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检测方法学与在现代医疗诊断中应用-推广会.pptx
54页汪静涛 迈瑞临床应用部,,网织红细胞的检测方法及在现代医疗诊断中的应用,2019/10/10,目录,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Ret 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阶段细胞 其胞质中残存少量核酸物质RNA 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结构 沉淀物,网织红细胞定义,2019/10/10,血细胞发育,,红细胞的发育,骨 髓,外周血,红细胞的发育,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大 小,细胞体积,有 无,细胞核,核酸物质,多 少 无,,有核红细胞(3d),,成熟红细胞(120d),网织红细胞(2d),检测技术发展简介,第四级,第三级,第二级,第一级,网织红细胞分型,,,,,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类四型:,网织细胞计数仪法和血液分析仪法:,,LFR,MFR,HFR,,IRF未成熟网织红,网织红细胞的检测技术,网织红(RET)-分析原理,网织红细胞的检测技术,1、稀释液对细胞进行球形化处理 2、花菁类荧光染料进入细胞与核酸结合 3、进行光散射和荧光检测 FS:前向散射信号(检测细胞体积) SS:侧向散射信号(检测细胞内部复杂程度) FL:荧光信号 (检测细胞核酸含量) 4、收集细胞三维信号显示在三维散点图上 将网织红细胞按荧光强度分为: 低、中、高三型(LFR、MFR、HFR),网织红细胞的检测技术,6项网织红系参数及PLT-O,RBC-o,LFR,MFR,WBC,PLT-O,HFR,红细胞的成长调节及影响因素,肾脏疾病 肝脏疾病,红细胞过度破坏 失血,造血功能减退: 药物抑制(抗肿瘤药物) 物理因素抑制( X线、核素照射)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损坏 骨髓被异常细胞或组织所侵润 造血原料不足: 铁代谢障碍 珠蛋白合成障碍 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红细胞生成素的免疫性破坏(获得性): 肿瘤 免疫性疾病(类风湿) 内分泌腺功能不全, 感染,正常样本 溶血性贫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019/10/10,检测病例,正常样本,,正常样本,,,,,,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检测结果对比,正常样本,溶血性贫血,再障性贫血,,2019/10/10,目录,贫血的诊断、分型及治疗监测 白血病和肿瘤放、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的监测 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监测 肾透析、慢性肾病病人贫血的观察 消化道出血病人所致贫血的恢复观察 儿童贫血和孕妇贫血的筛查 ……,现代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判断贫血类型 – RET和IRF,贫血的分型及治疗监测,,,,儿童不同贫血网织红细胞各参数,120例1-2岁,HGB大于120g/L儿童作为对照组,贫血患儿组118例,其中缺铁性贫血31例,溶血性贫血2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白血病化疗贫血2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12例,失血性贫血16例,IRF在地贫中的应用,国内研究表明:HbH病( α地中海贫血)LFR减低,且贫血程度越重LFR越低;MFR、HFR及IRF增高,且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而增高。
缺铁贫血治疗跟踪,丛玉隆教授收集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IRF是放、化疗时反映骨髓抑制和恢复较敏感的指标 在骨髓完全受抑制阶段,IRF可降为零; 骨髓早期恢复时,IRF首先升高,并明显高于正常,而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升高较晚白血病和肿瘤放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监测,2019/10/10,During study randomly selected 40 healthy subjectswere taken to establish the reference values forreticulocyte profile in the laboratory. Fifty childrenwith ALL were 8 months to 15 years of age range and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5.5±3.2 years,IRF在急性淋系白血病患儿骨髓恢复期的预测价值,随机抽选40位健康儿童建立参考值 ;50位急性淋系白血病患儿,年龄分布在8月至15岁,平均年龄5.5±3.2 岁,白血病和肿瘤放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监测,结果表明;IRF比Nue#恢复的早有显著性差异,白血病和肿瘤放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监测,2019/10/10,放、化疗对骨髓造血影响的监测,Lesesve et al. (1995) found earlier recovery of IRF in 88.4% cases than ANC by a period of 33.3 days. IRF recovery was 72.1% similar or earlier than ANC13. In other studies, IRF were also used as a marker of recovery and showed similarresults3,16.,Lesesve 等人 (1995 年) 在治疗后33.3天期间观察,发现有88.4%病例IRF比Nue#更早发现恢复。
