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共11页).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15312054
  • 上传时间:2021-1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泰 兴 市 城 乡 规 划 展 示 馆、博 物 馆 和 名 人 馆 工 程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建设单位: 泰兴市三馆工程建设办公室 监理单位:江苏国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单位:常熟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1 年 7 月 6 日 1、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本工程为泰兴市城乡规划展示馆、博物馆和名人馆工程,位于原泰兴市政府院内,由泰兴市三馆工程建设办公室兴建,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由江苏国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由常熟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本工程按设计分为A、B、C三区, A区采用有梁式条形基础,基础设计底标高为-2.7m;B、C区为一层地下室,采用带抗拔桩的有梁式筏板基础,地下室底板设计底标高为-6.6m,C区局部设计标高为-7.5m,有局部基础底标高为-7.9m、-8.3m,抗拔桩为直径600mm钻孔灌注桩。

      1.2、工程地质条件施工现场原场地高程在5.0~5.9之间,地势基本平坦,经实测平均高程为5.1米左右,设计0.00为黄海高程5.80m地表层为杂填土含建筑垃圾厚约2.5米,第二层为粉土夹粉砂厚约2.0米,第三层为粉细砂作地下室基础的持力层厚约12米地下水位目前处于地下2.5米左右即相对标高为-3.00m,1.3、工程特点本工程三面环河,开挖基坑面积较大,开挖深度达到6米,且现场无堆土区,处于多雨季节施工,地下水量丰富,仅西侧离原有的建筑物比较近,最近的建筑物距离基坑边约31米,其它部位离建筑物较远2、编制依据2.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6、《施工手册》第四版3、施工准备3.1、开挖前仔细勘察开挖范围内所有的地上地下管线走向及市政设施,作好施工期间对地上树木、原有设施进行保护准备工作,并在降水前对周边建筑物察看鉴定留设影像资料。

      3.2、对参加作业所有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并就基坑开挖施工方式方法深入研究,确定最佳方案3.3、作业需用的机械、工器具、仪器及安全防护用品已准备齐全,对设备进行保养调试,试运转,保证施工正常投入运行3.4、落实施工围挡材料,运至现场,作好围闭施工前准备工作3.5、施工用水、电已预先引接到位,修筑入场通道以及土方场内外运输运输临时道路3.6、根据施工现场坐标控制点首先建立该区域的测量控制网,包括轴线和标高基准点,将地下室的轴线、标高控制点引入开挖区,并根据设计及开挖深度,结合现场实际对基础开挖范围用白灰洒基坑开挖外边线,对挖土范围控制线、标高、轴线检查复核确保无误3.7、做好现场防雨排水工作,防止坑外积水流入基坑内,现场内设置排水沟以及积水井,同时配备抽水设备,确保有组织排水,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雨措施准备工作;4、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4.1、施工方案的选择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开挖深度、开挖土方工程量和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本工程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按1:1放坡开挖,并用人工配合清桩间土,逐层分段开挖,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实施方式本工程基坑东、西两侧以及北侧都有河道,东侧离河道约36米,北侧紧靠河道,西侧离河道约12米,地下水位处于相对标高-2.50m,开挖深度为约6.2米,降水深度需要6.5米。

      由于基坑面积大,且处于梅雨季节施工,地下水比较丰富,因此降水和基坑支护显得尤为重要,经多次研究现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基坑西侧靠原有建筑物范围采取回灌,为防止基坑边坡坍塌,基坑侧壁需要支护,采用60mm厚C25细石砼内配单层钢丝网片,网格35mm35mm,北侧边坡由于靠近河道毛石驳岸挡墙,驳岸压顶上有一砖空斗砖砌的围墙,施工时需要将北侧驳岸压顶上的砖墙拆除,为防止基坑开挖影响挡墙的稳定性以及河道泄水,沿基坑北侧挡墙基础布置一道钢管桩间距1.5m内衬0.5mm钢板支护本工程地下室基础为最深,需要先施工B、C区的地下室部分,然后施工A区基础,地下室开挖的土方工程量较大,约4万立方米,由于现场场地的限制,开挖的土方只能少量的堆放在A区位置,堆满后剩余的土方运出场外4.2、施工工艺流程勘察地下管线及请危房鉴定单位察看西侧建筑物的现状→定位放线→基坑外围降水井点开槽及回灌井点开槽→第一级井点降水布管→降水设备安装 →降水、回灌→BC区地下室土方机械一次开挖整体降2米、基坑支护→第二级井点降水布管→降水设备安装→降水→人工配合机械二次挖土、修理边坡,边坡支护→局部加深位置人工挖土→验槽→基础轴线测量定位→垫层模板支设→浇筑垫层砼5、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5.1、土方开挖及质量保证措施本工程土方开挖顺序先由北侧向南侧水平分层推进,为防止超挖,机械开挖至设计坑底或边坡边界应预留30-50C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预防挖土设备撞击支撑及护坡体系,严格控制基坑周围地面超载,尤其是大型施工机械行走路线及停靠地点,弃土应及时运出,基坑开挖至设计挖土面后,及时进行施工护坡、排水盲沟、集水井及砼垫层施工,控制土壁暴露时间控制在48小时以内。

