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动力学检查流程(全面完整版).doc
43页尿动力学检查流程(全面完整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尿动力学检查流程尿动力学检查是研究排尿状况、分析排尿异常的重要检查,其检查流程如下:一、简要询问病史及必要查体,明确检查目的及检查项目;二、 检查尿动力学检测仪的工作状况,必要时对尿流率仪;压力传感器;泵; UPP拉杆进行 标定、校准;连接压力传感器( 3个)、 连接管( 3 个)泵管及灌注管三、 向患者简要介绍检查情况,减少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四、 一般先行尿流率检查,客观评价排尿状况;五、 检查前准备工作:1. 体位检查体位可选择半卧位、 座位或立位 如果需要排尿期的检测, 尽可能选择患者所习惯的排尿体位 检查中如变换体位, 会引起膀胱压力零点的变化, 分析结果时应予以2. 嘱患者去除外裤、内裤,截石位躺在检查床上;准备一次性导尿包一个及各种测压管3. 碘伏常规消毒, 2%利多卡因凝胶( 1 支)表面麻醉尿道置入膀胱测压导管;测定 残余尿量;4. 直肠测压管外套阴茎套经直肠置入;导管置入直肠 10~15cm,球囊可用适量生理盐水充盈球囊内无气泡,如直肠已切除,可将测压管置入阴道、回肠或结肠造瘘内。
5. 最常用经尿道向膀胱插入双腔或三腔测压管虽然经耻骨上膀胱穿刺置管更符合自 然排尿状态,但除非有导尿禁忌或无法经尿道置管,因有创伤临床应用很少有膀胱 造瘘者可直接利用造瘘管测压应选择细于 8F 以下的膀胱测压管,尽可能减少对排 尿的影响插管时操作要轻柔,充分应用润滑剂,以减少尿道损伤6. 所有连接管内无气泡7、 会阴部常规外贴膜电极 3枚,两个红色的电极贴在离肛门 3—5厘米处, 即在外括约 肌处,绿色电极贴在大腿内侧,并与主机相连8、 0.9%盐水 1000毫升( 1 袋)经连接管与灌注泵相连;六、膀胱容量-压力测定:1、 执行操作命令,进入检查记录前状态, 嘱患者咳嗽等检测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符合 要求,(即咳嗽时,膀胱压 =腹压),必要时予以相应调整,直至满意;2、 执行膀胱灌注命令,边灌注边询问患者的膀胱感觉,根据患者膀胱的感觉,标注膀 胱的相应事件,同时了解膀胱的感觉、容量、稳定性、顺应性情况;3、 检查同时监测仪器的工作状态,必要时随时调整,同时剔除赝相;4、 根据检查时的具体情况及检查目的,调整膀胱灌注泵速度;测压介质和灌注速度, 测压介质最常用室温的生理盐水,如温度过低应适当加温。
根据ICS的规定,灌注速度分为低速( <10ml/min )、中速(10~100ml/min )和高速( >100ml/min )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选择不同的灌注速度一般临床常用的灌注速度是 50ml/min 膀胱充盈速度过快, 因应力性舒张不完全, 容易造成膀胱压力增 高和顺应性降低的假象如果对检查结果有疑虑,可暂停灌注 2min,如压力明显降低则为灌注过快所致,再灌注时可将速度调整为 10ml/min 或更低七、压力-流率测定:1、 当患者达到膀胱最大测压容量时,嘱其排尿;2、 实时观察膀胱压、直肠压、逼尿肌压、肌电图的变化,及时发现赝相,以便剔除, 利于结果分析;3、 实时监测仪器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八、尿道压力测定:压力传感1、 常规碘伏消毒、 2%利多卡因凝胶 表面麻醉下置入测压导管;测压导管与 器 相连;2、 启动尿道测压程序,灌注泵向膀胱内灌注约 200 毫升 0.9%盐水 ;3、 启动尿道牵引;4、 在尿道测压导管向外牵引的同时嘱患者不断做咳嗽动作;5、 观察膀胱压、尿道压的变化;九、结果分析:运用工具软件处理检查结果,做出尿动力学诊断 十、打印尿动力学检查报告: ( 纸张、打印机墨盒 )十一、询问患者检查后有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及进一步处理意见:尿动力检查耗材1. 压力传感器(包括一次性顶盖、连接管、转换器)2. 水泵灌注套管(复用 20 次)3. 一次性导尿包一个、4. 0.9 %盐水 1000 毫升( 1 袋)、5. 0.9 %盐水 500 毫升( 1 瓶)6. 阴茎套一个(不收费)7. 2%利多卡因凝胶 1 支8. 一次性膀胱测压导管或尿道测压管 一根9. 直肠测压管(复用 10 次)10. 膜电极 3 枚 ( 3M--- 婴幼儿)11. 针式电极(复用 20 次)12. 纸张、打印机墨盒(不收费)1. 构成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辉石、 橄榄石、 方解石、 白云石、 高岭石、 赤铁矿。
