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用空气净化活性炭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泓域M****机构
  • 文档编号:348106830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83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用空气净化活性炭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一、 多孔碳应用前景广阔多孔碳是指具有不同尺寸孔结构的碳材料多孔碳是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具有孔结构可调、易功能化、比表面积大、导电性优、稳定性好等特点多孔碳特点突出,在造纸、陶瓷、骨修复、污水处理、能量储存、药物缓释、电化学、分子吸附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多孔碳孔径大小可变,根据孔径不同,多孔碳可分为微孔碳、中孔碳以及大孔碳三种,在类型上,多孔碳又分为活性炭、碳分子筛、活性炭纤维、多孔纳米碳、分级多孔碳等品种多孔碳制备方法较多,包括模板法、激光烧蚀法、活化法、凝胶结晶法、盐析法、共沉淀法、乳状液膜法等多孔碳类型较多,在消费升级下,具有绿色、高效、安全、环保等特点的高端多孔碳发展空间更大由于应用领域广泛,近年来,多孔碳市场销量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全球多孔碳市场销量达到2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3.0%,市场规模约为42.4亿美元,预计2026年,全球多孔碳市场规模将达到55.6亿美元早期全球多孔碳产能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日本等地区,后随着环保监管日益严格、人工成本上涨,多孔碳产能逐渐向东南亚、印度、中国等地区转移目前我国已成为多孔碳生产大国,产能占比超过四成,其中活性炭生产规模和出口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在全球多孔碳市场上,日本可乐丽、美国卡博特、大阪燃气化学等海外企业具有先发、技术优势,占据高端市场主要份额我国虽是多孔碳生产大国,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低、生产工艺较为落后,行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国内多孔碳生产企业有神华宁夏煤业、山西新华化工、福建鑫森炭业、江苏竹溪活性炭等多孔碳种类多、特点突出,应用领域广泛,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多孔碳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多孔碳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国外企业起步早、技术先进,占据高端市场主要份额,我国是多孔碳生产大国,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性能较低,未来我国多孔碳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环保、绿色、高效将成为其重要升级方向二、 多孔炭行业发展趋势(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多孔炭行业整体竞争力增强近十几年来,虽然我国多孔炭材料工业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多孔炭材料生产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多孔炭材料工业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不利于大规模、连续化生产,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多孔炭材料产品整体品质较低且专用性差,产品销售无序竞争严重,小企业为了生存相互之间恶性竞争,从而引起整个行业利润率下降,既影响了国内多孔炭材料工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培育,也影响了与国外多孔炭材料厂商的竞争力。

      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随着国内多孔炭材料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我国多孔炭材料工业必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部分规模小、耗能大、污染严重的小型多孔炭材料生产企业必将被市场所淘汰,而行业内技术先进的优势企业必将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竞争力,产业资源将向着规模较大、技术先进、产品结构优化并具有品牌优势和良好售后服务的产业龙头企业集中随着多孔炭材料行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市场恢复正常竞争秩序,一批优势企业必将引导科研生产和贸易转型升级,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两方面推进工作,使多孔炭材料产业走经济、环境、社会三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逐步形成若干优势互补、内外结合、附加值高、创新能力强的多孔炭材料经济增长带和产业群在保持多孔炭材料贸易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多孔炭材料工业正朝着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比较优势大、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迈进具备技术优势的多孔炭材料生产企业正积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致力于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设备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化,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最终实现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和清洁化,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使得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内需和出口保持同步增长,多孔炭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在多孔炭材料下游市场需求方面,多孔炭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不断深化,尤其是在水处理、空气净化、汽车应用、溶剂与废气回收等领域发展迅速就国内市场而言,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食品、医药、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对多孔炭材料的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另外,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加油站、炼化企业和发电企业等污染源对多孔炭材料产品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多孔炭材料需求市场正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时期,在此阶段,我国下游领域对多孔炭材料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就出口市场来看,发达国家的多孔炭材料需求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稳步增长,传统需求领域(水处理、食品饮料、工业应用等)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而同时,一些新兴应用领域,诸如医药、高能电池、复合催化剂、高密度能源物质贮存、高纯物质的分离精制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三)国内企业向高端多孔炭材料市场进军多孔炭材料产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已成为主要的多孔炭材料供应国,但是全球高端多孔炭材料市场依然被可乐丽、卡博特等日本、美国老牌企业主导。

