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体行为重难点辅导.doc
11页群体行为重难点(一)群体的类型对群体的最基本的分类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此外, 群体也可以分为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二)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项任务或是要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 具体说来, 人们在群体中 可以获得如下需要和满足1.安全需要2.情感需要3.尊重和认同需要4.完成任务的需要(三)群体的发展阶段群体不是静止的, 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自 20 世纪 40 年代末以来提出了不少关于群 体发展的理论其中公认为比较完善的是塔克曼在 1965 年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群体发展要 经过四个阶段:形成阶段;风暴阶段;正常化阶段;发挥作为阶段四)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即组成—个群体的人数多少 其对群体行为的影响曾被广泛研究, 发现有如下 结果1.小群体 (7 人以下 ) 比起大群体、往往内聚力更强,更倾问于寻求一致性2.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成员的工作满意感降低3.大群体比起小群体决策速度慢一个小型工作群体的规模应该多大, 其成员人数应有多少, 这是组织行为学要研究的一 个课题 群体规模的确定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 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确定群体人数的 下限, 这个下限应保证能一般地完成工作任务;其次,应确定群体规模的最适当人数, 这个人数能保证群体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程度;再次,群体规模的上限应确定在这样的人数上, 如果超过了这个上限,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
五)群体的结构1、群体结构的意义不同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其自己的特征,他们的特征有相似的 (同质群体 ),也有不 相似的 (异质群体 )这些将影响整个群体的绩效研究群体结构问题, 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现代化的大型组织必须有一个坚强、团结、紧 密合作的领导班子, 群体成员的结构对群体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 群体成员搭配得当, 会 使群体协调一致,紧密团结,提高工作效率;群体成员搭配不当,会使群体涣散,成员之间 互相扯皮,经常发生冲突,降低工作效率2、群体结构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各国学者长期以来研究了群体结构的同质和异质问题所谓同质是指群体的成员在能 力、性格、年龄、知识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所谓异质是指上述各方面都迥然不同群体究 竟应为同质结构还是应为异质结构,则要以工作的性质、完成的任务而定3、群体中的角色结构在任一群体中, 都可以看到成员有三种典型的角色表现, 这就是自我中心角色、 任务中 心角色和维护角色 这些不同的角色对群体绩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 起积极作用 每一个群体不仅要完成任务, 而且要始终维持自己的整体 而成员的任务角色 和维护角色的作用正是为达到这二个目的的。
研究发现在任务角色、 维护角色和群体绩效之 间有正比关系4、群体成员的地位 在不同的群体中,地位取决于不同的因素这将影响到群体的绩效一般认为,如果 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取决于能力而不是资历, 取决于成就而不是头衔, 那么, 成员们就会为 了争取更高的地位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作出最大成就六)群体规范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 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任一 群体都有规范, 否则,群体将难以存在下去 规范指导成员的行为朝向群体的目标管理人 员应该注意群体的规范是否与组织目标一致,因为规范对成员行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七)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群体问题的研究最早是从研究人对人的影响开始的 早期研究发现, 一个人单独工作同 有别人在场观察或与别人一起工作时相比, 工作的效率很不相同 在一些场合, 有别人在场 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会有明显地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助长作用”在另一些 场合, 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 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抑制作用”这与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社会助长作用, 什么情况下产生社会抑制作用呢?一般来说, 作业的性质和人们的成熟程度有关。
如果作业比较简单, 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 当有 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社会助长作用 如果作业比较复杂, 而且人们还没有掌握完成作业的 熟练技巧,则往往发生社会抑制作用八)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 会感到群体的压力 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 会迫使群体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 “顺从” 或“从众”在管理中应重视群体压力和顺从现象 一般来说, 应避免采取群体压力的方式压制群体 成员的独创精神, 但也不能认为群体压力只有消极作用, 对于群体成员的不良行为给予适当 的压力是必要的九)群体的内聚力1、影晌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群体内聚力的高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里只能讨论一些主要的因素 1)体的领导方式(2)外部的影响( 3)群体规模( 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5)班组的组合以人际吸引、价值观和目标的一致为基础组成的班组有较高的内聚 力(6)与外界的隔离(7)群体的绩效(8)其他因素情景、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个性特征、兴趣和思想水平等其他因素 在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上述因素对于群体内聚力的影响, 促使群体形成健康而积极的群 体气氛,增强内聚力。
2、内聚力的作用 群体内聚力在群体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1)满意感(2)沟通( 3)敌意4)生产率( 5)对改革的阻碍(6)群体意识十)群体冲突1、冲突的性质(1)冲突和竞争 冲突和竞争不同冲突的对象是目标不同的另一方而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 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2)冲突观念的演变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对冲突的看法在变化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之前,大多数人认为 冲突是有害无益的 冲突的存在被认为是管理不善的结果 根据这一传统的观点, 应当避免 冲突近年来, 管理学家们改变了对冲突的看法 冲突被认为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 且往 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可以促使寻求新的策略和方针,帮助克服停滞和自满情绪 所以,冲突应该加以适当地处理而不是消除2、冲突的来源 冲突的来源有三方面:沟通因素、结构因素和个体行为因素3、冲突的处理 对于有害的冲突要设法加以解决或减少;对有益的冲突要加以利用 1)解决或减少冲突的策略① 设置超级目标② 采取行政手段2)引起冲突的策略如果发现人员流动率低, 缺乏新思想、缺乏竞争意识、对改革进行阻挠等情况时, 管理 人员就需要挑起冲突。
