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虞世南的诗词《蝉》原文及赏析.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1942553
  • 上传时间:2022-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虞世南的诗词《蝉》原文及赏析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赏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是对蝉品行的由衷赞美在诗人的笔下,蝉清爽脱俗,它从不食人间烟火,每餐只饮些少量的甘露,不沾五谷杂粮不仅如此,它的叫声也是那样的不同凡响,悦耳动听,像流水一般悄悄地从梧桐的叶子里传出,令诗人感到无比的舒适蝉的叫声传得很远,然而它并没有借助于外物,而是由于自己所处位置高的原因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蝉声悠远,一般人都认为是秋风的作用,想必是受《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影响诗人却不这么认为,说这是“居高”的原因,并非秋风之力这既是对蝉高洁品质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我精神境地的一种追求;同时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一个人只要能做到修身自好,气质自然自内而外涌出,好酒不怕巷子深,声名自然能够远扬,何须借助他人? 扩展阅读:虞世南的简介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书法家、政治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

      代表作品《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 虞世南的祖父虞检,在梁代曾任始兴王咨议;父亲虞荔,于陈朝太子中庶子,都有很高的名望虞世南的叔父虞寄,在陈朝官至中书侍郎,因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过继给虞寄为子,因此他取字伯施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决,努力学习,年少时与兄长虞世基一起在文学家顾野王的门下读书,受学十多年,他勤奋努力精思不懈,有时十几天不洗脸不梳头他擅长写文章,曾师法文学家徐陵,徐陵也认为虞世南得到了自己的真髓与他同郡的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擅书法,虞世南拜智永为师,深得王羲之书法真传,由此名声更大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矣!”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 扩展阅读:虞世南的文学成就 虞世南文章婉缛,与徐陵相像曾劝太宗毋为宫体诗,而其诗除《咏蝉》等少量有兴寄、边塞诗较刚健外,其余多为应制、奉和、侍宴之作,文辞典丽,内容则比拟空泛。

      虞世南的代表作有《出塞》《结客少年场行》《怨歌行》《赋得临池竹应制》《蝉》《奉和咏风应魏王教》等其中后三首咏物诗分别写竹、蝉和风,紧紧抓住对象特点,刻画得相当传神,例如《蝉》诗写蝉饮清露,栖(梧桐)高处,声因高而远,而非是依靠秋风,寓意君子应像蝉一样居高而声远,从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其描摹状物、托物言志之功夫可见一斑清代沈德潜在评论《参军行》二首时就称此诗(即《蝉》)“犹存陈隋体格,而追赶精警,渐开唐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