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畜禽解剖学——神经系统.ppt

79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52125040
  • 上传时间:2018-08-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31MB
  • / 7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神经系统概 述动物生活中,运动与平衡、内脏的活动和血液的供应、代谢产物的排放等均受神经系统的控 制和调节一旦神经系统发生异常,立即平衡失 调,或肌肉松弛或代谢障碍等,甚至危及动物的 生命因此,神经系统是调整动物体内外环境的 平衡,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植物性神经)脊髓中脑 脑桥 延髓躯体神经内脏神经脑神经脊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外周神经脑大脑 小脑脑干间脑二. 神 经 元神经系由神经组织构成,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两种细胞 成分神经细胞是神经系构造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也称神经元 (一) 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构成1.胞体: 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内含有胞核,核的周围 有胞浆,外被薄的胞膜 2.突起: 由细胞体发出,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有一个至 多个,自胞体发出后可以反复分支,逐渐变细而终止树突表面 不光滑,发出多种形态的细小突起,称为树突棘轴突(Axon)除 个别神经元外,所有神经元都只有一条细而均匀的轴突 (二)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较 长突起(主要为轴突) 和包在外面的髓鞘及 神经膜组成。

      根据髓鞘的厚 薄,分为有髓 纤维和无髓纤维(髓鞘薄,在光镜下看 不见 )髓鞘的有无和厚薄与神经冲动传导的速 度有 关,即髓鞘厚的纤维传导的速度快三) 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的末端在畜体 各组织或器官内形成 的特殊装置,称神经 末梢,有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 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连同其特殊装置一起称感 受 器 (四) 神经元的分类1.按突起的多少可将神经元分为3类: ①多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②双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 ③假单极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起,呈“T”字形,分为中 枢 突和周围突中枢突相当轴突,连中枢神经;外周 突相 当于树突至外周感受器2.按功能和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可将神经元分为3类: ①感觉神经元:将内、外环境的刺激由周围传向中枢神 经,也称传人神经元,属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 ②运动神经元:将中枢的冲动传向肌肉或腺体,也称传 出神经元,属多极神经元 ③中间神经元或称联络神经元:位于脑或脊髓中,属多 极神经元3.反射和反射弧三. 神经系常用的一些术语(一)中枢神经常用术语 1.灰质:为位于脑、脊髓内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 组成,因富含血管,新鲜标本呈暗灰质,故 称灰质。

      如脊髓灰质 、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2.白质:是由位于脑、脊髓内的神经纤维集聚而 成,分别位于脊髓和脑干的周围以及大脑和 小脑的内部 3.神经束:位于脑、脊髓内,由行程和功能基本 相同的神经纤维组成二)外周神经常用术语1.神经:周围神经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2.神经 节:由周围神经中神经元胞体聚集 而成,有脊神 经节、脑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3.网状结构:由中枢神经内白质和灰质相混合而 成,中枢神经内分散的神经元胞体位于神经纤维 网眼内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在神经系发生史上相 当古老,它们主要分布在脑干内 4.神经核:位于脑各部内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灰 质团块称神经核§5-2 中枢神经 一、脊 髓(一) 脊髓的位置与形态1.位置:脊髓(Medullaspinalis)位于椎管内,自枕骨大孔后 缘向后伸延至荐部 2.形态:脊髓呈背、腹向稍扁的圆柱状,向后端逐渐缩细 形成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最后形成一根来自软膜的细丝 称为终丝,终丝外面包以硬膜附着于尾椎椎体的背侧,有 固定脊髓的作用脊髓粗细不均,在外形上形成两个膨大 部颈膨大发出神经至前肢;腰膨大在脊髓圆锥的前方, 发出神经至后肢。

