颈线”冲破,使股价站在其上方B 见此图形,应想到是个底部回升的信号此时不能再继续看空,而要随时做好进场抢筹的准备一旦股价放量冲破颈线时就可考虑买进一些股票,即为“第一买点”如股价冲破颈线回抽,并在颈线附近止跌回升、再度上扬时可加码买进,即“第二买点”注意:若是股价向上突破颈线时,成交量并无显著增加,很可能是一个“假突破”,这时投资者应逢高卖出,考虑暂时退出观望。
二)头肩顶A 特征:在上升途中出现了三个峰顶,分别为左肩、头部和右肩左肩和右肩最高点基本相同,而头部比两个肩要高另外,股价上冲失败回落时形成的两个低点又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即“颈线”当股价第三次上冲失败回落时,颈线被击破,于是“头肩顶”正式成立头肩顶”形成过程中,左肩成交量最大,头部成交量略小些,右肩成交量最小成交量的递减说明股价上升时追涨力量越来越弱,股价有涨到头的意味因此“头肩顶”是一种见顶信号,一旦成立,股价下跌几乎成定局B “头肩顶”是杀伤力很强的一种技术走势,为避免被其伤害,投资者在实战中要密切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 当某一股价形成“头肩顶”雏形时,就要引起高度警示虽还未跌破颈线,可先出手部分股票,将仓位减轻日后一旦跌破颈线,就将手中剩余的股票全部卖出b 上涨时可放量,下跌时量可放大也可缩小,对“头肩顶”这种形态来说,先用很少的量击破颈线,后放量下跌,甚至仍旧维持较少的量往下滑落也是常事c “头肩顶"对多方杀伤力度大与小与其形成时间长短成正比因此投资者应关心周K、月K线,如果周K月K线图形形成的“头肩顶”走势,该股长期走弱格局已定,不必再碰圆底与圆顶的识别和运用 (一)圆底(又称为浅碟形)A 特征:股价先是在成交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下跌速度越来越缓慢,直到成交量出现极度萎缩,股价才停止下跌。
然后在多方主力有计划的推动下,成交量温和放大,股价由缓慢上升逐渐变为加速上升,从而形成圆底形态与此同时,成交量也呈现圆弧形态(标准的圆底并不多见,大多为不太标准的圆底)B “圆底”一旦向上突破,常有轮可观的上涨行情入市机会为:看成交量的变化,如成交量和股价都呈圆弧状,可在放量上冲时果断建仓;反之,成交量不配合,股价上冲与否都不介入二)圆顶A 特征:股价经过一段时间上涨后,虽然升势仍在维持,但上升势头已经放慢,直到处于滞胀状态,后来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股价又呈缓慢下滑态势,下跌势头形成时,头部就出现了一个较明显的圆弧状即“圆顶”圆顶”形成时,成交量也可呈“圆顶”状,但多数情况下,“圆顶”的成交量无显著特征B “圆顶”是个顶部转势信号,它形成时间越长,下跌力度越大卖出点可选择在下跌速度开始加快或“圆顶”形状已初步构成时一般讲,当投资者发现股价先是放大量加速上扬,之后上涨速度变缓慢,此时应密切关注其走势发展,想到是否会形成“圆顶”,并逐渐减少手中的一些仓位当下跌出现,并且速度加快形成“圆顶”后,应果断止损离场上升三角形与下降三角形的识别和运用 (一)上升三角形A 特征:股价每次上升时,到了一定价位就遭到抛压,迫使股价下行,由于市场看好该股,逢低吸纳者多,故股价没有跌到上次的低点就开始反弹上升,致使下探低点越来越高。
通常“上升三角形”在形成过程中成交量会不断减少,上升阶段成交量较大,下跌阶段成交量较少,反映多方占上风B “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时一般都配有较大的成交量,无量突破又可能时假突破;“上升三角形”越早往上突破后劲越足迟迟不能突破的“上升三角形”,有可能是庄家为出货而设的多头陷阱极有可能演化为“双顶形态”C 一般情况下,“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很大,持筹者待突破时再做定夺持币者关注突破方向,暂时不要动作,一旦发现放量突破则可介入,如无量突破,则观望D “上升三角形”不往上突破,则会演变为“双顶”,寻求往下突破,尽管这种现象很少,但也须注意尤其有了很大涨幅后出现“上升三角形”一旦发觉“上升三角形”往下突破时应及时反手做空二)下降三角形A 多数出现在跌势中,它主要高点逐渐下移,每次下探的低点都几乎处在同一个水平位置上反弹时成交量不能放大,下跌时成交量要比反弹时成交量大这种量价背离的状况,往往是跌势未尽的表现B “下跌三角形”是下跌趋势中的一个整理形态,结果向下突破居多C 它与“底部三角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量价关系上:a “底部三角形”出现时成交量呈持续萎缩,说明股价跌无可跌;“下降三角形”量价关系背离,说明仍有下跌空间。
b “底部三角形”在突破前期,成交量出现极度萎缩;“下降三角形”在突破前夕,成交量通常不出现极度萎缩c “底部三角形”往上突破时,成交量急剧放大;“下降三角形”向下突破时,成交量无明显特征d “底部三角形”出现在较大跌势之后,而“下降三角形”一般出现下跌途中,甚至少说出现在涨势中e “底部三角形”形成的时间较长,而“下降三角形”形成的时间相对短一些f 根本区别在突破方向上,如果股价在三角形整理后突破上边线,并能站稳时即可考虑买进,反之向下突破下边线,尤其时放量下挫时,则要及时沽空底部三角形、扩散三角形与收敛三角形的识别和运用 (一)底部三角形A 特征:a 股价在经历大幅下跌后出现三次探底,几乎都在同一低点获得支撑,形成三角形的下边b 股价每次反弹的高点逐渐下移,反弹力度越来越弱,形成三角形的上边c 整个形态形成过程成交量逐步萎缩,到三角形的顶端附近时缩至最小d 当向上突破时,成交量开始放大B 只要满足前三个条件,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很大,此时投资者不应再盲目看空,尤其不能在这个时候卖出股票,相反应随时作好入市的准备(先不要马上买进,以防万一往下突破) 日后发现股价向上突破(第一买点),成交量随着放大,适当买进一些股票。
回抽三角形上边企稳后再创新高时,再加码追进C “底部三角形”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抄底”的良机,这种技术图形常发生在沪深两市的一些冷门股上,很多黑马就时中央产生的故应对此要高度重视二)扩散三角形A特征:出现在涨势中,上升的高点越来越高,而下跌的低点越来越低,高点的连线和低点之间的连线相交于左边,呈喇叭状,即“扩散三角形”B“扩散三角形”经常出现在投机性强的个股上,疯狂追涨,盲目杀跌,造成股价大起大落其股价大跌的前兆投资者应选择退出C “扩散三角形”大多以下跌告终,但也有少数“扩散三角形”出现变异,尤其是上边不是向上倾斜而是水平发展的时候,股价可能向上突破,展开一轮升势如果是这样,在形态内部的第三次下跌时成交量会迅速萎缩证明持股信心已趋稳定,这与“扩散三角形”最后阶段急剧放量正好相反随后股价会在下边稍作停留或进行一次小幅回档,下跌明显无力,经过这些确认,扩散三角形才有可能发生变异,往上突破到时介入即可三)收敛三角形A特征:股价在某一阶段出现了徘徊争执的局面,每一次上升的高点都比上一次低,而每一次下跌的低点都比上次高于是股价波幅越来越小,呈收敛状,而成交量在这期间呈现出减少的趋势B “收敛三角形”是个整理形态,向上向下都有可能。
在下跌趋势中出现,选择向下的可能性就大些,反之在上升期趋势中出现,则选择向上的可能性就大些收敛三角形”向上突破的时间往往选择在“收敛三角形”中下端,而向下突破的时间往往选择在三角形的顶端附近一般来说无论向上还是向下突破,都会有成交量放出C “收敛三角形”操作规则:股价必须往一个方向明显突破后,才可采取相应的买卖行动如判断下跌可能性大,在突破下为前适当减 上升锲型与下降锲型的识别和运用 (一)上升锲型A 特征:股价经过一段时间大幅下跌之后,出现强烈的技术性反弹,当股价反弹到某个高点时,就掉头回落这种回落较为轻微而缓和,因而股价在未跌到上次低点之前已得到支撑而上升,并越过上次的高点,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