其它研究也是类似结论白血病和肿瘤放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监测,IRF是最早出现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敏感指标(外周血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用于移植监测均不理想) 网织红细胞计数是一个独立监测骨髓造血恢复的附加参数:如第21 d RET# 15×109/L ,常表示无移植并发症,而感染和输血都不会影响网织红细胞计数但若 15×109/L 并伴有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上升,可能提示骨髓移植失败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监测,2019/10/10,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July 2009, studied 46 adult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who underwent allogeneic PBPC transplant: 37 related and 9 unrelated grafts,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和网织血小板在同种异体移植病人造血恢复的预测价值,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46成人接受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其中37 人具有相关性,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监测,2019/10/10,Fig . Evaluation of leukocytes(WBC), platelets (PLT), 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 (IRF), and 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 (IPF) in the pre- and posttransplant period.,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监测,自体移植后不同时期细胞变化,,0 5 10 15 20 25 30,0,,,,,,,,,,,,,(DAY),自体移植后不同时期细胞变化,2019/10/10,目录,PLT-O(光学血小板),2019/10/10,PLT是一个常用参数 在很多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功能:止血、血栓、损伤修复。
新发现功能:抗感染禽流感) 临床应用:了解造血功能、感染、化疗; 伴随发热的血小板减少:糖尿病、肝硬化等所有的血液分析仪均采用: 传统电阻抗法测量PLT,速度快,成本低 但是经常存在电子噪声、大血小板、小红细胞、血小板凝集 、破碎红细胞、白血病性白细胞碎片等的干扰PLT-O(光学血小板),如此重要的参数,为什么有时报告单上的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呢?,,大血小板,PLT-Histogramm,(x 1000),PLT-O(光学血小板),把血小板算成了红细胞,结果PLT假性减少,,1.冷凝集(37℃水浴预温20min) 2.EDTA依赖型血小板聚集(更换抗凝剂冲抽或加入1%丁胺卡那),血小板聚集,(x 400),PLT-O(光学血小板),把血小板算成了白细胞,结果PLT假性减少,,细胞碎片干扰,PLT-O(光学血小板),细胞碎片算作血小板,结果PLT假性增加,不是检验科的工作没有做好,这是因为以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实现:以低廉的价格,很少的分析时间,得到正确的结果2019/10/10,对于这些干扰,以前的做法:,相差显微镜,流式分析仪,是检验科不想做好吗?还是另有隐情?,那怎么解决这个漏洞呢?,临床案例1:溶血性贫血,某医院血液科,儿科住院部绑定网织红。
患者,男,41岁,血液内科门诊患者,2013年5月16日抽取抗凝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测试,后诊断为溶血性贫血 背景信息,人工镜检信息,镜下观察可见: 1 淋巴细胞 2 盔形红细胞 3 泪滴状红细胞 4、 5 红细胞碎片 6 血小板,BC-6800结果界面,,临床案例1:溶血性贫血,简要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的代偿造血功能不足以补偿其损耗所发生的一类贫血;,(正常样本),(溶血性贫血样本),,临床案例1:溶血性贫血,,,BC-6800研究界面,报告单结果界面,光学血小板(PLT-O)反映了正确的血液学特征 报告了正确的结果!,临床案例1:溶血性贫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名列:全国前列46,医院背景,临床案例2:血小板聚集,农村患者,男,41岁,咳嗽,发热;到当地卫生所就诊按普通感冒处理,查血常规发现PLT严重偏低;感冒症状消失,患者多次复查血常规,PLT结果一直严重偏低,当地医院查不出PLT严重偏低的原因 患者非常担心自己得了什么绝症(患者实际已经恢复正常),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查找PLT偏低的原因 LH-750仪器提示PLT聚集,科室手工镜检后备注:血小板成簇可见(蓝盖枸橼酸纳抗凝管),RBC无明显异常。
患者初次就诊,患者二次就诊,47,患者不放心,又到交大瑞金医院检查,医院开始把患者样本放在LH755上检测PLT结果严重偏低,同时提示“血小板聚集”;再把样本在XE-5000上检测PLT还是偏低,同时也提示“血小板聚集”;医生在BC-6800上检测一次,PLT检测结果正常,同时也提示“血小板聚集”老师很震惊,最后医生按BC-6800的结果报告 患者看到PLT结果正常,那种心情无法形容,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患者三次就诊,终于得到满意结果,临床案例2:血小板聚集,,,,,48,PLT结果报: 135,报“PLT聚集,PLT直方图异常报警”,BC-6800数据,PLT-O 135 PLT-I 2,PLT聚集样本彰显PLT-O强大分析能力,数据比对,PLT聚集样本彰显PLT-O强大分析能力,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2013年1-4月,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乐家新主任在科室内部做了相关调查: 假性血小板减低:2200例(其中EDTA依赖 21例); 脂质干扰1700余例 RBC冷凝集:30例; 纠正血液系统疾病:46例(其中白血病21例),对于PLT聚集样本:为什么RET通道的PLT-O更可靠?,1、检测前通过反应池的搅拌杆混匀,打散了部分聚集血小板; 2、使用DR稀释液对血细胞进行了球形化处理,部分聚集的PLT被球形化后自动散开。
3、荧光染色后,通过收集前向散射信号(细胞体积)、荧光信号(细胞核酸含量)在散点图上可以非常清楚的将PLT与RBC分开,即使通过前面两个步骤仍然聚集的PLT也会被划分到PLT一边(在阻抗通道中往往被划分到RBC一边)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集PLT聚集样本,对比分析发现:PLT_O值更加接近于真值 说明: PLT在受到聚集干扰时,PLT-o值与真值较接近,且有很好的相关性PLT聚集模拟实验,网织红相关参数(RET%、IR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