2. 为什么说基性岩和超基性岩最容易风化? 答:基性岩石和超基性岩石主要由易风化的橄榄石、 辉石及基性斜长石组成 所以基性岩石 和超基性岩石 非常容易风化3、常见岩石的结构连结类型有那几种? 1.结晶连结:岩石中矿物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如岩浆岩、大部分变质岩以及部分 沉积岩的结构连结2.胶结连结: 指颗粒与颗粒之间通过胶结物质连结在一起的连结 如沉积碎屑岩、 部分粘土岩的结构连结4. 何谓岩石中的微结构面,主要指那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岩石中的微结构面(或缺陷)是指存在于矿物颗粒内部或矿物颗粒及矿物集合体之间 微小的弱面及空隙它包括矿物的解理、晶格缺陷、晶粒边界、粒间空隙、微裂隙等 矿 物的解理面:是指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的光滑平面 晶粒边界: 矿物晶体内部各粒子都是由各种离子键、 原子键、 分子键等相连结 由于矿物晶粒表面电价 不平衡而使矿物表面具有一定的结合力,但这种结合力一般比起矿物内部的键连结力要小, 因此,晶粒边界就相对软弱 微裂隙: 是指发育于矿物颗粒内部及颗粒之间的多呈闭合状态 的破裂迹线,也称显微裂隙 粒间空隙:多在成岩过程中形成,如结晶岩中晶粒之间的小 空隙,碎屑岩中由于胶结物未完全充填而留下的空隙。
粒间空隙对岩石的透水性和压缩性有 较大的影响 晶格缺陷:有由于晶体外原子入侵结果产生的化学上的缺陷,也有由于化学 比例或原子重排列的毛病所 产生的物理上的缺陷它与岩石的塑性变形有关5. 自然界中的岩石按地质成因分类,可分为几大类,各大类有何特点? 答:根据地质学 的岩石成因分类可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特点: 1)深成岩:常形成 较大的入侵体颗粒均匀,多为粗 -中粒状结构,致密坚硬,孔隙很小,力学强度高, 透水性较弱,抗水性较强 2)浅成岩:成分与深成岩相似,但产状和结构都不相同,多为岩床、 岩墙和岩脉均匀性差,与其他 岩种相比,它的性能较好 3)喷出岩:结构较复杂,岩性 不均一,连续性较差,透水性较强,软弱结构面比较发育 沉积岩特点: 1)火山碎屑岩: 具有岩浆和普通沉积岩的双重特性和过渡关系,各类火山岩的性质差别很大 2)胶结碎屑岩:是沉积物经过胶结、成岩固结硬化的岩石 其性质取决于胶结物的成分、 胶结形式和 碎屑物成分和特点 3)粘土岩: 包括页岩和泥岩 其性质较差 4)化学岩和生物岩:碳酸盐类岩石,以石灰石分布最广结构致密、坚硬、 强度较高 变质岩特点:是在已有岩石的基础之上,经过变质混合作用后形成的。
在形成 过程中由于其形成的温度和 压力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形成了变质岩特有的片理、剥 理和片麻结构等据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变质岩特点 1) 接触变质岩: 侵入体周围形成岩体岩体透水性强,抗风化能力降低2) 动力变质岩: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带及附近受到影响的岩石它的胶结不好,裂隙、孔 隙发育, 强度低,透水性强 3) 区域变质岩:这种变质岩的分布范围广,岩石厚度大,变 质程度均一一般块状岩石性质较好, 层状片状岩石性质较差 6. 表示岩石物理性质的 主要指标及其表示方式是什么? 答:指由岩石固有的物理组成和结构特性所决定的比重、容重、孔隙率、水理性等基本属 性 7、 岩石破坏有几种形式?对各种破坏的原因作出解释 答:试件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破坏时,在试件中可产生三种破坏形式 :(1)X 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其剪切强度,导致岩石破坏 (2)单斜面剪切破坏,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其剪切强度,导致岩石破坏 (3)拉伸破坏,破坏面上的拉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拉强度,导致岩石受拉伸破坏 9、 什么是全应力 -应变曲线?为什么普通材料实验机得不出全应力 -应变曲线?答:全应力应变曲线:能显示岩石在受压破坏过程中的应力、 变形特性,特别是破坏后的强 度与力学性质 的变化规律。
