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教程.ppt
48页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地表水一、概述•给水处理的基本工艺给水处理的基本工艺•给水处理可以分为两大类:饮用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饮用水处理工艺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与处理和深度处理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其他特殊处理工艺二、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二、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1、地表水为水源时,饮用水常规处理的主、地表水为水源时,饮用水常规处理的主要去除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要去除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病原微生物,采用的技术包括:混凝、和病原微生物,采用的技术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沉淀、过滤、消毒•典型处理工艺:典型处理工艺: 源水源水→→混凝混凝→→沉淀沉淀→→过滤过滤 →→清水池清水池→→管网管网 ↑↑ ↑ ↑↑ ↑预加氯预加氯 混凝剂混凝剂 氯氯•2、地下水为水源时饮用水常规处理的主要去除对象是水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对于不含有特殊有害物质(如过量的铁、锰等)的地下水,应用水处理只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就可以达到饮用水水质要求,处理工艺见下图: 氯 ↓ 井水→ 清水池 → 管网三、水处理工艺流程内容三、水处理工艺流程内容1、混凝、混凝•定义:混凝是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难于自然沉淀分离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相互聚合,形成大颗粒絮体(俗称矾花)。
•水中的悬浮物有藻类、细菌、细小颗粒物、粉沙等•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聚合硫酸铁、明矾等)•絮凝反应池:经过与药剂充分混合的水进入絮凝反应池中,通过颗粒间的絮凝作用,矾花颗粒逐渐长大,从而沉淀下来•絮凝反应池可分为机械搅拌与水力搅拌两大类•机械搅拌反应效果好,水头损失小,可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便于调节,不足之处时增加了电机的维护工作量,且部分设备在水下,不便维修•水力搅拌是以水流流动起到搅拌作用,使矾花颗粒絮凝长大2、沉淀、沉淀•定义:沉淀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水中比水重的悬浮物、混凝生成的矾花等从水中分离的方法•沉淀池的池型:平流式沉淀池、斜板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 斜板式沉淀池•定义:指用石英砂等粒状材料滤料层截留去除水中颗粒杂质的处理技术,相应的处理构筑物称为快滤池,简称为滤池•给水中常用的滤池有:普通快滤池、双阀滤池、虹吸滤池、重力式无阀滤池、移动罩滤池等 3、过滤、过滤重力式无阀滤池 普通快滤池 4、消毒、消毒•目的:杀灭水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绝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包括病菌、病毒、原生动物的包囊等,以防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
•方法:氯消毒(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水厂一般采用液氯;小型消毒如游泳池水消毒等,多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临时性消毒多采用漂白粉我们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是极为有效的饮用水消毒剂,在水的PH值为6~9的范围内,其杀灭微生物的效果仅次于臭氧,优于或等于(PH值较低时)游离氯优点:对细菌和病毒的消毒效果好;在水的PH值为6~9的范围内消毒效果不受PH值影响;稳定性好,能在管网中保存较长时间,起剩余保护作用;即是消毒剂,又是强氧化剂,对水中多种有机物都有氧化分解作用,并且不生成卤代消毒副产物缺点:费用较高;二氧化氯分解的中间产物亚氯酸盐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在使用中必须予以注意•投加点:在水厂取水口或净水厂混凝前的预投加,以控制输水管渠和水厂构筑物内菌藻生长;• 清水池前投加(消毒剂的主要投加点);•调整出水厂剩余消毒剂浓度的补充投加(在输水泵站处)•配水管网的补充投加(转输泵站处)等,比如高层建筑的高位水箱、城市高位水池 •加氯量: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明确规定:•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与水接触30min后出厂,出厂水中二氧化氯不低于0.1mg/L,最高限值0.8mg/L,管网末梢水二氧化氯不低于0.02 mg/L;•采用游离氯消毒的,与水接触30min后出厂,出厂水中游离性余氯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 mg/L;•采用氯胺消毒的,与水接触120min后出厂,出厂水中总余氯不低于0.5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 mg/L。
•我国大多数水厂出水厂的余氯一般控制在1 mg/L左右,夏季水温高时采用更高的数值最高限值是4 mg/L•二氧化氯制备•我厂采用氯酸钠盐酸复合式二氯化钠制取法该法是以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气体,气体通过水射器投加到水中•反应式: 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5、清水池、清水池四、地下水处理构筑物 地下取水构筑物的形式有:管井、大口井、渗渠、辐射井及复合井等管井、大口井最为常见1、管井、管井2、大口井五、水泵和给水泵房六、管网1、管网的布置•管网布置的要求: 1、按照城市规划平面布置管网,布置时应考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可能,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2、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最小; 3、管线应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与水压; 4、力求以最短的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管网的布置形式:枝状网、环状网2、管网的水力计算•略3、水管、管网附件和附属构筑物•水管材料:分为金属管(铸铁管和钢管)和非金属管(混凝土管、塑料管、玻璃钢管)铸铁管。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