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荒漠化的防治—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6页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荒漠化的防治—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我夯基我达标[1.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应注意题干中“现存”“天然森林”这两个关键词由于人类活动频繁,A、B、D三项的天然植被已基本被破坏殆尽,而C项的亚寒带针叶林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破坏较少答案:C2.森林是( )①自然资源 ②环境资源 ③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④人类的保护伞 ⑤不可再生资源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森林的认识程度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在自然界中,森林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森林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因此,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答案:A3.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是在( )A.非洲刚果河流域B.美洲亚马孙河流域C.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D.东南亚地区思路解析: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答案:B4.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0 ℃等温线将上移150~500 m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D.海平面将上升10~95 cm思路解析:根据全球变暖的后果,用排除法选择,A、B、D三项都有可能发生,故选C项答案:C5.我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A.吸烟降尘、防风固沙B.净化空气、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思路解析: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长江含沙量又有逐年增大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答案:C6.我国“三北”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主要是… ( )A.净化空气、美化环境B.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C.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D.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思路解析: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多种环境效益在分析某种人工防护林的生态作用时,应看该防护林所在地存在着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我国的“三北”地区,属于半干旱干旱地区,存在着严重的风沙危害和土地荒漠化问题。
因此“三北”防护林的生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答案:D7.下列所表述的关系,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得以保存B.大气中CO2增多森林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C.雨林是自然资源提供木材前景如何世界关注D.森林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思路解析:根据每个知识点的因果关系进行判断答案:A8.亚马孙雨林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B.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滞蓄大量降水C.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50%D.亚马孙雨林的降水量绝大部分是自身产生的思路解析:亚马孙雨林对水循环和水平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滞蓄降水的作用,二是蒸腾形成云雨作用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亚马孙流域内的降水量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答案:B9.下图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具有的一项作用是( )A.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B.减弱噪音、美化环境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思路解析:图示的内容是CO2浓度与城市绿地覆盖率的关系,反映的只能是对大气的影响答案:A10.破坏亚马孙地区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商业性伐木 ④采矿、水利、修路、城镇建设 ⑤战争、灾荒、森林大火 ⑥旅游、游乐设施建设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思路解析: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而这些开发活动的背景是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答案:A11.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与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②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⑤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⑥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⑦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的机会 ⑧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必须开发亚马孙河流域亚马孙森林面积非常大,它能容纳许多活动,包括采矿和有节制的木材采伐 ⑨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应该严格保护,完全不能开发利用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⑦⑧⑨ D.⑧⑨思路解析: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但是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应在两种利益或目标之间取得协调,即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雨林开发的必然选择。
答案:D我综合我发展12.利用森林的正确做法是( )A.禁止伐树,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B.人类需要多少,就采伐多少C.有计划地伐树,及时更新林木D.全部采伐光,再重新植树思路解析:森林既是经济资源又是环境资源,取得经济效益要砍伐森林,获得环境效益要保护森林,当前合理的经营方式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采伐与及时抚育、更新相结合答案:C13.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的最主要载体是( )A.土壤 B.风化壳 C.水体 D.植物思路解析:由于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答案:D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 14~15题14.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5.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思路解析:第14题,光合作用释放的是氧气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和呼吸作用虽能释放二氧化碳,但不主要。
第15题,森林具有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的作用答案:14.B 15.D读下图,完成16~17题16.图中所示地区的气候与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相比,不同之处是( )A.全年高温B.有明显的旱季C.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D.充足的热量17.图中雨林生态农业主要充分利用了( )A.生物资源B.光照资源C.水资源D.土地资源思路解析:第16题,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的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第17题,我国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是利用光在森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建立的答案:16.B 17.B18.读“朗多尼亚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森林砍伐人口增长(1)从两幅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与森林砍伐呈____________关系根据二者的关系可推断出森林砍伐的直接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造成的,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通过比较两幅图可知:森林随人口增长被砍伐的面积不断增大,因此呈正相关关系在造成雨林被毁的原因中找出是由人口增长导致的部分关于人口的增长原因,一是自然增长,二是机械增长亚马孙平原人口的增长很明显是由人口迁移造成的答案:(1)正相关 过度的迁移农业 采伐、修路、城镇建设(2)人口迁移 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东北部人口密集;东北部是全国最为干旱和贫困的地区;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19.读我国北方某地区1965年和1975年的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目项份年19651975A森林覆盖率(%)203B耕地面积(公顷)24 00042 000C年降水量(mm)450380D气温年较差(℃)23[30E当年旱涝灾害次数12F河流含沙量(%)212G当年粮食亩产量(千克)250125H当年粮食总产量(亿千克)10.875[(1)由A、B两个栏目可以看出,1965~1975年间,该地区耕地面积的增加,是靠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获得的(2)由C、D、E、F、G、H等栏目可以看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导致该地区____________恶化,____________加剧,最终使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3)今后,该地区应进一步保护好现有森林,_____________,加速植树造林,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思路解析:数据提取和分析论证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分析有关数据的变化趋势及各项数据之间的联系,推导有因果关系的数据之间的必然联系答案:(1)毁林开荒(2)气候 水土流失(3)退耕还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