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秋)人教九年级物理第21章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带反思).doc
4页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2.了解声音、图像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3.理解移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概括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教学难点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知道c=λf,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相同,所以用途也不同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有了移动使通讯更加方便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我们先想想人们原来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学生回答:(1)烽火,人们在烽火台点燃火,用烟来传递战争(信息)2)人们用鸽子传递信件(信息)3)人们通过用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邮寄信件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多媒体播放图片)教师:从回答中我们看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传递信息要有像烟、鸽子、马、火车、飞机等这些工具。
传递信息要有载体教师:对,那么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什么?学生回答:电磁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活动1:电磁波传递信息又快又远,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它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进行无线电通信它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看屏幕(微机课件演示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同学们通过看和讨论回答出:无线电广播信号是由广播电台发射的话筒把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信号(就相当于写信的人把信写好),但音频电信号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相当于能够运载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类似于把信件装在了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由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类似于装载着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出发)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并且要使用天线(相当于各站点)天线能接收传播过来的所有电磁波,而没有选择如把天线接收的电磁波全部变成声音,那只是一片嘈杂声,什么也听不清为了从众多的电磁波中选取我们所需要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必须使用“调谐装置”来完成选出的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再把音频信号检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
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换成声音,我们就听到广播电台的节目探究点二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活动1: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那么电视是如何工作的呢?看屏幕(微机课件演示电视工作过程)学生看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来并放大,由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像,所以从电视上就能看到图像探究点三 移动 活动:1:我们知道怎么能看到电视的画面和听到它的声音,它们都要发射和接收不同的电磁波移动和无绳又是怎样工作的?(出示、无绳实物)它们与固定有什么区别?阅读课本的相关知识,同学们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移动没有电线,也就是移动的声音信号不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移动的声音信号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活动2:移动的声音信号由电磁波来传递,它的发射台和接收台在哪里呢?同学们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移动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对讲话时,它用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从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活动3:的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有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灵敏度不高,它能直接发射高频电磁波和接收高频电磁波吗?学们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不能,它跟其他用户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播,如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的固定的电台,这些固定的电台叫做基地台活动4:我们知道了移动的工作过程那么,(出示无绳机)无绳机是怎么工作的呢?学们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无绳机的主机和子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无绳的主机接在市话网上,相当于一个小型基地台现在大家阅读课本“科学世界”,了解什么是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本节课涉及物理新名词多,无线电发射和接收的过程抽象,还有与高中知识衔接,所以不好理解,我用信鸽送信的例子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信鸽——高频振荡电流(载波),信——音频信号、视频信号2.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在讲课的时候我抓住重点词:调制、调制器、调谐、调谐器解调、检波器,并反复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反复强调的原因是他们都是这节课的新名词,还在无线电信号发射和接收过程其重要作用3.知识仍然要采用通过现象探究原理的思路进行讲解,让学生说怎么听广播怎么用打等,然后在探究应该具有怎么样的原理才能实现这样的现实场景,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自然,讲课也会顺畅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