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零件安装解析.ppt
102页第四章 典型机器零部件的安装工艺 Û安装基础的验收 Û设备的开箱检查 Û基础放线与设备的就位 Û找平找正找标高 Û灌浆固定 Û清洗与装配 Û试运转 Û验收与移交 机械设备安装的内容机械设备安装的内容: : 基本零件: 螺栓、键、销、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齿轮、蜗轮蜗杆、联轴 器与液压传动装置等 任何机器和设备的安装都包括有上述典型机器零部件的安装工作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熟悉螺栓、键、轴 承、齿轮、蜗轮蜗杆、联轴器等机构的安装 工艺;了解其安装误差的检测、调整方法, 并能掌握正确的安装程序 学习重点: 1、螺栓联接的预紧与防松 2、滑动轴承的安装工艺及要求 3、蜗轮蜗杆机构的安装工艺 4、联轴器的安装与找正 学习难点:1、滑动轴承的安装工艺 2、联轴器的找正 装配工作程序: Ø先装下部零件,后装上部零件; Ø先装内部零件,后装外部零件; Ø先装笨重零件,后装轻巧零件; Ø先装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后装一般零件 正确的装配程序是保证装配质量和提高装配 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 保证装配精度是装配工作的根本任务装配 精度是指装配后的质量与技术规格的符合程度, 一般包括: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距离精度、位 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接触精度等。
上述装配 精度的要求都是通过装配工艺保证的 第一节第一节 螺栓的安装工艺螺栓的安装工艺 螺纹连接 第一节第一节 螺栓的安装工艺螺栓的安装工艺 螺栓联接是一种可拆的固定联接,它 具有结构简单、联接可靠、拆卸方便迅 速等优点 一、螺栓联接的预紧和防松一、螺栓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1.预紧力的确定 螺栓联接为了达到可靠而紧固的目的,确 保螺纹副具有一定的摩擦力矩,此力矩是由联 接时施加拧紧力矩后,螺纹副产生预紧力获得 的 预紧力大小确定因素: •螺栓材料 •螺纹直径 •载荷性质 •联接刚度 Fp==(0.5~0.7)σs×As As—螺纹部分危险剖面的面积 根据预紧力可用下式计算拧紧力矩: M t =K Fp d × 10 -3 式中:M t ——拧紧力矩(N·m) F p ——预紧力(N) d——螺纹公称直径(mm) K——扭力系数 有润滑情况下,K=0.13~0.15 无润滑时,K=0.18~0.21 3 3.预紧力的控制方法.预紧力的控制方法 ①利用专用的安装工具; ②测量螺栓伸长量; ③扭角法 如风动板手、 测力矩板手、 定扭矩板手、 电动板手等; 此法是计算螺母在原始 拧紧位置上(各被联接 件贴紧后)再拧转的一 个角度的大小。
3.螺栓联接的防松装置3.螺栓联接的防松装置 联接在冲击、振动和交变载荷作用下,自 锁性就受到了破坏,因此,必须有防松装置 螺栓防松装置种类为: •机械防松装置 •摩擦防松装置 •铆冲防松 •粘合法防松 •开口销与槽形螺 母、止动垫圈、 串联钢丝等 •对顶螺母、 弹簧垫圈、自 锁螺母等 端铆防松和冲边 法防松 •粘合剂涂于螺纹表面 ,拧紧螺母后粘合剂 能自动固化,防松效 果较好 二、螺栓联接的安装工艺二、螺栓联接的安装工艺 1.双头螺栓的安装要点 ①安装双头螺栓必须使用润滑油,防止螺 栓拧入时卡死,并能拆卸和重复安装; ②双头螺栓的轴线必须与机体表面垂直; ③其螺栓紧固端应采用过渡配合 09CD1 拧入双头螺柱的方法 二、螺栓联接的安装工艺二、螺栓联接的安装工艺 09CD1 二、螺栓联接的安装工艺二、螺栓联接的安装工艺 双头螺柱拧入专用工具 2.螺母和螺钉的安装要点 ① 零件与螺母或螺钉贴合的表面要光洁、 平整,贴合表面应加工,保证配合; ② 拧紧成组螺母时,须按一定顺序进行, 逐步分次拧紧; ③ 严格控制拧紧力矩 ②成组螺栓联接拧紧顺序 l成组螺纹连接件装配时,为了保证各螺钉(或螺母 )具有相等的预紧力,使连接零件均匀受压,紧密贴合 ,必须注意各螺钉(或螺母)拧紧的顺序。
