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外专科疾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doc
9页肿瘤外科常见疾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一、大肠癌并发症的预防 (一)造口狭窄 为防止造口狭窄,待造口处拆线后每日进行肛门扩张1次,同时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二)切口感染 保持切口周围清洁干燥,及时应用抗生素,会阴部切口于术后4~7天开始给予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天2次,以促进局部伤口愈合三)吻合口瘘 术后7~10天不可灌肠,以免影响吻合口愈合二、肺癌病人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一)肺不张与肺部感染 该并发症大多发生于手术后48小时内,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术后早期协助病人深呼吸、咳痰及床上运动,避免限制呼吸的胸廓固定和绑扎发生肺不张或感染后,协助病人排痰,雾化吸入,或用支气管镜吸痰二)急性肺水肿 肺切除术后特别是伴有心、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避免补液过多、过快,以减少急性肺水肿的发生一旦出现急性肺水肿,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迅速采取利尿、强心等治疗措施三)心律失常 高龄、冠心病患者胸部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对这样的病人术后要及时去除并发症心律失常的诱因,严重的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三、肝癌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一)癌肿破裂出血 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并发症。
告诫病人尽量避免致腹内压骤升的动作,以防肿瘤破裂;术后48小时内应有专人护理,动态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病人血压平稳,给于半卧位,为防止术后肝断面出血,一般不鼓励病人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以免引起术后出血;若病人突然主诉腹痛,且伴腹膜刺激征,应高度怀疑肿瘤破裂出血,及时通知医师,积极配合抢救二)上消化道出血 是晚期肝癌、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的并发症病人饮食以少粗纤维的软食为主,忌浓茶、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出血;加强肝功能的监测,及时纠正或控制出凝血功能的异常三)肝性脑病:常发生于肝功能失代偿或濒临失代偿的原发性肝癌者对病人加强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的观察,若出现性格行为变化,如欣快感、表情淡漠、扑翼样震颤等前驱症状时,及时通知医师1. 避免肝性脑病的诱因;2. 禁用肥皂水灌肠,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如食醋1~2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使肠道PH保持为酸性;3. 口服新霉素,抑制肠道细菌繁殖,有效减少氨的产生;4. 使用降血氨药物,如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静脉滴注;5. 给予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制剂或溶液;6. 肝性脑病患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少血氨的来源;⑦便秘者可口服乳果糖,促使肠道内氨的排出。
四、化疗病人常见的毒副反应及护理 (一)胃肠道反应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腹痛、腹泻1. 口服化疗药指导病人睡前服用2. 静脉化疗药物在应用前先给予止吐药,如胃复安10mg化疗前30分钟肌注、托烷司琼4mg或雷莫司琼0.3mg入壶;静脉注入甲氰咪呱、口服吗丁啉,对化疗后的恶心、纳差、腹胀有一定疗效3. 指导病人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且易消化的饮食,饭后2小时内不要躺下恶心时做深呼吸若恶心经常发生在给药中,应避免在治疗前2小时进食4. 建议病人多与亲人、朋友聊天、听音乐,达到放松目的,以减轻胃肠反应二)骨髓抑制反应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通风,按时紫外线消毒,地面桌面等物品用氧化还原液擦拭2. 注意观察病人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成年女性注意观察经血量3. 每周查血常规一次临床上若白细胞<3.0×109/L,血小板<70×109/L ,应立即停止化疗;若白细胞<1.0×109/L,给予保护性隔离,按医嘱给予升白药物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4. 嘱咐病人避免磕碰,少去公共场所,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戴口罩;用软毛牙刷刷牙,注意皮肤、口腔、会阴清洁。
5. 注意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三)肾脏毒性反应 肾衰竭,出血性膀胱炎1.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2500ml以上 ,必要时静脉补液;尿量每天不少于2000ml,以促进化疗药代谢产物的排泄2. 碱化尿液,可口服碳酸氢钠及碱性食物3.严格记录出入量,观察尿量、颜色及性质,及时监测肾功能四)心脏毒性反应 心肌缺血、房室传导阻滞巡视病人时多询问有无胸闷、憋气和心慌等不适,密切观察心率、脉搏、心律的变化,必要时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五)毛发脱落 1.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告诉病人脱发只是化疗期间的暂时现象,化疗结束后大约1~2月即会长出新发2. 建议病人外出时戴上合适的帽子或假发,改善现有的形象紊乱3. 