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田径场地画法.ppt

80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568394
  • 上传时间:2017-06-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11.50KB
  • / 8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田 径 运 动 场 地,田 径 教 研 室,田径运动场地是进行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组织田径运动竞赛和开展大众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半圆式田径场是已被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竞赛场地,通常采用的弯道半径有36米、36.50米37.898米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刊发《田径设施手册》中认为,最好的弯道半径36.50米一、田径运动场地平面图 (一)半圆式田径场地的平面结构 半圆式田径场的跑道是由两个相等180°的半圆(称弯道或曲段)和两个对等的直段组成(图1) 1.纵轴线 或称中线,为南、北走向,把场地的宽分为东、西两部分,它是绘图和修建场地的基线2.圆心 圆心在纵轴线上,场地两端的弯道各有一个圆心,它是画弯道内、外突沿各条分道线的圆心弯道上的起跑线、栏位、接力区的标志线也都是指向圆心 3.内突沿和外突沿是跑道内侧、外侧永久性突起的边沿,宽至少5厘米,高约5厘米,其宽度不计入跑道的宽度之内4.直曲段分界线 是跑道直段和曲段(弯道)的交界线它们必须通过圆心并垂直于纵轴线半圆式田径场有四个直曲段分界线,通常把终点处的直曲段分界线称为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其余的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直曲段分界线。

      这四条分界线是测量跑道的基准线,必须在跑道的内、外突沿上做出准确而明显地标志 通常把第一、第二直曲段分界线之间的弯道称第一弯道,第三、第四直曲段分界线之间的弯道称第二弯道5.直段和直道 直段是第一、第二弯道之间的两段直跑道直道包括直段和直段两端的延长段,称之为直道 6.跑道宽和分道宽 跑道宽是指跑道内、外突沿之间的宽度,也称跑道总宽分道宽是指每一条分道的宽度,即从内侧分道线的外沿到外侧分道线外沿之间的宽度7.分道线 是相邻两条分道之间的界线其宽度为5厘米,包括在内侧分道的宽度之内,即第一、二道之间的5厘米宽的分道线,应包括在第一道的分道宽度之内8.计算线是用做计算各分道线周长的“设想线”、又称“实跑线”.根据《田径竞赛规则》的规定,第一分道的周长应距内突沿的外缘0.30米处计算;其余各道弯道的周长,应距内侧分道线的外缘0.20米处计算如内沿无突沿,是用灰线画的,则其计算线也是从外缘0.20米处计算计算线在跑道上是不画出来的,运动员实际是在这条未画出来的线上跑进,所以也称实跑线二)田径场地的布局 田径场地的布局要合理和科学,对跳跃和投掷场地要充分利用跑道以外的空地(图2)。

      在布局时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符合田径竞赛规则的规定; 2.要有利于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和公平竞争; 3.尽量减少径赛与田赛项目及田赛项目与田赛项目之间的相互干扰; 4.要确保使用安全; 5.有利于使用和保养根据场地采用的条件,以及竞技比赛规模、水平的需要,田径场地的布局还可以设计出多种,但只要按照布局应注意的几方面进行设计也是可行的二、田径运动场地的设计 (一)半圆式田径场地的设计 半圆式田径场的跑道是由两个相等并平行的直段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半圆弯道组成的半圆式田径的第一分道计算线的周长为400米,直道应有8-10条分道弯道应有8条分道;分道宽为1.22-1.25米,所有分道线宽均为5厘米(标枪起掷线除外);跑道左右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跑进方向的前后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设计半圆式田径场,首先要丈量空地可利用面积的长度和宽度,根据长和宽来确定设计成什么形状的场地一个半径为36米的400米半圆式田径场,占地的长和宽不得少于:纵轴长(Y)=2×(r+n×d)+S = 2×(36+8 ×1.22)+ 85.96 =177.48(米)横轴长(X)= 2 ×(r+n×d) =2×(36+8×1.22) =91.52(米)注:R为内沿半径 , n为分道数 ,d为分道宽 , S为一个直段长(没有考虑在跑道周围留有空地的因素)。

