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46402062
  • 上传时间:2023-09-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核心知识点: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社会传播的特点 精神交往理论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信息社会 符号 /意义象 征性互动理论 现代社会的象征性文化 (消费文化 人内传播 5W 模式 传播总过程研究 人际 传播 群体规范 、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集合行为 霍桑实验 企业识别系统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李普曼 /拟态环境 极权主义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 社会责任 /民主参与理论 大众传媒的特点 “把 关人” 麦克卢汉 “电视人” 与 “容器人” 理论 受众 大众社会理论 “拷贝支配” 理论 传 播权 /知晓权 /媒介接近权 子弹论 传播流研究 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 /“意见领袖” /两级传播 《个人影响》 /《创新与普及》 :多级传播 “有限效果” 理论 “说服性传播” 研究 (耶鲁研究 “休 眠效果” /“ 一面提示” 与 “两面提示” /“ 免疫效果” /“ 警钟效果” 自信心假说 “使用与满足” 研究 “议 程设置”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培养分析” “知沟”假说 /“上限效果”假说 /“信息沟”假说 传 播学的形成与诞生 杜威 /库利 /帕克 /米德 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 /卢因 /霍夫兰 施拉姆 香农 /维纳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第一章★与传播学的相关学科: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等。

      重点 要搞清楚传播学和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三个学科的关系1、新闻学:新闻媒体的实践原则和标准、新闻学的主流理论(如第八章的那几个媒介规范理论都给了传播学 很大启示,特别是早期传 播学就诞生在新闻学院之中,还可以注意一下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卡方人” (经验学派 的传播学者和“绿眼罩” (带有偏见的新闻从业人员与研究人员之争这 些都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2、社会学:社会学的大量社会理论极大了催生和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早期的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奠基人大 多来自社会学界,如欧洲 社会学家塔尔德与西美尔、深受西美尔理论影响的芝加哥学派(帕克和米德 、库利、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等人在理论、方法(调查研究、文本分析等 、实践等诸 多方面推动了传播的诞生和发展 就是传播学中的批判学派也是大量借鉴各种社会学的理论来进行大众传播研究,很多批判学者本身就是社会学 家3、 心理学: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有两位是心理学家——卢因和霍夫兰 卢因在其群体动力学的研究中提出了 “把 关人”理论,被怀特引 入新闻传播领域后极大地促进了传播学的媒介控制研究;霍夫兰著名的“耶鲁研究”将 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并且大量研究了微观层次的说服性传播效果,直接 推动了传播学中效果研究领域的 发展。

      另外各种社会心理学理论也对传播学的效果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传播(communication 与信息(information :①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概念的引入使传播的定义更为科学化,也极大地了扩展了传播学的 视野和理论框架 ②传播就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此定 义主要着眼于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 也可以参考第二页和第三页库利和皮尔士的观点, 了解一下对答题还是很有 帮助的 】*人类社会传播的特点:(1信息共享活动; (2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并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 (3双向的社会互 动行为; (4前提是传受双方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5行为性、过程性、系统性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五种传播系统:人内 /人际 /群体 /组织 /大众传播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是一个具 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 此,通过 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 播障碍和 播隔 阂。

      】 (4是一个自我创 、自我完善的系统传播学的任务:关键是克服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这也说明了传播学的应用性特点★ *精神交往理论:1、理论来源:①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他们认为,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②而现代传播学中,传播是以“信息” (广义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③两者在研究对 象和范畴上没有本质区别,精神交往理论可视为马、恩的传播观2、主要内容:陈力丹(我国著名的新闻传播学学者认为, ①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 与物质交往想联系; ②不能简单地认为物质决定精神而导致一种 “经济基础决定论” ; 也不能忽视物质生产和物 质交往的内容而纯粹研究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活动,否则就会像批判学派的一些学者那样在理论上“头重脚轻”(缺乏实践基础 而陷入困境 (大多表现为一种悲观主义论调 ; ③同时还要注意将精神交往理论与美国的行为 主义传播学区别开来 【两者的区别见 14、 15页】●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口语传播时代(发展了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文字传播时代(使得文化得以保存和远距 离传播 -印刷传播时代 (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 -电子传播时代 (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 形成了人类的声音、影像以及信息处理的体外化系统*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其特点为:①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②劳动力主体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 播者;③信用成为主要的交易手段;④经济全球化● 第三章*符号(sign :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符号的分类:1、符号可分为信号(signal 和象征符(symbol 两种1信号的特点:与其所表示的对象有着客观的因果联系和一对一的固定关系2象征符的特点:①是一种人工符号;②既表具体的事物,也表抽象的事物和观念;③非遗传继承,通过传 统和学习来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对象的关系随意2、符号还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1语言符号:能动性与创造性、灵活性、超越时空、发音经济2非语言符号:①“副语言” (声音大小、字体、语速快慢等等②体态符号③各种具有文化、价值表象的象 征符符号的基本功能:①表述和理解功能(编码 encode 与解码 decode ; ②传达功能; ③思考功能(引发思维 活动,如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意义(meaning :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各种含义,以符号形式进行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1、符号本身的意义分类:①字面义和引申义(语义角度 ;②内涵和外延(逻辑角度 ;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 意义(符号学的角度 。

