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平移.doc
3页图形的平移(一) 临江镇大堰小学 陈莉【导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例1、例2,第27页练习六的相关练习导学目标】 1.通过实例,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方格纸、长方形纸片、形纸片、图画纸、制花边的图案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先看这样一些现象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知道这是一些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教师:在三年级时我们就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你能用手做一做平移吗? 学生用手做平移 教师:很好,原来我们都是研究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要从数学的角度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板书课题)二、 导学新课 1.导学例1 ①研究长方形的平移 教师:我们以长方形为例,(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方格图)仔细看看长方形是怎样平移的?(课件演示长方形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看清楚了吗?再看一遍课件放慢速度再演示一遍)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从位置①平移到了位置②。
教师:长方形平移了多少格呢?请先用学具在方格纸上移一移 学生操作学具后讨论估计有的学生会说移动了6格,有的会说8格 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观察长方形移动格数的? 请持两种意见的学生各一个到视频展示台上边展示边介绍,说6格的是两个长方形间相隔6格,说8格的是从位置①的某个点到位置②相应点相隔8格 教师:你们觉得谁的意见对呢? 如果学生能说出平移是点到点的移动,则加以肯定;如果学生思考有困难,则可以用课件再演示一遍演示时先在位置①的长方形上找一个点A闪烁,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这个闪烁的点到A′平移了多少格,通过演示统一学生的意见 教师:你们觉得是平移了6格还是平移了8格呢? 学生:8格 教师:从中你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我知道平移的距离是平移前的点到平移后相应点的距离 教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长方形是怎样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的?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从位置①向右平移8格到位置②②研究的平移 教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研究平移现象时要关注点到点的距离现在我们回到开始上课时看的图片中,(课件出示例2)这也是一个平移现象,把它和刚才的长方形的平移相比,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教师:现在你又能说说是怎样从位置③平移到位置④的? 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能说完整:是从位置③向下平移5格到位置④的。
教师:从上面的研究中你知道我们研究平移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注意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教师:很好!我们观察平移现象时就应该注意观察图形的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板书:方向距离) ③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完成练习六第1(1)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2.导学例2 教师:同学们学得不错,(课件出示如下图情景)你能再说一说三角形怎样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吗? 学生:三角形从位置①向左平移5格到位置② 教师:不错,(课件出示位置③的三角形)三角形怎样才能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③呢?小组讨论,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纸上平移,操作完以后抽学生展示汇报,汇报的结果可能有两种: 学生1:三角形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4格到位置③ 学生2:三角形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5格到位置③ 教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种方法,你们赞成哪一种呢? 学生:两种方法都可以 教师:我们就以第1种方法来研究(课件演示三角形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再到位置③的过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次我们研究的平移和前面我们研究的平移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我们研究的是1次平移,现在我们研究的是2次平移。
引导学生说出:要有顺序地介绍,还要注意把两次平移的方向和距离都介绍清楚 三、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第1(2)(3)题,在完成第2题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 四、 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在平移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导学反思: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