由于材料试验机的刚度小,在试件压缩时,其支柱上存在很大 的变形和变形能,在试件快要破坏时,该变形能突然释放,加速试件破坏, 从而得不出极限 压力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11.在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岩石的力学性质会发生哪些变化?答:三轴压缩条件下, 应力应变曲线如图 1-31、1-32 所示,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主要有: (1) 随着围压(b 2= b 3)的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显著增加;⑵随着围压(b 2= b 3)的增大,岩石破坏时,岩石的变形显著 增加;(3)随着围压(b 2= b 3) 的增大,岩石的弹性极限显著增加;(4) 随着围压 (b 2= b 3) 的增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岩石的性质发 生了变化,由弹脆性 ---弹塑性 --- 应变硬化抗压强度显著增加; 12.什么是莫尔强度包络线?如何根据试验结果绘制莫尔强度包络线? 答:三轴抗压强度实验得出: 对于同一种岩石的不同试件或不同实验条件 (不同的围压时的 最大轴向压力值) 给出了几乎恒定的强度指标值(直线性强度曲线时为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 这一强度指标以莫尔强度包络线的形式给出 .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得出不同的抗压强度,因而可以做出不同的莫尔应力圆 ,这些莫尔应力圆的包络线就是莫尔强度包络线。
16.线弹性体、完全弹性体、弹性体三者的应力 -应变关系有什么区别? 答:完全弹性体:循 环加载时的b -£关系为曲线加载路径与卸载路径完全重合 线弹性体:循环加载时的b - £关系为直线加载路径与卸载路径完全重合 弹性体岩石:加载路径与卸载路径不同, 但反复加载与卸载时,应力应变关系总是服从此环路的规律19.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答: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有水、温度、加载速度、风化程度及围压1) 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1) 连结作用: 束缚在矿物表面的水分子通过其吸引力作用将矿物颗粒拉近、接紧,起连接 作用 2) 润滑作用:由可溶盐、胶体矿物连接的岩石,当有水入侵时,可溶盐溶解,胶体 水解,导致矿物颗 粒间连接力减弱,摩擦力减低,从而降低岩石的强度 3) 水楔作用:当两个矿物颗粒靠得很近,有水分子补充到矿物表面时,矿物颗粒利用其表面吸附力将 水分子拉倒自己周围, 在两个颗粒接触处由于吸着力作用使水分子向两个矿物颗粒之间的缝隙 内挤入,这种现象称水楔作用 (a)使岩石体积膨胀,产生膨胀压力 (b)水胶连接代替胶体连接产生润 滑作用,降低岩石强度 4) 孔隙压力作用:岩石受压时,岩石内孔隙水来不及 排出,在孔隙内产生很高的孔隙压力,降低了岩 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了岩石的抗 剪强度。
5) 溶蚀 -潜蚀作用:岩石中渗透水在流动过程中可将岩石中可溶 物质溶解带走,从而使岩石强度大为减低 (2) 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增高, 岩石的延性加大, 屈服点降低, 强度也降低3) 加载速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加载速率越快,测得的弹性模量越大,获得的强度指 标越高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建议的加载速率为 0。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