      2、语言符号具有模糊性(暧昧性和多义性的特征3、其他的符号意义:①传播者意义 ②受传者意义 ③情境意义 【注意 1和 3的区别】*象征行为: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事物、观念和思想感情的行为☆ *象征性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开创者为米德,集大成者为布鲁默1、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2、基本前提是:①人根据“意义”行动和交往;②“意义”产生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③“意义”由人来解释 【因而“意义” 、 “社会互动”和“解释”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3、内容:象征性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象征符或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象征符或意义的互动 产生于社会关系,并体现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形成的纽带,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理论为米 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以及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中,人们把各种事物符号化,赋予其特殊的意义,并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来 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便形 成了现代社会的象征性文化,它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 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现代象征性文化的主要 参与者和塑造者鲍德利亚的后现代传媒理论是这方面的经典研究】● 第四章各种传播过程模式及其特点1、直线模式:5W 模式、香农-韦弗模式(数学模式☆ 5W 模式:拉斯韦尔提出, 5W 分别指:who (传播者 、 say what(讯息 、 to whom(受传者 、 in which channel (媒介 、 with what effect(效果 后来麦奎尔将这五个要素连成一个直线的传播模式 意义:第一次将人们 的传播活动表述为一个清晰的过程,为我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5W 模式中五个要 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香农-韦弗模式:香农和韦弗提出,其模式为:信源-发射器-噪音-接收器-信宿;该模式本来是描述电子 通信过程,但对传播学的传播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意义:引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信息在传播过 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社会传播也是如此香农的信息论对传播学最大的贡献还是将信息的概念引入传播学直线模式的共同缺陷都是没有考虑到传播活动的反馈性,缺乏互动 】2、循环、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具 体内容略*评价:这类模式都克服了直线模式的单向性,重视了传播活动的双向性、互动性以及反馈性。

      但是这类模式都 只是描述传播活动本身, 或者只是揭示了传播活动的内部过程, 而没有充分考虑到传播活动和传播过程的外部环 境的制约和影响它们都不足以描述宏观的传播过程3、传播系统研究: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社会学角度 、马克莱兹的系统模式(社会心理学角度 这类模式都 较好地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4、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下的传播总过程研究(日本传播学界 :①这是一种批判的宏观层面的大众传播过程研究; ②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 指导,通过对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揭示出了传播产业背后的各种 意识形态、阶级结构、社会关系的影响,指出了资本主义传播活动的各种矛 盾;③并希望借此唤醒日益麻木的 大众,使他们成为有批判能力的“理性市民” ④日本传播学界的传播总过程研究对于我们的传播研究很有借鉴 意义传播过程的特点:动态性、序列性(次序性 、结构性● 第五章【第五章的内容】 (人内传播与象征性互动理论有密切联系 *人内传播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特点:社会性、 双向性、互动性 【教材主要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类传播的】*米德的“主我客与我”理论: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主我” (I ,另一个是作为他人评价与社 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 (me ;两个“我”通过各种信息,即有意义的象征符(significant symbol来实现互动, 影响人的行为和决定。

      这互动过程便是社会角色的形成过程,也是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self-interaction theory :和米德的理论差不多,考试时编一下就行但要记得“自 我互动”的本质是个人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米德认为这种思考发生在遇到暂时的挫折或难以解决的新情况之时这种思 考是一种重构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是一个重新认识、解释和行动的过程,具有超越性和创新性,是推动个人 进步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第五章内容*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