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全国道德模范人物.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135****zxb
  • 文档编号:279675777
  • 上传时间:2022-04-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7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全国道德典范人物篇一: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全国道德典范龚全珍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全国道德典范龚全珍2022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于2022年2月10日晚上20时在CCTV-1播出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全国道德典范龚全珍: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十位: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将军梦,守护情——龚全珍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颁奖词】松筠之节青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仍然宽阔一生跟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事迹】龚全珍,女,90岁,现居江西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1957年8月,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那一年,她34岁将军当农民,甘祖昌是新中国第一人龚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老甘不是一个一般的农民,正像他说的那样,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从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带了8只笼子,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省,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办企业、扶贫济困。

      他一共参加建起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本人工资的大局部花在支援农村建立上回到莲花头几年,她没有做一件新衣服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络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条件非常差,只有3名教师,她却一点不嫌弃,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开场把本人赤忱的爱投入到这片红土地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儿一呆确实是13年后来,她又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仍然依然老作风,吃住在学校,全身心肠扑在工作上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逝世,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一的遗产,里面用红布包着3枚闪亮的勋章离休后,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赞助学、扶贫济困,创办“龚全珍工作室〞,效劳社区、效劳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阔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遭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2022年9月26日,龚全珍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典范称号,遭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高度赞扬篇二:全国道德典范先进人物事迹介绍全国道德典范先进人物事迹介绍城市守信典范我是导游,我没事,请先救游客!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救援时间里,她屡次昏迷,但只要一醒过来,就不停地为大家鼓劲、加油。

      文花枝是最后一个被救出来的她左腿9处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髋骨3处骨折,右胸第4、5、6、7根肋骨骨折 由于延误了珍贵的救治时间,医生不得不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术她才20多岁,正是一个女孩最珍贵灿烂的青春年华半个多月后,得知本人失去了一条腿的残酷事实,出事之后不断没有流泪的花枝流泪了但几分钟后,再抬起头的她眼里已没有了泪水也确实是从这天起,花枝依然像从前那样,总是用微笑面对一切文花枝不断是一个用真诚和微笑对待游客的阳光女孩她常说:作为导游确实是要把游客当成朋友和亲人每带一个团,她都按事先的承诺效劳;每到一个地点,她都提示游客购物要慎重;每到吃饭的时候,她都先安排好游客,本人最后才吃游客赞扬,她是我们人品上的“导游〞,是我们职业道德的“导游〞 2022年,文花枝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出色青年等荣誉曹道云,男,56岁,党员,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我是一名公务员,把老百姓捧在手上,把老百姓举过头顶是我的信念,是我的承诺〞曹道云坚守这种信念与承诺,几十年如一日,为民政事业默默奉献曹道云为实现诺言,在全区领先提出了“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应业尽业〞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救助与就业双向联动机制,使8000多名申请低保但有劳动才能的人走上了工作岗位。

      他在全市领先提出了“政府推进、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开展社区慈善事业的思路在全区建立了18个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点和13家社区慈善超市,并协助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经常性捐助接收点和慈善爱心屋慈善帮困到达了10万余人次,募集善款2260万元曹道云领先探究建立了“政府购置式〞、“家庭自助式〞、“邻里互助式〞、“功能输出式〞等多种居家养老效劳新形式,建立了“十分钟为老效劳圈〞,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乐、助托〞等效劳,遭到了老年人的欢送施行独居老人“守望工程〞,为独居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关爱效劳领先开展“扶手工程〞,处理老年人上下楼梯难征询题他还领先在公务员中建立以“助困、助老、助残、助医、助学〞为主要内容的义工效劳队伍,并实行公务员义工效劳“一册通〞,即公务员凭义工效劳手册能够到本区57个义工效劳点进行义工效劳义工效劳手册被老百姓称为“群众满意记录册〞曹道云推出了“医疗拥军〞措施,方便部队官兵就近看病,处理了军人子女读书难和军嫂安置难的征询题他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婚姻家庭健康征询室〞,免费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前体检、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征询效劳,还建立了“离婚劝和〞机制,接受劝和征询的当事人,劝和率到达52%。

      在为民政效劳对象提供优质效劳中,他在机关干部中施行了“五心工程〞,即对最可爱的人要热心,对最困难的人要关心,对老年人要孝心,对年青人要育心,对民间组织的法人要诚心,提出了全面建立“百姓民政〞的目的2004年普陀区民政局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普陀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曹道云2022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202022年获得上海市民政系统第三届孺子牛奖金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篇三: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简介及颁奖词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简介及颁奖词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简历】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获奖名片】誓言无声【颁奖词】时代四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托苏联提供局部技术材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假设干重要工程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明白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场的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辞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着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核潜艇按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身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身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黄旭华曾先后屡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展做出了重要奉献第二位: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简历】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获奖名片】秋兰为佩【颁奖词】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胡佩兰,女,98岁,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坐诊医生1944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不断坚持坐诊胡佩兰生活节省,舍不得在本人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胡佩兰患有严峻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22年7月,98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仍然准时到医院坐诊胡佩兰依照本人多年的临床经历,平时看病不太依托高科技仪器由于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非常少超过一百元现在,胡佩兰的经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往常,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晰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由于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竭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本钱人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点,连续坐诊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

      第三位:迟到的荣誉 不悔的信念 不变的价值——方俊明【简历】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获奖名片】克明俊德【颁奖词】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仁慈,丝毫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明白,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的面前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22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方俊明救人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男孩的家庭一直不愿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不断未得到确认关于如此一位“英雄〞,他所在单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1993年成立,但奖励对象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这两年,有人征询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我觉得蛮为难,只好把报上的报道拿给人家看〞这些年来,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托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髦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2022年,一部话剧上演后,方俊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应方俊明要求,武汉市通过搜集材料,确认方俊明当年行为属见义勇为,并颁发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尽管荣誉迟到了28年但方俊明从来没有懊悔那次行动一个家庭的艰苦,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仁慈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第四位:“油菜花父子〞35年的追梦路——沈克泉 沈昌健【简历】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获奖名片】梦想天开【颁奖词】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包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沈克泉,男,享年74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沈昌健,男,46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觉察了3株花期长,生长构造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进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处理吃油难的征询题一开场,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展了罚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消费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