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北京、白洋淀、西柏坡所感0.docx
7页游北京、白洋淀、西柏坡所感游北京、白洋淀、西柏坡所感谈到北京,我们都知道,它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是一座历史文化气息和现代化气息高度融合的城市作为这样一个中国“标签”式的城市,其考察价值可见一斑因此,趁着“五一”假期,我们游览了北京及其周边的白洋淀及西柏坡一、北京一、北京(一)北京城市概况(一)北京城市概况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这是一座有着 3000 余年建城史和 850 余年的建都史的古城,位列 “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荟萃了历朝历代尤其是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的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使其成为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二)旅游景点及文化艺术(二)旅游景点及文化艺术北京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着众多的世界遗产,也是全球首个坐落着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多达 200 余处,其中包括名扬中外的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花园北海、皇家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还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漫步于这些历史古迹,只觉得自己是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中游弋,浑身上下都沾染了古典气息。
不仅如此,全市的文物古迹多达 7309 项,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段) 、326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 处国家地质公园、15 处国家森林公园 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故宫,建筑宏伟壮观,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不愧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用以“祭天“的天坛也因其布局合理、构筑精妙而扬名中外除了这些恢弘的建筑外,在北京的大街上,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四合院,这构成了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筑,之所以名之为“四合院“是因为它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住宅,在一座座青瓦灰砖的四合院之间,有着长长的小巷子,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胡同“了这些四合院和胡同,频频被近现代的作家所眷恋,并作为北京城的一种文化象征,如今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四合院已经比以往少了很多三)交通运输(三)交通运输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北京的现代化程度是毋庸置疑的,突出的一点则表现在交通运输方面它不仅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之一,有着南北纵横的铁路线(京沪、京广线等),还 建有全国第一大国际机场和亚洲第一大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目前已建成的地铁和轻轨共 9 条,地铁客流超过 1000 万人次居亚洲第二(仅次于东京) ,实行全程 2 元票制,成为国内票价最低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北京市城区的路网结构则以矩形环状为主,道路多以此为依托,与经纬线平行网状分布先后依托城市扩展,建设了二、三、四、五和六环路,北京老城区(二环路以内)的城市道路是棋盘式的格局,横平竖直北京外围的城市道路则是环形加放射性的格局连接京城还有十一条国道,可谓交通十分发达可见要图发展,交通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此外,北京城还有着高度发达的金融,已定向开发的金融街就是典型代表,它不仅集中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中国最高等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几乎所有有关中国金融的重大决策都在这里酝酿、讨论和最终形成,是中国金融业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区饮食方面,作为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甜浆粥、饽饽、烧麦馄饨等美食实在是极大地刺激了我们的味蕾二、白洋淀二、白洋淀(一一)基本情况介绍基本情况介绍作别这幽州之地,我们又来到了“北地江南”——白洋淀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白洋淀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 50 多种,由堤防围护,淀内壕沟纵横,河淀相通,田园交错,水村掩映淀上波光荡漾,水鸟啁啾,芦苇婆娑,荷香暗送,构成了一幅生态美景。
素有华北明珠之称、亦有“北国江南、北地西湖”之誉二)革命历史及景区特色(二)革命历史及景区特色白洋淀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3 年加入共产党的辛璞田,受顺直省委的派遣到家乡马家寨开展农民运动1927 年夏共产党刘亦瑜,受中共保定地委的派遣到淀区北冯村与王家骥等人,建立起淀区第一个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作家徐光耀撰写的《小兵张嘎》就取材于“雁翎队” 著名作家孙犁的《荷花淀》 ,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均以淀区为题材白洋淀儿女那飒爽英姿,今日仍被全国人民传扬歌颂 淀区四面环水,芦苇年产值4000 多万元,是水区人民主要生活来源,鱼类 16 科 54 种,最高产量 800 多万公斤以盛产大米、鱼虾、菱藕和“安州苇席”著称其中,元鱼和桂花鱼中外闻名,被誉为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白洋淀自开展旅游业以来接待中外游客 300 余万人次为塑造和提升白洋淀 5A 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 1991 年开始,安新县每年 7 月 23 日至 9 月 23 日两个月期间,举办白洋淀荷花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 15 届。
白洋淀荷花节突出三大主题:7 月的主题是“出水芙蓉” 7 月的白洋淀风景宜人,姿容俏丽,层层叠叠的荷花一眼望不到边,刚出水面的荷花在重叠的荷叶之间或举或藏,或开或闭,或躺或卧,浑然天成,充满野趣8 月份的主题是“百里荷香” 到了 8 月,满白洋淀荷花盛开,红白相间,亭亭玉立,分外纤妍在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白洋淀旅游部门组织游客在白洋淀垂钓园开展垂钓比赛、举办“百里荷香笔会”和“荷花情”书画摄影作品展,推出“十八弯水路生态游”等活动 9 月份的主题是“荷塘月色” 水乡 9 月的夜晚,淀风习习,蛙鼓阵阵,万亩荷塘翠叶叠盖,荷花清影缥缈可见在白洋淀“荷塘月色”的夜晚举办“白洋淀旅游码头赏月活动” ,其它旅游景点统一开展“品莲”活动,并举办“白洋淀之秋”文艺汇演、水乡民俗风情故事会和白洋淀荷花节有奖征文评奖活动三、西柏坡三、西柏坡(一)基本简介(一)基本简介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国共进行战略大决战期间起到了指挥中心的作用,它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全镇辖 16 个行政村,28 个自然庄,1,600 户,6,040 口人 南临西柏坡纪念馆,作为革命圣地,政治优势显著,背靠京、津、石家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较明显。
全镇以旅游业和绿色食品开发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二)村庄现状(二)村庄现状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有着光辉的历史,西柏坡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革命战争年代,西柏坡人民踊跃支前,参军参战,有 200 多名柏坡儿女光荣牺牲;1958 年为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人民从富饶的米粮川搬迁到高岗旱岭上,人均耕地面积由原来的 5 亩变为 0.3 亩,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特别是 1998 年岗南水库被定为省会人民饮用水源地后,西柏坡的水产养殖、工矿企业被取缔,为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山场禁伐禁牧,畜牧养殖业发展也受到限制,群众致富的路子又被砍断,再一次做出奉献现如今 ,村庄的交通已是十分便利,距京石高速石家庄入口处 79 公里,207 国道横贯全境,16 个行政村全部分散在国道两侧三)旅游情况(三)旅游情况西柏坡纪念馆是中国革命旧址纪念馆1978 年 5 月 26 日,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开放该馆藏品原件较多,革命文物有2,000 多件,其中一级品 8 类 15 件基本陈列有革命遗址复原陈列和纪念馆辅助陈列复原陈列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旧址等。
纪念馆辅助陈列,通过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系统形象地反映了中共中央和领袖们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经过三天的实地了解,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虽然只是管中窥豹,但其经济文化发展模式都为昆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也加深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