图6.6所示的 各组螺纹连接均采用对称拧紧的顺序 2.螺母和螺钉的安装要点 ②成组螺栓联接拧紧顺序 成组螺栓拧紧顺序 2.螺母和螺钉的安装要点 ②成组螺栓联接拧紧顺序 高压容器成组螺栓拧紧顺序 第一次用对称紧固程度达70%,第二次用间隔法紧固 程度达90%,第三次用顺序法紧固程度达100% 2.螺母和螺钉的安装要点 第二节第二节 键联接的安装工艺键联接的安装工艺 键用来联接轴和轴上零件,使其周向 紧固传递扭矩,键联接的特点是结构简 单、工作可靠、装拆方便 按照构造与用途,键分为三类:松键 、紧键和花键 各种键采用45钢制造 第二节第二节 键联接的安装工艺键联接的安装工艺 一、松键联接的安装一、松键联接的安装 松键包括 •平键 •半圆键 • 导向键 • 滑键 它们靠侧面传递扭矩,对轴上零件作周向 固定,不承受轴向力 用于滑动联接的用于滑动联接的滑键和导向平键滑键和导向平键 与轮毂相对滑动,键与轮毂槽 两侧面采用间隙配合,而键与轴 槽采用过盈配合或用螺钉将键紧 固在轴上用于滑动距离短的场 合 固定在轮毂槽中,采用 过渡配合,键与轴槽两侧 面采用间隙配合用于滑 动距离长的场合 导向平键 滑 键 安装时应满足下列要求安装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清理键及键槽毛剌; 必要时检查键的形位公差; 对普通平键、导向平键安装时应将键头和 轴槽试配,使键紧 紧地嵌在轴槽中; 锉配键长,将键压装在轴槽中与槽底接触 ; 试配并安装套件(如齿轮、带轮),注意 检查。
二、紧键联接的安装二、紧键联接的安装 楔键联接:键的侧面与键槽间有一定间隙 ,而键的 上表面与轮毂槽上表面有1:100 的斜度安装时,须用力将键打入, 传 递扭矩和承受单侧轴向力,对中性差 切向键:两斜面应吻合,打入套件时方向 应正确, 紧度适当 紧键联接安装时工作面应采用涂色法检验 三、花键联接的安装三、花键联接的安装 花键联接具有传递扭矩大、对中性及 导向性好、强度高等优点, 但成本较高 ,大多用在汽车和机床上 按花键齿廓的特点,可将花键分为 •矩形花键 •渐开线形花键 •三角形花键 花键联接有两类:花键联接有两类: 固定联接: 滑动联接: 应有少量过盈,装配后用铜 棒轻轻打入;如过盈较大可将 套件加热至80~120℃后 再进行装配 套件与花键轴为间隙配合 ,安装前,应去掉毛剌飞边, 再将花键孔套在轴上 第三节 销联接的装配 销联接 一、圆柱销的装配 二、圆锥销的装配 第三节 销联接的装配 圆锥销 第三节 销联接的装配 带螺尾圆锥销的拆卸 第三节 销联接的装配 带内螺纹圆锥销的拆卸 第四节 滑动轴承的安装工艺 l 滑动轴承是一种滑动摩擦轴承,具有工作 可靠、平稳、无噪音、 油膜吸振能力强等 特点,因此可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l 滑动轴承,根据其相对运动的两表面间 油膜形成原理的不同,可分为 •静压轴承 外界供给压力油,精密机床 液体润滑 •动压轴承 利用轴的高速旋转和润滑油的 粘性,将油带进楔形空间建立起压力油膜 ─油楔 一、滑动轴承安装的要求 l 滑动轴承是利用轴的高速旋转和润滑 油的粘性,将油带进楔形空间建立起压 力油膜,这楔形的压力油膜简称油楔, 正是由于油楔才把轴颈和轴承表面隔开 ,使其间的摩擦阻力大大减小,从而减 小轴瓦的发热程度 l 滑动轴承的安装就是要达到在运转中 能形成一个完整而不被破坏的油楔 动压油膜的形成机理: vF 两摩擦表面平行, 不会产生压力油膜 v p 两摩擦表面成楔形间隙 ,产生了压力油膜 间隙内的润滑 油形成了拥挤 进油口 出油口 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 两摩擦表面必须形成楔形 ● 润滑油必须从大口进小口出 ● 必须具有足够的滑动速度 ● 必须充满足够粘度的润滑油 向心动压滑动轴承的工作过程 n o1 o o1 o o1 o o1 o n n 静止启动 不稳定运行 稳定运行 RR RR 安装滑动轴承保证油楔形成的注意点安装滑动轴承保证油楔形成的注意点 ⑴合理选择润滑油的粘度 负荷小、转速 高,选低粘度;反之亦然 ⑵轴瓦与轴颈间有合理间隙 间隙=(0.001~0.003)轴颈直径 ⑶轴承轴颈要有合理的几何形状和表面粗 糙度 ⑷多支承轴承,要严格控制其同轴度 ⑸轴颈要保持一定的线速度 对开式轴承(剖分轴套) 1.轴套式滑动轴承的安装工艺 在一些转速较低的机器中,大多采用 轴套式轴承。