由于脱发后头皮敏感,建议病人不用刺激性的肥皂或洗发膏,使用柔软的发刷,不染发、不烫发,保护头皮和头发六)过敏反应 事先了解化疗药物的过敏性,在应用多西他赛、紫杉醇等易过敏药物前12小时、6小时口服地塞米松,用药前30分钟肌注异丙嗪、苯海拉明,用药过程中行心电监护,观察病人有无皮疹、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有发生及时处理五、急性胰腺炎病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一)多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胰腺炎(AP)常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护理上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证中心静脉管道通畅,每30分钟记录病人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尿量,定时测中心静脉压,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判断病人整体病情变化,保持氧气供应二)感染 急性胰腺炎(AP)病人的感染发生率高达40%,病死率为20%,其死亡原因中80%是感染所致,所以护理人员工作中需认真执行无菌操作,处置前后认真洗手,每日雾化吸入2~3次,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时取血、尿、痰、引流液、咽拭子等送检并监测,手术病人则于术中常规取腹水或坏死组织行细菌学检查三)腹腔内出血 急性胰腺炎(AP)并发腹腔内大出血可发生在病程的任何阶段,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大出血,迅速恢复血容量和尽快止血是抢救生命的关键腹腔内出血还包括感染性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术中及术后出血、凝血功能异常引起得出血等护理:①注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0.5~1小时测脉搏、呼吸、血压1次②加强巡视,出血量小者可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改变;而出血量大者可出现出血性休克,重点观察相关的腹部表现,有无腹膜刺激征等表现当出现十分剧烈的腹痛时,应迅速恢复血容量和尽快止血③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燥及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六、全身麻醉病人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一)呼吸系统 1. 呼吸暂停 多见于未行气管插管的静脉全身麻醉者2. 上呼吸道梗阻 鉴于气管内插管失败、极度肥胖、静脉麻醉未行气管内插管、胃内容物误吸及侯痉挛者3. 急性支气管痉挛 好发于既往有哮喘或对某些麻醉药过敏者,气管内导管插入过深或诱导期麻醉过浅也可诱发4. 肺不张 多见于胸腔及上腹部术后病人5. 肺梗死 多见于骨盆、下肢骨折后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6. 脂肪栓塞 多见于老年长管骨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或关节置换术病人二)循环系统 1. 高血压 是全身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2. 低血压3. 室性心律失常4. 心搏停止 是全身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三)术后恶心、呕吐 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自26%~70%不等多见于上消化道手术、年轻女性、吸入麻醉及术后以吗啡为主要镇痛药物的病人全麻术后发生的恶心、呕吐,可用昂丹司 、甲氧氯普胺治疗四)术后苏醒延迟与躁动 常见原因为吸入麻醉药洗出不彻底及低体温苏醒期躁动与苏醒延迟有关,多与苏醒不完全和镇痛不足有关预防:正确施行苏醒期操作,并于拔管前应用肌松药拮抗剂,补充镇痛药及避免低体温七、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并发症的护理: :(一)患侧上肢肿胀 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腋窝淋巴结切除后上肢淋巴回流不畅或头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局部积液或感染等因素导致回流障碍所致。
护理:1. 指导病人平卧时用软枕抬高患侧上肢20~30°,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上肢 2. 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创面愈合3. 患侧上肢间断向心性按摩可减轻或防止上肢水肿 4. 肢体肿胀严重者,可戴弹力袖或使用弹力绷带以利于回流(二)皮下积液1. 严密观察引流管有无堵塞、受压、扭曲、脱出2.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并记录3. 一般情况术后20h内引流量不超过150ml,若术后8小时内引流量超过100ml,为红色血性液体,提示有内出血;若引流量突然减少,提示引流管不通畅4. 术后伤口加压包扎,可帮助排出伤口内的积血积液,包扎松紧要适宜,不影响患者呼吸为度三)皮瓣坏死 最严重的并发症1. 严密观察皮瓣的血供情况:皮瓣缺血时,温度低于健侧,颜色苍白;皮瓣坏死时,颜色呈黑色,皮瓣下有脓性分泌物2. 告知患者及家属严格按照护士的指导进行上肢活动八、胃癌病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胃手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一)术后胃出血 手术后24小时内因术中残留或缝合创面少量渗血可从胃管内流出少量暗红或咖啡色胃液,属于术后正常现象原因:主要是术中止血不彻底或结扎线脱落上述出血,绝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止血药物、输鲜血)而停止。
二)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是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的严重并发症,一般多发生于术后3~6天,表现为右上腹突发剧痛和局部明显压痛、腹肌紧张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原因:十二指肠溃疡局部瘢痕水肿,残端关闭困难;手术技术缺陷,缝合不严;因输入段肠梗阻致十二指肠内张力过高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持续负压吸引,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经静脉或空肠造瘘管提供营养支持,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用氧化锌软膏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三)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 少见,多发生于术后3~7天原因:组织愈合不良,缝合不够紧密,吻合处张力过大或低蛋白血症,组织水肿等护理:早期引起明显腹膜炎症状和体征,须立即手术处理;后期形成脓肿或腹外漏,则行局部引流、胃肠减压和积极地支持治疗四)残胃蠕动无力或称胃排空障碍 常发生于术后7~10天原因: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进入残胃,干扰胃功能;输出攀空肠麻痹,功能紊乱;与变态反应有关护理: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应用促胃动力药物五)倾倒综合征1. 早期倾倒综合征 多发生于餐后30分钟内,以循环和胃肠道症状为主此症状于术后半年至1年可自愈因此餐后应平卧30分钟后活动。
原因:多因餐后大量高渗性食物快速进入肠道所致肠道内分泌细胞大量分泌肠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加上渗透作用使细胞外液大量进入肠腔,而引起的一系列血管的舒缩功能紊乱和胃肠道症状2. 晚期倾倒综合征 餐后2~4小时病人出现低血糖反应原因:进食后胃排空过快,含糖食物迅速进入小肠而刺激胰岛素大量释放出现症状时稍进食,尤其是糖类,即可缓解六)术后梗阻 分为输入襻梗阻、吻合口梗阻和输出襻梗阻三类共同症状是大量呕吐、不能进食临床表现 进食后15~30分钟,上腹突感胀痛,一阵恶心后,大量喷射状呕出含胆汁液体,呕吐后症状消失手术解除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