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南亚各国之水.pdf
5页东亚、南亚各国之水印度恒河水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 恒河这条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 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恒河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 给沿岸人民以冉辑之便和灌溉之利, 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 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 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 诗人歌手行吟河畔 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国的精粹所在恒河是印度的圣河, 历史悠久, 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 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 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习俗 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 使印度人民对恒河母亲生起无限的怀想, 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情结 这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在印度, 大多数印度教信徒终生怀有 4 大乐趣: 敬仰湿婆神、 到恒河洗圣水澡并饮用恒河圣水、结交圣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纳西圣城印度人视恒河为圣河, 将恒河看做是女神的化身, 虔诚地敬仰恒河, 据说是起源于一个传说故事 古时候, 恒河水流湍急、 汹涌澎湃, 经常泛滥成灾, 毁灭良田,残害生灵, 有个国王为了洗刷先辈的罪孽, 请求天上的女神帮助驯服恒河, 为人类造福。
湿婆神来到喜马拉雅山下, 散开头发, 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过,灌溉两岸的田野,两岸的居民得以安居乐业从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成为印度教徒的两大宗教活动恒河,是印度文明的摇篮作为印度第一大河,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全长2700 多公里,中、上游有 2100 多公里在印度境内,下游 500 公里在孟加拉国圣河传说从长度来看, 恒河算不上世界名河, 但她却是古今中外闻名的世界名川 她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 给沿岸人民以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 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 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创造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印度文明 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诗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国的精粹所在,尤其是恒河中上游, 是经济文化最发达, 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恒河, 印度人民尊称它为 “圣河”和 “印度的母亲” , 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在印度神话中,恒河原是一位女神,是希马华特(意为雪王)的公主,为滋润大地, 解救民众而下凡人间 女神既是雪王之女, 家乡就在对门山飘渺的冰雪王国,这与恒河之源——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加姆尔的甘戈特力冰川相呼应, 愈加带有神话色彩。
