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15篇.doc
59页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15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15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课本第97页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进步知识的应用才能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才能,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浸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理解纳税老师介绍: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开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程度,保卫国家平安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终究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7出例如7: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额是60万元假如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指名学生读题后全班学生再次读题。
提问:题里的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尝试练习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方法: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集体订正,老师板书算式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2、做“试一试”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生:先求5000元的20%是多少?再务实际获得的奖金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展,集体订正3、完成练一练后全班交流三、反应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0000元,假如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2、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3、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立税假如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四、课堂总结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假如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
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奉献力量!五、布置作业练习十六第1—3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知识整理1回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适宜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络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复习概念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根底练习1填空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2、解比例5/x=10/3 40/24=5/x3 、完成26页2、3题综合练习1、 A×1/6=B×1/5 A:B=〔 〕:〔 〕2、9;3=36:12假如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 〕、〔 〕:〔 〕理论与应用1、假如A=C/B那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比例的意义比例 比例的性质解比例正反比例 正方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应用体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展判断3、 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的联络‘教学过程:1、直线、射线、线段提问:1)分别说一说什么叫直线、射线、线段?2)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完成123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笔做)提问:1)什么叫做角?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整理: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好完成123页下面“做一做”的1题、2题2、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大于0°小于90°垂直与平行提问: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互相位置有哪几种情况?2)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答复:下面几组直线中,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完成教材124页的“做一做”提问:1)什么叫做三角形?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顶点A的对边是指哪一条边?动笔做:以顶点A的对边为底,画出三角形的高,并标出底和高前页一幅图)在下面的表中填写三角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征名称图形特征答复: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联络与区别3、四边形提问:什么叫四边形?答复:看图说出下面各图的特点,再说一说图中各字母表示什么想一想:为什么说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完成125页“做一做”中的1、2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的知识目的: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才能目的: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情感目的:感受数学的奥秘,培养数学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写比例.打破重点、难点设想根据上学期“比的认识”,怎样的两张图片像的问题、让学生明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相除关系,且它们的比值相等时,这两个比组成比例关系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小黑板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预设学生活动预设一、创境激疑上学期学习“比的认识”时,我们讨论“图片像不像”的问题请同学们联络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比值相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化探究回忆产生疑问二、互动解疑1、比例的意义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要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提出要求1)写出每个图片的长与宽的比(2)求出各比的比值(3)观察特点,写出规律板书:图片A:6:4=3:2=1.5图片B:3:2=1.5图片C:8:3=2.66……图片D:12:8=3:2=1.5图片E:12:2=6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连接起来,这种等式叫做比例,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比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结论:像12:6=8:4, 6:4=3:2这样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稳固练习:(1)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老师巡视指导且批阅2)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同桌交流3)做一做教材表格的题,完成后由老师修改2、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在12:6=8:4中,12,6,8和4都是该比例的项在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12:6=8:4中12和4是比例6和8是比例观察先独立考虑指名汇报共同发现、小结理解自主考虑小组内交流探究汇报交流独立填写同桌交流指名汇报三、启思导疑1、同学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比值相等)2、这节课我们一直类比着比学习比例,比与比例仅一字只差,它们会有什么区别呢? (比是两个数相除,是一个算式;比例是两个比相等,是一个等式)指名谈发现理解识记四、理论运用(一)填一填1、在4:7=48:84中,4,7,48,84,叫比例的( ),其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2、用6,3,9,8组成一个比例是( )二)以下那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为什么?(1)4:5和8:20(2)15:30和18:36(3)0.7:4.9和140:20(4)1/3:1/9和1/6:1/8(三)按要求写一写。
1、先写出比值是3的两个比,再组成比例2、根据1.2×25=0.6×25写出两个比例式独立考虑指名汇报评价订正五、总结评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样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自由小结板书设计:比例的认识12:6 = 8:46:4 = 3:2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1〕负数的初步认识〔2〕〔教材第3页例2〕教学目的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重点难点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情景导入老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气温的表示,谁能说一说温度都是怎样读写的组织学生讨论回忆上一课内容师:很好,大家都很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知识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2〕新课讲授1教学例2〔1〕老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老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像20xx,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3〕老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一样吗〔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
你能用刚刚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归纳正数和负数〔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展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2〕老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xx,+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组织学生讨论,互相发表意见师设难:“我认为0应该归为正数一类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4〕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老师鼓励学生注意联络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答案:4 +41 51负数有:—7?3正数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2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正数:+8负数:—8+4 —4 +20xx —20xx +500 —500 +100 —100 +20 —2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第3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教学内容借助数轴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教材第5页例3〕。
教学目的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构造的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