      脊髓的背侧正中有纵向的浅沟称为背正中沟,其深部有隔 称背正中隔脊髓的腹侧正中有纵向的深裂称为腹正中裂 在背正中沟的两侧分别有一背外侧沟,脊神经背侧根的 根丝经此沟进入脊髓在腹正中裂的两侧,分别有一腹外 侧沟,是脊神经腹侧根的根丝发出的部位脊髓的横断面•3.脊神经的构成 每一节段脊髓均接受来自脊神经 的感觉神经纤维并 发出运动神经纤维,分别形成背侧 根和腹侧根背侧根较 长,是感觉性的,由脊神经节 内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组 成,它的根丝分散呈扇形进 入脊髓的背外侧沟背侧根的 外侧有脊神经节,是感 觉神经元胞体集结的部位腹侧根 是运动性的,由脊 髓腹侧柱内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构成,其 根丝也呈扇形 出腹外侧沟背侧根和腹侧根在椎间孔附近 合并成脊 神经,经椎间孔出椎管(如图)在腰段后部与荐部 ,由于脊髓缩短,荐神经根和尾 神经根斜向后外侧, 在椎管内伸延一段距离才出其相应的 椎间孔因此在 脊髓圆锥和终丝的周围被荐神经和尾神经 包围,此结 构总称马尾脊神经的构成模式图(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内部中央有纵走的脊髓 中央管,前通第4脑 室,内含脑脊髓液在脊髓 内部中央管周围的是灰质,灰 质外面是白质。

      1.灰质: 在脊髓的横断面上,灰质呈H形,每侧部 的 灰质分别向背、腹侧伸入白质,分别称背侧柱 和腹侧柱, 柱的横断面呈角状也可称为角在中 央管周围连接两侧部 的灰质称为灰质连合胸段 和前部腰段脊髓的腹侧柱基部 的外侧还有一个不 太明显的小突称为外侧柱 脊髓灰柱是由神 经元的胞体、少量的神经纤维以及神 经胶质细胞 构成的在背侧柱中主要是中间神经元的胞 体; 腹侧柱内为运动神经元的胞体;胸腰段脊髓的外 侧柱 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荐段脊髓的 外侧柱内为副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2.白质: 位于灰质的周围,主要由纵走的神经纤 维构成,为脊 髓上、下传导冲动的传导径路白质 可划分为3对索 : ⑴背侧索:为背正中沟至背外侧沟之间的白质 索内 的神经束是由各段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中 枢突所 构成,向前伸向延髓,分为内侧的薄束和外 侧的楔束 ,有传导本体感觉的作用 ⑵外侧索:背外侧沟与腹外侧沟之间的白质既 能传 导感觉,也可传导运动 ⑶腹侧索:腹外侧沟至腹正中裂之间的白质既 能传 导感觉,也可传导运动密接脊髓灰质的白质称为脊 髓固有束三) 脊 膜 脊髓外面被盖有三层结缔组织膜 ,总称为脊膜。

      由内向外依次为 脊软膜、脊蛛网膜和脊硬膜 1.脊软膜:薄,内含血管、紧贴在脊髓的表面 2.脊蛛网膜:很薄、细而透明,与软膜之间形成相当大 的腔 隙,称为蛛网膜下腔该腔向前与脑蛛网 膜下 腔相通,内含脑脊髓液以营养脊髓 3.脊硬膜: 白色的致密结缔组织膜,与脊蛛网膜之间形 成狭窄 的硬膜下腔,内含淋巴液,向前方与脑硬膜 下腔 相通在脊硬膜与椎管之间有一较宽的腔隙, 称为硬膜外腔 ,内含静脉和大量脂肪,有脊神经通 过在临床 上做硬膜外麻醉时,即将麻醉药注入硬 膜外腔,阻滞脊神经的传导 作用二. 脑脑位于颅腔内,后端在枕骨大孔处延接脊髓 ,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脑可分大脑、小脑和 脑干三部分大脑在前,脑干位于大脑和脊髓之 间,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大脑和小脑之间有一 大脑横裂分开(如图)一) 脑 干脑干由后向前依次分为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是 脊髓向前 的直接延续脑干从前向后依次发出第3~12 对脑神经,大脑皮 质、小脑、脊髓之间要通过脑干进行 联系此外,脑干中还有许多 重要的神经中枢脑干的 结构与脊髓基本相似,也由灰质和白质构成,但灰质不 像 脊髓灰质那样形成连续的灰质柱,而是由功能相同的 神经细胞集合 成团块状的神经核,分散存在于白质中。

