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投资、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企业创新绩效.docx
14页R&D投资、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企业创新绩效 王素莲 赵弈超Summary:基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高阶理论,以沪深两市中小企业板193家上市公司共计515个研究样本,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模型检验R&D;投资、企业家冒险倾向、公司创新绩效三者的内在关联,并从产权属性视角对家族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分组研究全样本研究结果表明,R&D;投资强度、企业家冒险倾向对公司创新绩效呈正向影响,企业家冒险倾向是R&D;投资与公司创新绩效关系的半调节变量,正向调节R&D;投资与公司创新绩效的关系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冒险倾向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和家族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Keys: R&D;投资;企业家冒险倾向;企业创新绩效;产权性质F273.1 :A :1003-3890(2018)06-0045-06一、引言在知识经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打造自身的优势以及雄厚的整体实力创新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R&D;投入是企业创新成败的决定因素,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可以提高企业设备和工艺的技术水平,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因此,R&D;活动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R&D;投资相关问题的研究兴趣,学者们运用实证方法得出较为一致的“R&D;投资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的结论[1-2]但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有学者发现R&D;投资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的结论缺乏稳健性,即R&D;投资相同的两个同类企业却未产生相同的创新绩效[3]于是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影响R&D;投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其他因素,将企业规模、技术获取模式、技术关联等客观因素逐步纳入研究的视野,研究结论显示了较好的稳健性除此之外,也有少数学者关注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人本因素,如研究企业家个人特征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企业家特征与创新绩效的研究,大多聚焦于企业家的显性特征,如专业背景、政治身份、受教育程度[4-6],而从企业家的隐性特征研究其对R&D;投资以及创新绩效影响的成果相对较少,尤其是从产权特征进一步分析企业家的隐性特征与企业研发创新内在联系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比如企业家冒险倾向是否影响R&D;投资以及创新绩效,在家族企业和国有企业中这一特征是否会有差异本质而言,企业家是企业R&D;投资决策的制定者,决定着企业的R&D;投资方向,掌控着企业的R&D;投资活动,他们的不同冒险倾向会对R&D;投资作出不同的决策,进而产生不同的R&D;投资效果[7]。
因此,本文基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高阶理论,创新性地将企业家冒险倾向的心理特征纳入R&D;投资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中,着重探讨R&D;投资、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理,试图回答:(1)R&D;投资、企业家冒险倾向对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影响效应是什么?(2)在不同的产权特征方面企业家冒险倾向是否会调节R&D;投资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二、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一)R&D;投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独特的、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异质性资源[8],而企业R&D;投资正是为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形成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异质性资源优势,获得巨大的创新收益R&D;活动是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结合产生新技术、新产品等异质性资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将人力、资金、信息等资源投入到R&D;部门,R&D;部门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或者企业利用R&D;活动的创新成果,改变生产工艺,减少原材料的不合理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以质优价低的竞争策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给公司带来丰厚的绩效回报。
关于R&D;投资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国内外学者曾用实证方法作过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R&D;投资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相关性如美国的Pakes[9]、Hall[10]、Levin et al.[11]以及英国的Bloom et al.[12]都发现,作为创新活动的R&D;投资对企业有价值贡献Romer[13]运用Coob-Douglas 生产函数,以美国1 000家大型制造企业为样本,研究了R&D;支出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得出“R&D;支出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生产力及绩效”的结论国内学者李璐 等[14]、孙维峰 等[15]的研究也证实了“R&D;投资对企业业绩呈正相关”还有学者从产权视角进行研究,认为家族企业两权合一的治理模式显著降低了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对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产出和研发产出影响力形成支持效应[16]综合已有的研究,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说H1: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家族企业,R&D;投资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二)企业家冒险倾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冒险倾向是指个体对所处风险情景中的因素进行判断,进而做出冒险决定的程度已有研究发现,相比厌恶风险的企业家,偏好冒险的企业家有更为强烈的动机关注企业研发投资和创新绩效。