加姆尔在印度语中是“牛嘴”之意,而牛在印度是被视为神灵的,恒河水是从神灵——牛的嘴里吐出来的清泉, 于是便被视为圣洁无比了 而根据宗教传说,恒河之为“圣水河”乃是因恒河之水来源于“神山圣湖” 恒河的上游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山, 冈底斯山的东南坡有一个大而幽静的淡水湖, 叫玛法木错湖, 湖水来源于高山融化的冰雪, 所以湖水清澈见底, 平如明镜 相传,这里的山中就是“神中之神”湿婆修行的地方,印度教徙尊它为“神山” 湿婆的妻子乌玛女神是喜马拉雅山的女儿, 玛法木错湖是湿婆和他的妻子沐浴的地方,印度教徙尊它为“圣湖” ,由于恒河水是从“神山圣湖”而来,所以整个恒河都是“圣水” 千百年来,虔诚的印度教徙长途跋涉,甚至赤足翻越喜马拉雅山,到中国境内的“神山圣湖”来朝圣,到湖中洗澡,以祛病消灾,益寿延年;到神山朝拜,以得到湿婆大神的启示而另一个传说则说印度历史上某国王为了洗刷自己祖先的罪孽, 以修来世, 请求天上的女神下凡但是,女神之水来势汹汹,大地难以承受,湿婆大神就站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恒河上游, 让水从他的头发上缓缓流下, 从而减弱了水势, 既可以洗刷掉国王祖先的罪孽, 又能造于人类 由此, 印度教徙认为恒河是女神的化身,是“赎罪之源” 。
恒河晨浴恒河是印度教徙心目中的圣河, 恒河之水可以涤罪攘祸, 因而去恒河之中来个大洗浴是印度教徙最向往和痛快不过的事情 最盛大的洗浴应当说是印度教的甘露庙会, 每回参加洗浴的人数以千万计, 遗憾的是每十二年轮流在各个圣地举行一次,所以遇到一回也是不易不过,整个恒河,不管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也不管是在春夏秋冬, 一天到晚总是有印度教徙在洗浴 但平素里最壮观的还要数瓦腊纳昔的恒河晨浴,前往此地朝圣、观光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奔此而来每天早上四五点钟, 晨光熹微, 成群成群的男女老少已经在瓦腊纳昔的大街小巷中涌动, 他们中有当地居民, 有千里迢迢赶来的印度教教徙, 也有为了一饱眼福的异乡游人,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地——恒河之岸瓦拉纳西是恒河之岸最大的圣城, 河岸之景蔚为壮观 清清的恒河水在无声地流过,河岸边则是错落不齐、风格各异的神庙,一座紧挨一座,形成陡立的峭壁瓦腊纳昔恒河之岸长达 6.7 公里,共有 64 个码头,当地人称其为“卡德” 这些卡德据说都是虔诚的印度教徙捐建的, 捐建越多, 积善也就越多 最让人神往的是几十个卢比租上一叶扁舟, 向恒河中央飘去 卖货的小贩更会明白这是赚钱的大好良机, 他们也划着小船尾随大大小小的游船, 向游人兜售各种货物, 有树叶做成的河灯,有念珠、香木以及各种种样的工艺品。
游人们在小贩的吆喝声中,把一盏盏河灯放入河中, 恒河变成了暗蓝的银河, 闪现出数不清的点点繁星 更为美妙的景色就要出现了 东方欲白, 淡淡的雾雾慢慢地散去, 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岸边陡立的建筑披上了金色的衣裳, 河面泛起一片金光 再看岸边的河水中,洗浴的男女老少进入了忘我之境有的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双手忙碌,尽情搓洗;有的双手合十,面各太阳默祷,安详的脸上金色溢彩,灵魂的净化表露无遗;有的则有停地屏息潜入水中, 惟恐这圣水不能把自己的罪孽洗涤一清; 身披绛黄色的印度教祭司以及光着上身的虔诚信徙在岸边的石上闭目打座; 打着哆嗦的孩子们在父母的水罐之下接受泼头的冲洗; 穿着纱丽的妇女们洗浴完毕, 竟然在这人海如潮中能够换上干衣,而不让自己的身体暴露丝毫 ,,蒙古国之水崇敬蒙古国以 “蓝天之国” 而闻名于世, 一年有 270 天阳光明媚, 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酷寒,冬季最低气温可至 -40 ℃(最低曾达到 -60 ℃) ,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38℃(最高曾达到 45℃) ,早晚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年平均降雨量 250 ㎜首都乌兰巴托冬夏气温悬殊, 1月份平均气温零下 15 至零下 20℃, 7 月份平均气温为 20-22 ℃。
年均降水量为 230 毫米年均晴天 180 日由于自古以来随水草而居,蒙古人特别崇敬水,认为在河里不能洗澡、洗脏东西,更不能倒垃圾、大小便日本水文化日本国土基本上处在多雨地带的亚洲季风气候区,近 100 年的平均降雨量约为 1714 毫米,相当于世界平均降水量 970 毫米的两倍 但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相对较小, 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所以日本的年人均降水量仅 530 立方米,为世界平均值 2700 立方米的 1/5 ,属资源性缺水国家 日本全国的水资源赋存量 ( 从降水量中减去因蒸发汽化所散失之量,再乘以该地区的面积所得的值 ) ,平水年约为 4200 亿立方米,枯水年约为 2800 亿立方米,但这些水资源赋存量有相当大的部分集中在梅雨期以及台风期, 加之河川长度不大, 降雨后产生的水量未被利用即流人大海实际上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枯水年水资源赋存量的六七成左右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日本政府制定了较完善的水资源法律体系,各直属机构按照法律赋予的权限, 依法行政, 如国土厅负责水资源的管理, 农林水产省负责灌溉排水工作,通商产业省负责工业用水,厚生省负责生活用水二、日本水资源的开发100 多年前明治维新后,日本明治政府就模仿欧洲先进国家的法律制度,公布实行了河川法。
