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评估要素分析报告.doc
107页关键评估要素分析报告目 录关键评估要素自评结果汇总表 11. 领导作用 2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21.2办学目标与定位 6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 91.4校园稳定 172.师资队伍 182.1专任教师 182.2兼职教师 243.课程建设 263.1课程内容 263.2教学方法手段 323.3主讲教师 383.4教学资料 404.实践教学 464.1实践教学条件 46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514.3实践教学管理 564.4顶岗实习 594.5双证书获取 625.特色专业建设 655.1特色 656.教学管理 726.1管理规范 726.2学生管理 776.3质量监控 827.社会评价 917.1生源 917.2就业 947.3社会服务 98I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键评估要素自评结果汇总表主要评估指标关键评估要素自评等级1.领导作用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合 格1.2办学目标与定位合 格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合 格1.4校园稳定合 格2.师资队伍2.1专任教师 合 格2.2兼职教师合 格3.课程建设3.1课程内容合 格3.2教学方法手段合 格3.3主讲教师合 格3.4教学资料合 格4.实践教学4.1实践教学条件合 格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合 格4.3教学管理合 格4.4顶岗实习合 格4.5双证书获取合 格5.特色专业建设5.1特色合 格6.教学管理6.1管理规范合 格6.2学生管理合 格6.3质量监控合 格7.社会评价7.1生源合 格7.2就业合 格7.3社会服务合 格自 评 结 论通过关键评估要素自评依据1. 领导作用 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关键评估要素1.1 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自评等级合 格说 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重点考察内容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及专业结构自评依据自评依据自评依据学院领导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
办学理念先进,发展思路清晰,目标定位准确学院的事业发展规划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开发适应自治区经济发展需要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学院的事业发展紧紧依托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内蒙古自治区信息工作“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学院及时制定了《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目标及任务:1.把学院建设成为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自治区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力争成为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认真规划、建设新校园新征土地786亩,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建设20万平方米2007年启动新校区建设第一期工程,完成教学楼、实验实训、图书馆、餐饮中心、学生公寓等建设项目,2008年9月入驻3.2010年,全院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10000人左右4.高职教育专业达到40个左右5.建设15个院级品牌专业、8-10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6.建设30门院级精品课程、10门自治区级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课程7.重点建好10个在自治区同类专业中有一定影响的重点实验室,20个院级重点实验室。
建好4个实验实训中心(工业生产实训中心、电子实训中心、商务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8.生师比稳定在16:1左右9.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5%以上目前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正在逐步落实中二、以内蒙古产业结构发展为依据,开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稀土深加工和生物制药业,增加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通过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培育和壮大信息服务业” 学院主动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适时调整专业,拓展专业技术门类,开办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先后制定了《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期间专业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建设的发展策略、基本思路、目标任务一)专业建设发展策略确立以工为主,综合发展,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为重心,信息管理相协调的专业基本格局以内蒙古产业结构发展为依据,开发新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注意发展用信息技术这一高新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的专业,重点发展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等与自治区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
二)专业开发与调整的基本思路1.紧贴电子信息这一本世纪最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巩固发展具有优势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加速培养在电子信息产业从业的技能型、管理型、实用型高级人才 2.以电子信息专业为基础,加强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 、文秘(涉外文秘)、物流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等专业建设,培养相关领域从业的信息管理类紧缺人才 3.根据自治区城镇建设与发展需求,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开发环境艺术专业,培养城市园林工程设计与管理高技能人才4.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学院教学资源,适时开发汽车电子技术、计算机音乐制作、旅游管理、营销与策划等专业,进一步扩大专业门类三)专业建设目标到2010年,通过调整、优化、开发,在现有4大职业门类基础上,增设1-2个职业技术门类,使专业设置更具综合性,并起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其它专业建设专业(含方向)发展到40个左右 (四)开发与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以内蒙古产业结构发展为依据,积极开发新专业,2006年适时增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连锁经营管理等五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专业2007年增设了“电脑艺术设计”、“计算机音乐制作”、“汽车电子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专业。
至2008年8月31日,学院已有四个职业技术门类共28个专业,其中,电子工程类8个、计算机科学类7个、信息管理类6个、软件工程类7个专业设置涵盖电子信息、公共事业、文化教育、物流、工程、艺术设计等职业技术门类,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综合发展,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为重心,信息管理相协调的专业基本格局,适应了内蒙古自治区各行业对电子信息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需求佐证材料目录1.1.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 内蒙古自治区信息化“十一五”规划1.1.2学校发展规划及专业结构1.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与发展“十一五”规划2.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十五”规划3.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十一五”规划4.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一览表数据库 71.2办学目标与定位关键评估要素1.2 办学目标与定位自评等级合 格说 明全日制普通高职办学规模适宜、稳定;短期培训种类、规模逐步增加;全日制中职、“三校生”单招,“五年一贯制”、“3+2”招生、专升本学生、成人高职学历教育学生规模适度,比例未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要求;未举办委托全日制或各类成人本科(含专升本)教育,未组织在校高职生参加各类成人专升本学历教育。
重点考察内容在校生结构自评依据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办好全日制普通高职教育上,办学规模适宜、稳定短期培训种类、规模逐步增加一、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作为一所自治区教育厅直属高职院校和自治区唯一一所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我院“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把学院建设成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自治区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的目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学院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研究,注重内涵建设,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质量方针等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大发展,国民经济信息化大推进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解放思想,提高质量,夯实基础,办出特色,加快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办学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定位:立足内蒙古,面向市场,贴近行业,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自评依据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管理为基础,以质量为保障,以特色求发展办学思路:以工科为主,综合发展,主要发展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软件技术专业。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特色创品牌,以质量上层次,规范管理,从严治学办学目标: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建设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二、办学规模适宜、稳定学院注重办学条件改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规模适宜、稳定,目前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6009人表1.2.1学院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一览表学 年2005-2006学 年2006-2007学 年2007-2008学 年在校生 总人数3838人5681人 6009人三、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成效显著 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优势,利用学院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积极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工作重视对外的培训考证工作,积极为地区和社区服务2003年学院成立以来,面向社会、企业,开展了26个工种(项目)的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累计培训鉴定2万余人次其中,2007-2008学年3632人次短期培训种类、规模逐年增加,取得了一定成绩佐证材料目录1.2.1在校生结构1. 学院领导关于办学目标.办学定位方面的文章、讲话2. 学院分系部在校生结构一览表3. 学院06级在校生分专业、年级、班级带学号学生花名册4. 学院07级在校生分专业、年级、班级带学号学生花名册数据库1.3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关键评估要素1.3 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自评等级合 格说 明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关心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重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重点考察内容经费收入、经费支出、领导关注教学及学生情况、教师培训进修、校企合作、奖学金自评依据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学院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