      其次,随着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环保政策趋严,一批中小厂商退出竞争,我国多孔炭材料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多产业资源,向高端多孔炭材料市场攀升最后,我国生物质多孔炭材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和浙江三省,其森林资源丰富,生物质多孔炭材料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山西、宁夏等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其煤质多孔炭材料产量占全国比重高达80%以上随着煤质多孔炭材料性价比下降,生物质多孔炭材料有望在环保领域替代煤质多孔炭材料,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四)多孔炭材料应用不断取得突破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多孔炭材料凭借其发达的微孔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吸附活性、稳定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与新材料、新能源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衍生出大量创新型的复合型功能新材料,尤其是功能优异、定位中高端的多孔炭材料产品如硬炭、硅碳复合材料等,可应用于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新材料产品领域未来,随着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多孔炭材料的应用将得到继续深化和发展,尤其是高端多孔炭材料越来越成为下游诸多细分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新型材料三、 多孔炭行业竞争格局(一)全球多孔炭行业竞争格局全球多孔炭材料产业的传统生产大国包括美国、日本以及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但随着各国原料受制约及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多孔炭材料产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北美地区、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多孔炭材料生产逐步减少的同时,其国内市场需求仍稳步增长,而其国内生产的多孔炭材料满足不了各种需求,需大量进口来进行补充中国随着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及煤炭企业的转型,再加上国家对环保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多孔炭材料整体行业生产能力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也不断增强,目前中国的多孔炭材料产能已接近全球多孔炭材料总产能的一半左右在全球范围内,生物质多孔炭材料行业形成了以国内大厂与欧美企业为主导,众多中小企业共同参与的市场竞争格局从多孔炭材料需求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是多孔炭材料的主要消费区域,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多孔炭材料消费国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增长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各国对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强,从而带动该地区多孔炭材料消费的快速增长整体来看,当前全球多孔炭材料的主要产能已经由发达国家转移到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上世纪90年代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环境监管愈发严厉、人工成本的攀升、多孔炭材料生产赖以持续的资源匮乏,多孔炭材料传统生产大国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纷纷将能耗较高、附加值较低的中低端多孔炭材料产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煤炭资源丰富的中国及林业资源丰富的东南亚。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国内的多孔炭材料需求仍在稳步增加,因此仍然是全球多孔炭材料的主要需求方二)国内多孔炭行业竞争格局1、国内多孔炭行业生产企业集中分布于资源丰富地区从我国多孔炭材料行业的生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大多数集中于原材料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多孔炭材料主要产品活性炭为例,基于具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生物质活性炭领域的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和浙江等省份,其市场占比达到约72.6%;煤质活性炭领域的生产企业大多集中于山西、宁夏和新疆等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市场占比约为81.2%,整体的市场集中度较高2、国内多孔炭行业以小型规模企业为主2021年我国多孔炭材料行业的生产企业数量约为4万家以上,其中包括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比如元力股份、鑫森炭业、竹溪活性炭和芝星炭业等,其他主要以小型规模企业为主,市场产量规模大多在万吨以下3、国内多孔炭行业市场区域格局:华东地区市场集中度最高在我国多孔炭材料市场区域格局方面,其中华东地区的市场集中度最高,其次是华南和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相对市场集中度较低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生物质多孔炭材料生产国,但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大多数生物质多孔炭材料厂是年产几百吨到上千吨的小企业。

      虽然目前全国二三百家生物质多孔炭材料企业,但年生产能力真正达到万吨规模的屈指可数随着全球多孔炭材料市场消费量的持续增加,带动了市场供需格局的不断变化,与此同时对多孔炭材料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低档次多孔炭材料品种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预测未来我国多孔炭材料行业的竞争格局将会日趋多元化,在其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四、 碳素材料行业发展概况碳素材料是一种古老的材料,又是一种新型材料早在史前,人类就与炭物质发生了关系公元前8000年,人类就已经将木炭用于取暖、煮食等;公元前3000年开始,有色金属冶炼就用炭加热或还原制取金属;公元2世纪,中国汉代已经开始用煤烟制墨,16世纪中国明代的冶炼工业已用天然石墨和粘土制成耐火坩锅,这是人类早的碳素制品虽然人类很早就利用碳素材料,但从原始、粗糙的碳素材料发展到近代的、高质量的工业碳素材料,从世界范围看也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42年德国人本生(R.H.Bunsen)用2份能结焦的煤粉和1份焦炭粉混合在钢模中加压成型,然后焙烧制成炭质电极,这是近代碳素制品工业的先驱此后,伴随着冶金、电化学、电器机械等行业的发展,碳素材料开始得到开发利用,尤其在这段时间后期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有关电能利用的开拓性工作,如碳刷、碳电阻柱、电热和电化学用电极等相继得到发明和利用,碳素材料开始工业化生产1896年,爱迪生的学生艾奇逊(E.G.Acheson)利用其发明的箱式电阻炉制造出第一只人造石墨电极,使得碳素材料从碳质跨越到石墨质,此后逐步利用其导电性、耐腐蚀性、耐热性、润滑性和导热性等特性,在炼钢电极、电解板、发热体、坩埚、电刷、密封圈等石墨制品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作为工业材料被广泛应用在炼钢、制碱、电气以及机械等领域。

      人造石墨的出现为碳素工业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碳素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中国碳素工业起步于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引进前苏联技术的吉林炭素厂1952年筹建、1955年建成投产,成为中国碳素工业的摇篮,之后我国又陆续兴建了兰州、上海炭素厂和南通炭素厂,这四家国有碳素企业成为中国碳素企业的四大骨干企业与行业发展历程相适应,自起步以来,国内碳素企业以石墨电极等传统碳素产品生产为主,主要以钢铁和金属冶炼行业为下游我国是石墨生产和出口大国,同时也是进口大国,大部分以中碳或高碳形式直接出口,而高、精、尖工艺需要的石墨产品大部分从国外进口一些发达国家把石墨列入战略储备资源,严格限制其开采、加工与出口,并且对石墨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