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区域推进基于MOODLE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doc

5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650413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3M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编号:Z172《区域推进基于 Moodle 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内容提要】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怎样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国内外研究者日益关注的话题闵行区明确提出了“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确保闵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要求“利用信息化平台,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Moodle 是全球 10 个顶尖的学习工具之一,免费开源,教学应用技术门槛低,支持教师自主设计和管理课程,关注师生教与学,能覆盖教学全过程,是一个非常适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实践与管理的平台我们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开展了本课题研究——《区域推进基于 Moodle 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我们首先开展了区域推进管理机制和工作目标的制订研究,明确“区域推进基于 Moodle 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是学院推动闵行教师发展和实现闵行闵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确保项目实施2第二,我们进行了现状调研,并在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研修班管理制度、研修班研修方案,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基于 Moodle 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培训。

      在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的指导下,共举办了三期骨干教师研修班和一期研训员培训班,并在不同场合多次组织实验校校长、骨干教师聆听专家报告和专题指导实验校开展校本培训,合计6839 人次第三,我们组织学科教师开展了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活动通过 Moodle“资源+活动”这种清晰的“课程设计观”探索网络环境下有效教学的新模式教师将文字、图片、Flash 动画、视频、音频乃至完整的 PPT 课件通过简单的上传添加到 Moodle 平台,丰富了支撑教学的多媒体资源教师也能直接进行网页编辑或者将外部网站资源进行链接和管理,使基于 Moodle 的网络化课程建设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共建共享的优点而教师通过 Moodle 对于活动的设计更是突破了以往只有网络专业人员才能掌握的技术瓶颈,适切教学的活动丰富且互动性强,如 “问卷” 、 “测验” 、 “作业” 、 “讨论区”等功能过程与结果全部由服务器自动记录和统计许多老师利用Moodle 集成的“Wiki” (维基)进行知识建构、共笔写作;利用Moodle 自带的“聊天室”实时交流、头脑风暴;利用 Moodle 强大的“讨论区”了解学情、问题思辩等,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和延伸了课堂教学,同时也生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第四,我们拓展了 Moodle 应用研究,相继开展了基于 Moodle的“管、评、研、训”一体化的研究和指导,拓宽了课程改革之路如开展了基于 Moodle 的项目管理,指导学校开展教务管理、科研管理、社团管理;开展了基于 Moodle 的 41 所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指导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开展了基于 Moodle 的校本教研和校际教研;开展了基于 Moodle 的全区性教师考核与评价等在实践应用中,我们解决了大规模网络并发的难题,通过模块升级,实现了 Moodle 的技术优化,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通过插件研究和应用,拓展了 Moodle 的教育功能3第五,我们在项目研究区域推进中实施了校际互动共同体合作共享策略以组长学校牵手组员学校共同成长,以骨干教师引领组内成员,各组之间的研究各有侧重,组与组之间资源与成果共建共享,形成了纲举目张的工作网络和浓厚教研氛围,提高了 Moodle 研究和应用的有效性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建设了“集约分布式”的区校两级 Moodle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项目层级管理网络,建立了基于项目的多层次推进管理模式,凝聚了一批有教育改革理想的优秀教师。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建立了区级 Moodle 管理平台——“魔灯闵行”和 32 个校级基于 Moodle 的课程教学平台,完善了区、校两级Moodle 课程资源库的创建,设计了 1820 个课程其中, “精品课程”栏目,完整呈现了 62 堂优秀 Moodle 研讨课的教学视频以及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建构了具有 Moodle 特征的信息化课程设计模型,创设并研究了基于 Moodle 的一人一机、多人一机及多媒体教室环境下的三种学习环境;提出了基于 Moodle 的“以前移后续为特征,以提高学生自导性学习能力为目的” 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题研究,我们丰富了网络环境下教育教学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基于 Moodle 的过程性评价和管理;形成了一系列项目推动机制,如项目实验校分管领导例会制度、项目组学习轮值主讲制度、校际互动共同体实施细则、课堂实录课规范化制度等;完善了基于 Moodle 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体系,先后制定了 Moodle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基于 Moodle 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规、Moodle 实验校项目推进评估细则等课题研究中期,我们主办了全国首届基于 Moodle 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研讨会,项目领导作了《区域推进基于 Moodle 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的探索》主题报告;实验教师为全国同行展示了 15 节观摩课;获得大会评选的优秀论文 22 篇,占会议优秀论文总数的 50%,优秀课程包 19 个,占优秀课程包总数的 39.6%。