轴承衬 ZQAl9-4 铝青铜 安装工艺 ①安装 用压入或敲入的方法将轴承装入轴承座 ,应注意清洁并涂上润滑油,可用导向工具 ②复查并用刮削法恢复轴承内孔的理想尺寸 ③安装定位销和紧固螺钉,使轴承固定 ④检验 检验轴承的圆度、圆柱度和几何尺寸 塑料(尼龙、聚四氟乙烯)轴承安装前应先 在水中煮泡 l轴套的压装方法 l1—衬垫 2—轴套 3—导向套 4—专用心轴 2.剖分式滑动轴承的安装工艺 剖分式滑动轴承又称对开式滑动轴承 ,由轴承盖、轴承座、对开轴瓦、垫片 及螺栓等组成,轴瓦不允许有任何方向 上的移动,因此常用定位销和瓦上凸台 来止动 •轴承外圆表面与轴承座孔的安装 •轴承内圆表面与轴颈的安装 (1)轴承外圆表面与轴承座孔的安装 对开轴瓦与轴承座、轴承盖安装时, 应使轴瓦背与轴承座孔接触 良好 控制项目: 接触面积 接触斑点 轴承外圆表面与轴承 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上瓦 不得小于40%, 下瓦 不得小于50%,并且要 求接触面积均匀 轴瓦和轴承座之间 的接触斑点应当为1~ 2点/cm2 (2)轴承内圆表面与轴颈的安装 轴承内圆表面与轴颈安装时,必须注意两 个问题:即轴瓦与轴颈间的接触角和接触点 。
接触角 接触点 轴瓦与轴颈之间的接触表面所对 的圆心角称为接触角, 接触角取6 0°~90°为好 低速及间歇运行的机器1~1.5点/cm 2 中等负荷及连续运转的机器 2~3点/cm 2 重负荷及高速运转的机器 3~4点/cm2 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 轴承内圆表面与轴颈的接触角与接触斑点不符合要 求,要进行刮研 刮研的顺序; 先下瓦后上瓦 在轴颈表面上涂上一层薄薄的红铅油,将轴放在轴 瓦上,正反方向旋转 各一次后将轴取下,观看轴瓦 上印迹分布情况,如分布不均匀就应刮 研,轴瓦上 有印迹之处,应用刮刀刮削,反复多次,一直到轴瓦 上的 印迹分布均匀为止 (3)轴承间隙的检查和调整 l轴承间隙有径向间隙 和轴向间隙 l径向间隙又分顶间隙和侧间隙 o1 l径向间隙主要作用是积聚和冷却润滑油 , 以利形成油楔,保持液体摩擦 l顶间隙 l侧间隙 l轴向间隙的作用是在运转中当轴因温度 升高而发生膨胀时,有自由伸长的余 地 l 顶间隙数值的大小与轴径、转数 、压强和油的粘度等有关,其值应 控制在(0.001~0.003)d (d为 轴径)之间 侧间隙的数值是变化的,越往轴 的底部,侧间隙 越小,在轴瓦剖分 面上,侧间隙大约等于顶间隙的1/ 2。
间隙的检查的方法间隙的检查的方法 压铅法和塞尺法 压铅法: 检查时,先打开轴承盖,用直径为1.5~ 2倍顶间隙而长度为 10~40mm软铅丝 (数量可根据轴承的大小来决定),分别放 在轴颈与轴瓦的接触面上以及轴瓦与轴瓦的 接触面上,测量其直径,计算间隙值 如果所测得的顶间隙小于规定数值,则应在上 下瓦接触面间加垫片,反之应减少垫片或刮 削接合面 第五节第五节 滚动轴承的安装工艺滚动轴承的安装工艺 l 滚动轴承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 持器(隔离罩)等四部分组成 l 滚动轴承安装工艺包括清洗、检查、 安装与间隙调整等步骤 一、滚动轴承的清洗和检查 轴承安装前应按照图纸的要求,检查与轴 承相配合的零件如轴、 箱体孔、衬套、密封 圈、端盖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 同时还要注意轴肩根部的圆角尺寸及轴肩对 轴的垂直度一般轴肩根 部的圆角半径应小于 轴承内圈的圆角半径,方能使轴承紧靠轴肩 零件装配表面需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净, 不允许有锈蚀、斑点或 固体微粒(金属屑、磨 料、砂土等)存在 二、滚动轴承的安装 轴承的及轴上零件的安装方法 •锤击法 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