这是因为:一方面,彰显企业家的超凡才能创新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相比其他投资项目,创新投资风险更大、更有挑战性,其产出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及时性的特征,而偏好冒险的企业家往往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更有难度的项目,对于创新项目会有更为强烈的偏好,期望通过创新项目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17]另一方面,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创新愿景创新项目产生收益的周期往往较长,以失败告终的可能性也较大但是偏好风险的企业家往往会凭借自身的能力甄别出那些具有价值的风险项目,采取一系列企业决策以推进创新项目的实施和创新绩效的提升据此,本文预设研究假说2H2:企业家冒险倾向对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三)企业家冒险倾向对R&D;投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按照Hambrick et al.的研究,企业高管的个人特征决定着他们对企业经营环境的认知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经营决策[18],由此可以推断企业的R&D;投资强度以及R&D;活动产生的效果也会受到企业家个性偏好的影响风险偏好型的管理者由于对自身的能力和认知很有信心,就会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从而会依托自身的冒险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战略决策能力,推动公司的内部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Hirshleifer et al.[19]利用美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偏好风险的CEO更多地投资于创新项目,其创新成功率较高,并且进一步地研究表明高科技行业中偏好风险的管理者能够获得更好的创新成果与之相对,风险厌恶型企业家对企业创新结果的不确定性心存恐惧,从而会抑制企业R&D;投资的力度,错失创新活动带来的投资红利综合上述讨论,提出本文的第三个研究假说H3:企业家冒险倾向会增强R&D;投资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三、研究设计(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考虑到中小板上市公司披露的研发支出和创新产出信息最完整[20],能满足本研究对相关信息数据的要求,本文选取沪深两市中小板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并对初始样本进行针对性处理,最终由193家在董事会报告中至少连续3年披露研发信息的中小板上市公司组成混合截面数据,共计515个样本,其中国有企业样本144个,家族企业样本371个所有的样本数据主要来自CSMAR数据库,公司专利申请数量主要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数据手工整理而成同时,本文对所有的连续变量在1%以下和99%以上分位数进行了缩尾处理,以消除异常值对样本稳健性的影响本文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均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完成。
二)变量的选取及定义被解释变量为企业创新绩效现有的研究常用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衡量创新绩效,而专利指标具有通用性、一致性、可得性等优点,因此,本文采用专利申请数衡量企业创新绩效,记为Pat考虑到从研发到专利申请需持续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专利申请数据做了滞后一年处理解释变量:本研究将“R&D;投资强度(RDS)”定义为解释变量现有文献多用R&D;支出/总资产和R&D;支出/主营业务收入指标描述R&D;投资强度,但主营业务收入容易被“盈余操纵”[21],因此,本文选用R&D;支出/总资产表征R&D;投资强度考虑到R&D;投资产生的创新绩效具有一定滞后性,RDS采用上一期的数据调节变量:本文的调节变量是“企业家冒险倾向(RTP)”,该变量多用财务指标衡量不同财务决策的风险不同,而不同的决策指标恰能反映企业家面对风险的不同态度本文按照龚光明 等[22]的做法,用企业的风险资产总额与总资产的比重来衡量企业家风险倾向,其中风险资产包括短期风险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和长期风险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对被解释变量已经证实的并产生影响的变量,如公司规模、持股比例等会影响公司创新绩效,控制這些关键特征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选取以下控制变量:一是高管持股比例,以总经理持股比例作为替代变量;二是机构持股,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替代;三是公司规模,用公司资产总值的自然对数替代。
文中各变量的定义和计算如表1所示三)模型设计本文涉及调节变量的使用和调节效应的检验,因此我们按照检验调节效应的程序,依次纳入相关变量,构建模型(1)、(2)、(3)、(4),采用分层多元回归法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H1、H2、H3Pat=β0+β1PM+β2PI+β3Size+e (1)Pat=β0+β1PM+β2PI+β3Size+β4RDS+e (2)Pat=β0+β1PM+β2PI+β3Size+β4RDS+β5RTP+e(3)Pat=β0+β1PM+β2PI+β3Size+β4RDS+β5RTP+β6RDS×RTP+e(4)以上各模型中,β0为常数项,β1~β6为回归系数,e为随机扰动项四、实证分析(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2列示了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因变量申请专利数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884,标准差为72.54,说明企业间的创新绩效差距十分大样本公司R&D;投资的均值为0.002,远远低于国际上认为达到5%才具有竞争力的标准;企业家冒险倾向的最小值为0.047,最大值为0.125,这意味着企业家承担风险的意愿存在较大差异;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相对比较低,仅有3.75%,高管持股比例平均值为10.328%,表明样本公司对高管层的股权激励力度比较高。
二)相关性分析我们对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R&D;投资、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研究假设得到初步证实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也非常合理与直观,如公司规模、机构持股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高管持股与企业创新绩效负相关,而且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较小,因此模型回归有效性不会受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三)分层回归分析1. 全样本回归结果运用分层多元回归,结合以上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见表4第一,引入控制变量的Model(1)是成立的(R2 =0.261,F=44.957,P<0.01),控制变量解释了企业创新绩效的26.1%,其中,管理层持股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可能的原因是:管理者持股比例越高,越会增强其对公司的控制权,使管理者冒险投资的行为受董事会约束的程度减弱,由此导致公司得不到良好的创新绩效机构持股比例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的加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使R&D;项目的执行按照增加股东价值的目标进行企业规模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逐利动机和创新意识更加强烈,且企业规模的扩大也会使企业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