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植物生态识别及其发展.doc
2页甘草植生态识别及其应用—名称学名:Glycyrriza Uralensis拉丁名:Radix Glycyrrhizae别名:甜草根、红II草、粉II草、粉草二形态特征甘草多年生草本,高约30〜70厘米,罕达1米,根茎圆柱状;主根甚长,粗大,外皮 红褐色至喑褐色茎直立,稍带木质,被白色短毛及腺鳞或腺状毛单数羽状复叶, 托叶披针形,早落;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长5〜12厘米;荚果线状长圆形,镰刀状 或弯曲呈环状,通常宽6〜8毫米,密被褐色的刺状腺毛种子2〜8,扁圆形或肾形,黑 色光滑三生长环境主产内蒙古、甘肃、新疆东北、河北、山西等地亦产我省主要在民勤、庆阳、张 掖、玉门等地盛产廿草多生长于北温带地区,海拔0〜200米的平原、山区或河谷土壤 多为砂质土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宜,在酸性土壤生长不良I「草喜光照充足、 降雨量较少、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热、 耐盐碱和耐寒的特性四药用部位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甘草头)、根的末梢部分或细小根(甘草梢)、根或根茎内充填 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甘草节)亦供药用O五传统药用1 •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2•温中下气,烦 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3•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 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 用之5•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 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5•补血,养胃六现代药用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2.用于痈疽疮疡、 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3.用于气喘咳嗽5.用于调和某些 药物的烈性七化学成分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黄貳、甘草素、甘草苦貳、异甘草黄貳、二轻基 甘草次酸、甘草西定、甘草醇、5-0-甲基甘草醇、貝甘草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