      土方边坡中间设置宽不小于2米台阶,挖土阶段对周围有保护要求的对象进行严密监测土方开挖路线,从北端向南端水平推进,第一级降水井点管布置在基坑内边坡中间台阶处-3.0m,第二级降水井点管布置在-6.8m基坑底部地下室基础底板砼四周1米外基坑土方运输的坡道设置在南侧中部,边坡按1:2放坡5.2、基坑支护及质量保证措施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基坑周边超载,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限制条件,按1:1放坡开挖,四侧土壁表面采用60mm厚C25细石砼内配单层钢丝网片整体现浇板护坡,并纵横设置间距为2.5m“U”型钢筋锚固钢丝网片,锚固点应垂直于土壁,入土长度不小于0.5m,基坑北侧与河道相毗邻,需要重点支护,采用钢管桩间距1.5m,桩内侧满铺0.5mm止水钢板,加强支护,在打桩过程中,应保证钢管桩的垂直度局部加深部位按照设计要求承台部位采用砖胎模,集水坑及电梯井采用1:1放坡并用配筋细石砼支护严格执行“分层开挖,先撑后挖,边撑边挖”的原则,派专人负责观察边坡的稳定性,发现支护结构有质量问题及时组织充足施工力量进行修补,以免影响基础施工,增加基底暴露时间5.3、轻型井点降水设计本工程基坑北侧和西侧临近河道,降水方案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由于基坑局部最深处达到7.7m,降水深度需6.5米,计算过程如下:5.3.1、基本参数选取: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基底土质为粉质砂土 (含水层厚一般在8~15m),渗透系数K=4m/d;基坑平面尺寸为:9968.5m;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基坑等效半径r0为:式中字母含义为: r0:基坑等效半径; A:基坑面积;基坑三面有河道,基坑中心至河边距离为70米和50米,含水层有效深度:降水影响半径R为:5.3.2、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式中字母含义为:S’:抽水深度;S’+ L:井点管有效深度;H0:含水层有效深度;H含水土层厚度;b1、b2为基坑中心至河边的距离取51m、72,其余字母含义同上。

      5.3.3、、确定井管数量:单根管极限涌水量:井点降水管根数:井点降水管间距:实际单根降水管涌水量:(小于设计11m3/d,满足要求)降水计算结果明细渗透系数(K)4m/d降水深度6.5m基坑等效半径(r0)46.5m含水层有效深度14.8m降水影响半径(R)100m基坑总涌水量(Q)3904m3/d计算井点管数量391根设计单井涌水量(q)11 m3/d计划采用数量497根实际单井涌水量(q)7.85 m3/d根据以上的施工计算及施工经验确定采用二级环向封闭式井点降水,两排管呈梅花状布置,第一级降水管布置在土方边坡中间台阶处设置间距为1.2米,第二级基坑底部降水管布置于基础向外1.0米设置间距为1.2米,基坑中心加深部位、积水坑等低洼处另外再布置暗降水管,各井点降水机组抽出的水直接排入邻近河道内本工程地下室基坑三面为河道,南侧为空余场地,仅西边离建筑物比较近,降水施工期间考虑回灌,回灌井点设置在,河道西侧的绿化带内,间距为1.2m,并设置3个地下水位观测孔,施工期间观测建筑物位置的地下水位是否受降水影响5.4、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流程:场地平整→降水管测量定位→开挖降水管沟槽→冲孔→下井点管→投粗砂→试抽水等步骤。

      其施工工序流程及质量控制见下图: 轻型井点施工工序流程及质量控制图正常运转检查真空泵及管线检查井管对中检 查 孔 位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连通总管试抽水冲钻成孔填滤料插入井管测放孔位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检查孔深检查滤料深度检查出水量5.4.1、成孔①、根据孔位布置图正确放线定孔位②、开挖蓄水池:循环池体积不小于5立方米,地面设置土围堰③、每次下入机具前,应检查机具,如发现脱焊、裂口、严重磨损等情况时,应及时补焊或更换④、人工冲孔过程中,如发现机具回转、负荷增大、泥浆泵压力不足等反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检查原因5.4.2、下井点管、投砾①、下井点管前应验证孔深,当孔深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施工下道工序②、检查滤网有无破损情况,如出现破损现象,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重新包扎过滤网③、下管可采用直接提吊法下管时应匀速下放④、投砾前,应检查滤料的规格、大小、含泥量及夹杂物,必要时应用水冲洗干净后方可投入井中5.4.3、试抽水:投砾结束后,应立即进行抽水试验,如不能满足降水要求,应检查设备工作是否正常5.5、井点降水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5.5.1、施工降水前,请有资质的单位对西侧建筑物的现状做鉴定,做好记录及影像资料,便于降水结束后的复查。

      5.5.2、井点管连接管与集水总管使用前严格清洗5.5.3、井管埋设要求冲孔直径不小于300MM,冲孔深度比滤管低0.5M,井点管位平砂滤之间5.5.4、井点管埋设后应检验渗水性能: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砂滤料时,管口应有泥浆水冒出或向管内灌水时,能很快渗下方为合格5.5.5、井点管在地面以下0.5~1.0M深度内应用粘土填实,以防止漏气和地面水下渗5.5.6、埋设完毕应检查漏水、漏气、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5.5.7、井点使用时应保证连续不断抽水,准备备用电源,即1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5.5.8、由于本工程地下室较深,设计要求建筑物上部结构未施工完毕前,不得提前停止降水措施,以防止地下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