具体做法是:委任态度开明的管理者;鼓励竞争;重新编组十一)群体中的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内容千差万别、 千变万化的人际关系,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关系,即 以生产、 生活物质为条件的交往, 如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 商品交换过程、 经济分配形式等 另一方面是精神关系,即以语言、思想、感情为媒介的交往,如思想的传播、情绪的感染、感情的交流等人际关系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关系,另一种是间接关系2、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从时空角度看,人际之间的关系是多维的、可变的按不同的 标志可以把人际关系分成许多类型:(1)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可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2)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可分为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3、人际关系的特点、功能和研究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1)人际关系的特点有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多样性2)人际关系的功能:产生合力;形成互补;激励功能;联络感情;交流信息3)研究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正常的人际交 往,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不仅能有力地推进人们的生产、工 作、学习和生活, 而且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对推进和谐社会 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际关系不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更重 要的是,要根据人际关系的内在规律和社会职能, 结合实际, 设计科学的人际关系结构,并 通过有效的协调,使其达到最佳状况4、人际关系的确立和发展( 1)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任何人际关系的确立,都要有三个必要条件或前提:① 人② 人际接触③ 人际需要(2)人际关系发展的动力① 人的生产② 物质生产③ 精神生产3)人际关系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 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① 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② 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③ 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④ 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⑤ 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⑥ 复杂性增强,单一性减弱5、人际交往的原则(1) 平等原则(2) 互利原则(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6、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 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入手十二)信息沟通1、 信息沟通的目的和作用信息沟通开始于有了某种 “思想” 或想法的发送者, 然后通过发送者和接收者都能理解 的方式进行信息编码,并通过联接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渠道加以传递组织中的信息沟通的目的是促进变革,即对有助于组织利益的活动施加影响 信息沟通的作用在于使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做到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信息, 用适当的方法, 传给适当的人, 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迅速的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 以有利于 组织目标的实现。
2、 信息沟通中的障碍一个有效的沟通必须包含三个要素、 四个步骤 每一个要素和每一个步骤都可能存在着 各种障碍,它们直接影响沟通效能的发挥常见的信息沟通障碍有以下几种:( 1)语言障碍,产生理解差异( 2)环节过多,引起信息损耗( 3)信息沟通中的偏见、猜疑、威胁和恐惧,妨碍沟通( 4)地位差异,妨碍交流( 5)信息表达不清,沟通要求不明,渠道不畅,影响沟通( 6) .地理障碍,沟通困难( 7)信息超负荷3、信息沟通的形式和方法1)信息沟通按不同的标志可以分成许多形式:(1)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2)按沟通信息的流动方向可以把信息沟通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横向交叉的沟 通 3)按沟通的方法可以把沟通分为书面沟通、口头沟通和非语言的信息沟通4)按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可以把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5)快速处置人员和联络人员 2)信息沟通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是随机制宜、因人而定的可供选择的信息沟通方 法有:发布指示、会议制度、个别交谈、建立信息沟通网络4、信息沟通的原则和要求(1)信息沟通的原则战略上信息沟通中的信息必须是明确的; 要注意必须以保证维护组织的完整性为前提; 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2)信息沟通的要求 为改进信息沟通工作并提高效率,在信息沟通中要满足以下要求:① 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② 沟通的内容要确切③ 沟通要有诚意,取得对方的信任并建立起感情④ 提倡平行沟通⑤ 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和口头沟通⑥ 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十三)谈判1、谈判的特点和条件 谈判是现代社会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现象在组织和群体中,人们之间要相互交往、 改善关系、协商问题就要进行谈判,也就是说谈判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1)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谈判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谈判是双方通过不断调整各自的需要而相互接近,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2)谈判是合作与冲突的对立统一3)对谈判的各方来讲,谈判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