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0321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79710326
  • 上传时间:2022-04-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1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00321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广义文化: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者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文化内涵: (1)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从属于某一领域,但是根据大文化的定义,只要它们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都可以属于文化范畴; (2)这些事物对于文化学来说,主要关注它们人文性的一面; (3)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产品:分广义文化产品与狭义文化产品,广义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文化产品专指精神文化产品,纯粹的实用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耗材,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反复以同样的形式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者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或者标志作用的事物,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项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与之相关的人文化事项,某一特定的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成为一种潮流 文化政策: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政策和对策原则 文化观念:一定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说持有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 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上层文化:宫廷文化或者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他的历史传播一般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介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既不依赖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文化传统:贯穿于民族与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传统文化: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个民族共同创造、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文化观念:文化观念是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 方志时期:明清两朝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1400-1900年的第三大气候时期称之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之为寒冷时期 地缘:此地缘是指当中原文化为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荫子:宋代的一种特殊补官制度文臣到一定级别都可以享有子孙补官的一种特权,称为荫子制度,不仅可以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性亲戚 府兵制:北朝以来实行,隋至唐相沿不改,,此制度最重要的特点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墨家核心思想是非攻兼爱,尚同,节用,非乐等,该学派在逻辑和科技方面有不少的发明创造 察举制:是指地方官僚查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从中央到地方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尤其是各地方长官,他们有发现,考察,推荐本地贤士的职责。

      学思结合:是指由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总是思学思结合的原则是孔子最早提出来 中体西用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