      如果设计的跳远和撑竿跳高场地在直道的外侧,还需要充足的余地二)小型半圆式田径场地的设计 小型半圆式田径场地的设计是指空地面积不足以修建400米场地,根据空地面积和形状设计成半圆式或其他形状的田径场 1.设计方法与步骤(1)丈量空地可利用面积的长和宽如经丈量空地长为140米、宽为70米,则可设计为半圆式田径场2)初步计算弯道半径:弯道半径与空地宽、预设分道数、分道宽及留有余地的多少有关假设跑道周围各留余地1米,分道宽为1.22米,分道数为6条,那么根据条件初步计算半径为:半径R=空地宽-2(余地+跑道宽)∕2 =70-2×(1+6×1.22)∕2 =26.68(米),(3)计算第一道弯道计算线长C:为计算和丈量方便,取半径为26米的整数 C =2π(r+0.30) =2x3.1416×(26+0.30) =165.25(米),(4)计算直段长S: S =空地长-2(余地+跑道宽+半径) =140-2(l+6 ×1.22+26) =71.36(米)(5)计算第一道计算线长(周长S): S =两个弯道长+两个直段长 = 165.2+ 71.36 × 2 = 307.97(米) 经初步计算,按预定方案可修建一个307.97米的半圆式田径场。

      6)调整跑道周长:为方便使用,应将跑道周长调整为整数调整跑道周长有两种方法:一是调整原设计的半径,二是调整原设计的直段长一般多采用调整直段长的方法,即将多出的 7.97米,分别从两个直段上减去(7.97÷2=3.98)经调整的一个直段长为71.36-3.98 = 67.38(米),2.设计小型半圆式田径场应注意的问题 (1)有利于教学训练和组织竞赛 (2)设计时应把第一道计算线的周长取为整数(50的倍数),如200米、350米等,这样便于计算和丈量 (3)要根据空地面积和使用需要,确定分道数的多少和弯道半径的大小为适应基层教学、训练和竞赛使用,弯道分道最少应有4条;如不进行跨栏跑教学和竞赛,分道宽可取为1米 (4)场地四周应留有一定的空地三、田径运动场地的计算与丈量 在教学、训练和竞赛时,丈量之前首先要计算出各种所需的数据,如径赛项目的起点丈量和画线、跨栏跑的各道各栏位置、接力区等等,根据预先计算出的数据,然后在场地上丈量画线一)径赛场地 1.分道跑和部分分道跑项目起点前伸数的计算(1)弯道长度的计算:半圆式场地各分道的直段长都是相等的,但由于各条弯道的半径不同,弯道长度也不相同,因此,运动员所跑的弯道距离不一样。

      为保证各道运动员在同等条件下比赛,必须以第一分道运动员的起点为基准,分别相应前移,前移的距离需要通过计算得出计算弯道长度的基本公式为计算圆周长公式,即C=2πr,r为半径田径竞赛规则规定,跑道第一道弯道计算线周长应距内突沿外缘0.30米处计算,第二至八道应距内侧分道线外缘0.20米处计算.,故:第一道C1=2π(r+0.30)第二道 C2=2π(r+分道宽+0.20)第三道 C3=2π(r+2 х分道宽十0.20) 第八道 C8=2π(r+7х分道宽十0.20) 如只计算一个弯道长(180º),则用C =πr公式计算2)起点前伸数的计算:通过弯道长度的计算可以看出,第一分道弯道长228.08米,第二分道弯道长235.12 米,第二道比第一道多7.04米,也就是说,两名运动员在不同弯道上跑进而要到达同一终点时,外道比内道要多跑距离在竞赛时,为使运动员所跑距离相等,外道的起点就要前移在起点前移的距离,计算和丈量时称为起点前伸数起点前伸数的计算公式为:起点前伸数 = 某外道弯道长—第一道弯道长简化公式为:起点前伸数=2π[r+(n-1)d+0.20]- 2π(r+0.30) =2π[(n—l)d—0.10]由简化公式 2π[(n-1)d-0.10]中可看出,半圆式场地外圈各道起点前伸数与场地半径(r)和周长无关系,而与分道宽的大小有关。

