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定弦 谈古琴定弦之宫音.docx
4页古琴定弦 谈古琴定弦之宫音 有关古琴的定弦法,最早的文件记载是汉代桓谭的《新论》,称琴“第一弦为宫”元・陈敏子在《琴律发微・旧谱诸调名》中提到宋末徐理“以三弦为宫”,“旧曾独以此弦为正弦调……徐氏更正为仲吕宫弦”这是明确“以三弦为宫”的最早记载现在琴家琴人以三弦为宫而不以一弦为宫,古往今来,争论不一笔者认为,它不仅包括到琴的音律、宫调、琴乐思维方法和历史发展等很多复杂问题,还和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相关 一、两种定弦法 以“主三弦为宫”的定弦法,即以第三弦为宫音,调高统一定为1=F《查阜西琴学文萃》、《琴学备要>、‘古琴初阶》等相关古琴书籍中的叙述认为,其它各调的弦音通常全部从正调转变而来以“一弦为宫”的定弦法,即以主一弦为宫的黄钟均作为正调 完成正调以后七条弦散声的相对音高表 为何现在的琴家、琴大家大全部用第三弦为宫的正调调弦法?一向众多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如黄翔鹏先生从对曾侯乙钟的律学研究中的得出了“琴律即钟律”p224-225):顾梅羹、查阜西认为以三弦为宫是为了吻合各调应用另外,丁纪园、丁承运、吴文光等琴家在文章中对定弦法也有各自不一样看法 二、古琴定弦之宫音 “主一弦为宫”和“主三弦为宫”之说,其争论的焦点在以哪根弦为宫。
二者全部含有实践意义,只要三弦音高相同,它们的实际演奏音高和组成原理是相同的为何还有这些区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古琴定弦时音名和其实际演奏相对音高的混淆一是三弦实际音高和所记音名的差异如《碣石调・幽兰》谱中,三弦名记为角,而其实际音高却是清角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吴元士”中亦有:“来教云……古清角,今正宫,亦名中吕宫……”,可知古今琴弦音名确有差异又如“黄钟调”定弦中的一二弦,《梅庵琴谱》记为徵羽音,《琴学备要》则记为下徵下羽音,字面上音名有八度之差,但笔者学琴时老师解释其实际为同音另一原因是,音名、律名的混用和定调用词的不规范如《梅庵琴谱》中将“黄钟调”定调为“一徵二羽三宫四商五角六徵七羽”,该书亦称以三弦为宫有些琴学论著中则用十二律名和五声音名结合来说明琴的调弦和定调,如朱熹《琴律说》中记载:“……盖初弦黄钟之官,次弦太簇之商,三弦中吕之角,四弦林钟之祉,五弦南吕之羽,六弦黄清之少宫,七弦太清之少商……”此定弦法调出的音则为:1 2 4 5 6 1 2然二说定弦法之听觉效果为等音,仅名称和说法不一样而已古人亦知此弊,如朱熹在《旋宫诸调之法》提及:“欲望暇日定为一图,以宫统调,以调统声,令其实主次第,各有条理,则览者哓然,可为万世之法矣。
笔者认为,造成此问题是缘于古琴琴谱为琴人学琴之备忘录昔人学琴多为口传心授,老师要求学生现学现记,如近代古琴大师杨宗稷论及向黄勉之学琴时说,“教授有一定程式,两琴对张,其始各弹一声,积声成句,以至于段不似今学院派学习,有规范统一的学习教材及要求旧时琴派异则曲风亦不一样,琴人了解异则其记谱方法异,加之历时久远,各派流传演变,遂成今日纷纭之说 其次,和古时“阴阳五行说”相关 那么,阴阳五行和古时音乐存在什么联络呢?阴阳五行理论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产生和形成的音乐是根据五行的次序,并伴随季节和朝代的变换而变换的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天而五音生于阴阳,那么,音乐受命于天,要为“天命论”服务假如音乐不按阴阳五行这一“天命”秩序,那就会引发反常现象我们能够找到很多这方面的史料记载,如《后汉书・律志上》:“夫五音生于阴阳,分为十二律……”《礼记》中则说“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又说“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音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阴阳学说对中国音乐影Ⅱ向深矣,尤其是音乐中的宫音。
这是古老中国之特有现象,所以我们不难了解《旧唐书・韩混传》中说韩皋弹嵇康的《止息》――“慢其商弦,和宫同音,是臣夺君之义也,因此知司马氏将纂也”史书上的记载尚不只这些作为声音现象的五声,和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之说结合在一起,就不但含有五行的性质,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声调的音乐,就连朝代的更换,制度的废兴,也莫不和音乐的五声十二律发生亲密的关系j如历史学家顾劫刚所列《五德一直说残余材料表》,每德对对应五行和音律,又如“浏阳古乐”创始人邱之�用乐时采取的“侯气转律”法等所以,我们也就不难了解众多琴谱中出现以一弦为宫的说法了 古琴,作为古代最常见的乐器之一,它须有相适应的琴律和定弦法,这是普天下全部乐器之共性而它作为文人乐器,则不免要滋生出古代人文之遗风古琴以何弦为宫,不但反应出中国传统音乐的音律、宫调、琴乐思维等,而且能够~窥古中国之特有文化――阴阳学说到底以何者为宫,没有统一答案,这并不主要,只要我们能依古琴的发声原理和规律,演奏出怡情赏心之曲即足矣!庄子日:“言者因此在意,得意而忘言”,不就是很好的解释么? 责任xx:尹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