      在2008 年“蓝鸽杯”中国教育技术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1 项,二等奖42 项,信息化课程包设计获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在《中国计算机报》 、 《信息技术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编辑了38 篇中小学教师 Moodle 教学一得小论文并挑选其中一部分陆续在《闵行教苑》等刊物上发表,促进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三年来,课题组组织了五次区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有 140 多位实验教师参与了课堂教学、教学论文、案例和课程包设计比赛尤其在区两届基于 Moodle 的课堂教学评比中,报名教师达到 110 多位,共有 80 多位教师开设研讨课,评选出了 43 节优质课各实验学校组织了不同规模、不同方式的基于 Moodle 应用的校本培训活动,组织了基于 Moodle 的校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研讨课超过 200 节闵行的 Moodle 研究形成了辐射和示范效应2007 和 2008 年分别在重庆和海南岛召开的全国会议上介绍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电教馆、浙江义乌进修学校、东北大兴安岭教育局、 “长三角”教育局长与校长培训班、广州市天河区教研室、长春教育学院等来参观考察学习。

      我们也组织部分教师到浦东新区、深圳福田区、苏州市电教馆进行互动交流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珠珠、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高度评价本课题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一个成功案例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说“闵行区 Moodle 实验项目研究及其区域推进在全国基础教育中处于前端” 领导和专家的鼓励是我们课题研究和项目推进持续发展的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Moodle(魔灯)——新世纪教育领域的一盏阿拉丁神灯必将继续照亮前进中的课程改革之路!5目目 录录关键词:区域推进 Moodle 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一、现代教育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二、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三、闵行教育内涵发展,区域推进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已成当务之急四、Moodle 平台在课程设计、学习与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研究概况研究概况一、概念界定1. (一)Moodle2. (二)基于 Moodle 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3. (三)区域推进二、研究目标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研究过程一、针对现状,开展基于 Moodle 的教师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的区域推进中坚力量培训 二、开展区域推进基于 Moodle 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的管理策略研究(一)运行机制保障 (二)课题驱动(三)专家引领(四)异步渐进(五)同课异构三、开展区域推进基于 Moodle 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的实践6内容研究(一)基于 Moodle 的资源设计(二)基于 Moodle 的活动设计(三)综合运用 Moodle 功能,进行信息化课程设计四、开展区域推进基于 Moodle 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研究(一)对 Moodle 平台“评价”功能的应用研究(二)基于 Moodle 的“评价”运用与绩效的研究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一、搭建了“整散结合”的区校两级 Moodle 教育教学管理新平台(一)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项目层级管理网络(二)搭建了基于 Moodle 区域推进的区校两级管理平台二、创建了具有 Moodle 特征的“社区联动”课程设计新模型三、形成了基于 Moodle“以前移后续为特征,以提高学生自导性学习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一)创建了基于 Moodle 的三种学习环境(二)师生互动,养成了“前移后续”的课堂教学新习惯四、成就了基于 Moodle“建构重生”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优秀教师群体(一)有效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二)有效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力(三)有效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四)有效提升教师对自身发展的规划力五、形成了基于 Moodle“互动约束”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实施机制(一)实现了基于 Moodle 的过程性管理(二)形成了一系列项目推动的机制(三)形成了基于 Moodle 的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六、实现了基于 Moodle 的“管、评、研、训”一体化功能7(一)成功实践了区域基于 Moodle 的大规模培训和测评(三二)拓宽了基于 Moodle 的研训一体化网络教研新思路七、培育了基于“Moodle 闵行”促进闵行教育内涵发展的魔灯文化 (一)教育价值提升 (二)研究重心下移(三)管理结构开放(四)教研过程互动(五)发展动力内化结论与思考结论与思考一、结论二、思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8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一、现代教育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从现在到 2000 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报告中指出:“为组织适应未来的教育,我们需要有新型的教师”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能力 70%来自于工作实践和生活经验,20%来自于同伴间的相互影响,10%来自于学习和培训而目前我们恰是在用 70%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提高教师 10%的专业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之上的教育信息化正在走向应用与创新的新阶段,通过怎样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国内外研究者日益关注的话题教育信息化走到“十一五”之年,硬件投资高峰期过后,中国东南部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似乎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其主要表现是信息化资源缺乏创新性应用,信息化教学没有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实质性影响, “关注资源建设多,关注课程建设少;关注教师多,关注学生少;课堂呈现方式改变多,学生学习方法改变少”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随着信息化设备与资源的日趋完善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二、信息化课程设计与运用重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当人们学习知识时,依靠“阅读”大约记住 10%, “听”大约记住 20%,但通过“说”能记住70%, “做”能达到 90% “做”即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实践然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听得多,说得少,记得多,做得少,有近20.8%的学生听不懂老师的讲解,76%的学生对教师过多的讲解不满意。

      现代教育背景下,重实践是信息化课程设计与运用的主要特性,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课程结构各要素发9挥作用和影响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渗透了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的要求;信息技术影响课程内容,它使教学内容从单纯文本到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从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