      换言之,只要属于半圆式田径场,无论场地的半径和第一道周长是多少,只要分道宽相同,它们外圈各道的起点前伸数完全相同分道越宽,其前伸数就越越大3)切入差的计算:有的径赛项目是分道起跑,跑过规则规定的距离后,外道运动员向第一道切入跑进这就比第一道运动员多跑了规则规定的距离和向第一道切入进的距离,这一切入多跑的距离称为“切入差”切入差”的计算公式为: Kn=S-公式中,n为道次 S为直段长 d为分道宽,例:计算分道宽 1.22米,半径 36米的400米半圆式田径场第六分道的切人差,如图3所示 由图3看出CE为第六道运动员的抢道切入差已知AB=AC=DE=直段长=85.96(米),求抢道切人差CE 根据勾股定理 CD2=AC2-AD2,则 DC=∵CE=DE-DCCE=DE-又∵ AC=S AD=[(n-1)d - 0.10]2∴CE=S – L6 =85.96- ≈0.21(米),2.不分道跑项目起点的计算与丈量 (1)1500米起点的计算与丈量:1500米属不分道跑项目,起点位置在第二直、曲段分界线后14.04米处可直接进行丈量(图4)也可采用“点连接法”。

      点连接法”是运用勾股定理计算各直道分界线上的各点但由于这些点在直道分道线的延长线上,延长线在场地上实际上是不画出来的,因此具体画线时仍有一定困难一种是运用余弦定理计算出各道起点的放射线长,先画出各道起点位置的点,再将各点用弧线连接起来,即为起跑线例:r为 36米,分道线宽 1.22米,计算 1500米第五道线上的放射线长度(图5) 已知0为第一、二直、曲段分界线之间弯道半圆的圆心,AC为第一道的实跑线,E为第五道起跑线的点,求PE长度 求∠COA:根据勾股定理 AO= = =93.31(米 ) 则cos∠COA= =0.38902583 故 ∠COA=67º6ノ22",求∠AOE:根据余弦定理:AE2=AO2+EO2-2AO×EO×cos∠AOE cos∠AOE = = =0.0495385 =87°9ˊ38",③求∠POE:∠POE = ∠AOE-∠AOB = 87°9ˊ38"-67º6ノ22" = 20°3ˊ16"cos20°3ˊ16"的函数值为0.9393672 ④代人余弦公式求PE的长度: PE= ≈14.22246 =14.22(米),(2)3000米、5000米10000米起点的计算与丈量:3000米、5000米、10000米的比赛都是在弯道上不分道起跑,其丈量和画线方法是一样的,只是位置不同。

      3000米和5000米的起点在第三直、曲段分界线前,l000米在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前规则规定,在弯道上不分道起跑时,必须力求每个运动员所跑的初段距离相等还规定第六道运动员起跑的初段距离应是第一道实跑线的切线,其他各道同样,这样各道的起跑线就是一个渐开弧划线方法有一般画法和点量法两种:,①一般画法:在第一或第三直、曲段分界线上距内突沿外侧0.30米处取一点A,从A点沿计算线向弯道丈量30米处取一点C,以C点为固定点,以CA孤长为不等半径,向外画一条渐展半径的弧线与跑道外突沿的内侧相交于B,AB弧线即为起点线后沿同样,以C为固定点,以33米长为不等半径,在起点线后再画一条弧线,即为集合线(图6) ② 点量法 点量法有两种:一种是计算由基准点至各分道线上各点的弦长(正弦点量法),另一种是计算由基准点至各分道起点的放射线长(余弦点量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