从此,日本开始了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历史按照用途,日本水资源开发分为三类:1. 生活用水: 包括家庭用水、 商店、 旅馆、 事务所、 公用厕所和消防等都市用水 1993 年,日本自来水的普及率已达到 95.3%,可用水资源使用总量为 169 亿立方米,每人每日的平均水资源使用量为 0.335 立方米2.工业用水:包括锅炉用水、原料用水、制造品的处理用水、洗净用水、冷冻用水等,其中,大约有 1/3 是由工业用自来水供应 1993 年的淡水补给量约有 154 亿立方米3.农业用水:包括灌溉、畜产用水等,其中水田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总量的 95% 1993年农业总用水量约为 586 亿立方米日本的水资源开发分为四类:1. “治水” 就是防治水灾2. “利水” 利用江河水资源,其中包括灌溉、城市、工业用水和水力发电、航运等3. “保水” 保护水质、防治污染,通过森林保护和流域管理来减少洪水流量,增加枯水流量4. “亲水” 人们利用水造就自然环境、风景的亲近活动三、水资源的保护日本在水资源保护与环境行政方面有两部法律, 即 《公害对策基本法》 和 《自然环境保护法》 1993 年 11 月, 《环境保护法》制定出台, 1994 年 12 月,内阁会议制定了环境基本计划,指出了长期的、 综合性的环境行政路线。
环境基本计划提出了 “实现以循环为基调的经济社会体制” 、 “自然和人类的共处” 、 “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行动” 、 “开展国际性的活动” 等长期目标,计划将“保护水环境”放在为了“实现以满足环境容量的循环为基调的经济社会”的措施中 在日本只有在河流中的水超过河流正常流量时才可取水正常流量从航运、 渔业、景观、流水的保洁、盐害的防治、河口阻塞的防治、河川管理设施的保护、地下水位的维持、动植物的保护等各方面来规定 为了使环境负荷不超过正常流量, 保证自然循环过程中的净化能力,保护水域生态系统,保证水环境的安全,日本政府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1.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标准有关生活环境的有 BOD、 COD、 DO 等环境标准为了防治富营养化,对湖泊又制订了总氮和总磷的环境标准 对含汞底质和含 PCB底质,规定了暂行消除标准 “一律标准” ( 国家规定的排水标准 ) ,对锦、氰等 24 项影响健康项目和 16 项生活环境项目规定了标准值在污染源较集中的水域,有些地方还制定了较“一律标准”更严格的标准 ( 追加标准 ) 2.对某些特殊区域实施排水总量控制对于因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区域, 以及大范围向封闭性水域 ( 湖泊、 内湾、 内海 ) 排放大量生活污水或产业污水的地区,引入了排水总量控制制度。
3.建立了无过失赔偿责任制度事业单位因生产活动排放有害物质,造成了危害健康的灾害时,应负赔偿责任4.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制①加强公用水域水质监测 依据水质污染防治法, 都道府县首长及政令市长负责公用水域水质的日常监视所需费用, 而环境厅则负责有关编写监测计划费用和公用水域水质检验的费用为了加强公用水域水质的日常监测,在公用水域的重要地点设置自动水质监测器,截止到1995 年底,已设置 165 处自动水质监测器②重视排水水质的监视 依据水质污染防治法, 都道府县首长及政令市长为了监视工厂和事业单位遵守排水标准的情况,必要时要求工厂和事业单位上报污染情况报告或者进行检查5.加大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1990 年 6 月, 日本修改了水污染防治法, 增加了防治生活污水对策的规定 其主要内容为:①明确有关生活污水对策的行政职责, 即要求市町村领先建立完善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开展生活污水对策的启动工作 同时要求都道府县综合协调, 国家则承担普及知识和支援地方政府的责任②明确国民的职责为了保护公用水域的水质,法律规定:任何人都应正确处理烹调废料、废食用油和使用洗涤剂等, 要配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生活污水的处理, 并规定排放生活污水时应设置处理生活污水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