      脑干内的神经核可分为两 类:①一类是与脑神经直接相 连的神经核,其中接受感觉纤维的, 称脑神经感觉核, 位于脑干外侧部;发出运动纤维的,称脑神经运 动核, 位于感觉核内侧,靠近中线处②另一类为传导径上的 神经 核,是传导径上的联络站,如薄束核、楔束核、红 核等此外,脑 干内还有网状结构,它是由纵横交错的 纤维网和散在其中的神经细 胞所构成,在一定程度上也 集合成团,形成神经核网状结构既是 上行和下行传导 径的联络站,又是某些反射中枢脑干的白质为 上、下 行传导径 1.延髓延髓为脑干的末段,其后端在枕骨 大孔处接脊髓, 前端连脑桥;腹侧部位于枕骨基 底部上,背侧部大部分为 小脑所遮盖 延髓 呈前宽后窄、背腹侧稍扁的四边形在腹侧面的 正中有腹正中裂,与脊髓腹正中裂相延续腹正 中裂的两 侧各有一条纵行隆起,为延髓锥体, 它是由大脑皮质发出的运动纤维束(锥体束)构成 在延髓 的后端,锥体束的大部分纤维向背内侧 越过中线交叉至对 侧,称锥体交叉,再向后则锥 体消 失在延髓前端、锥体的两侧有横隆凸,称斜方体 延髓的背侧与小脑之间有第4脑室 ,两侧由前 向后依次有面神经根、前庭 耳蜗神经根、舌咽神经 根、迷走神经根 和副神经根;锥体前端的两侧有外 展神 经根,后部两侧有舌下神经根。

      延髓在 机能上是生命中枢所在地,呼吸、心 跳 等均直接由延髓控制,它还有唾液分泌 、吞咽、 呕吐等中枢2.脑桥脑桥位于延髓的前端,在中脑的后方、小 脑的 腹侧背侧面凹,为第4脑室底壁的前 部;腹侧有 横行隆起,又分为背侧的被盖和 腹侧及两侧的基底 部基底部呈横行隆起, 由纵行和横行纤维构成 脑桥的两侧有粗大 的三叉神经根第4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和小 脑之间, 前方通中脑导水管,后方通脊髓中 央管,内充满脑 脊髓液第4脑室内有第4脑 室脉络丛,脉络丛,可 产生脑脊髓液第4脑 室底呈菱形,也称菱形窝 3. 中脑位于脑桥和间脑之间,其脑室为中脑(导)水管,前 通第3脑 室,后连第4脑室中脑水管将中脑分为背 侧的四迭体和腹侧的大脑脚1) 四迭体:又称顶盖,由前后2对圆丘组成前丘 较大,是光反射的联络站,为灰质和白质相间的分层 结构后丘是声反射的联络站,其表面为白质、深部 为灰质的后丘核,主要接受耳蜗神经核的纤维,完成 听觉反射活动2)大脑脚:分背侧的被盖和腹侧的大脑脚底大 脑脚底为白质,主要由大脑皮质至脑桥、延髓和脊髓 的运动束组成被盖在中脑水管与脚底之间,相当于 脑桥被盖的延续,内有脑神经核(如动眼神经核和滑车 神经核)、中继核(如红核、黑质)、网状结构和一些上 、下行纤维。

      大脑的后上部(水平面 )4.间脑位于中脑的前方,前外侧被大脑半球所遮盖 ,内有第3脑室间脑主要可分为丘脑和下丘脑 1)丘脑:占间脑的最大部分,为一对卵圆形 的灰质团块,由白质髓板分隔为许多不同机能 的核群组成左、右两丘脑的内侧部相连,断 面呈圆形,称丘脑间粘合,其周围的环状裂隙 为第3脑室丘脑是皮质下的主要感觉中枢在 丘脑后部的背外侧,有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 体外侧膝状体位于前方较外侧,接受视束来 的纤维,是视觉冲动传向大脑皮质的联络站 内侧膝状体位于外侧膝状体的后下方,接受由 耳蜗神经核的听觉纤维,是听觉冲动传向大脑 的联络站丘脑还有一些与运动、记忆和其他 功能有关的核群在左、右丘脑的背侧、中脑 四迭体的前方,有松果体2)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位于第3脑室的底部,是 植物性神经的重要中枢从脑底面看,自前 向后可将下丘脑分为视前部,视上部、灰结 节部和乳头体部等四部分其正中腹侧有垂 体柄与垂体连接;乳头体呈小球状,位于灰 结节后的脚间窝中在视束的背侧有一对扁 平的核,称视上核;另一对在脑室的外侧壁 ,位于穹窿与乳丘束之间,称为室旁核视 上核与室旁核均有细的神经纤维伸向垂体的 神经部,是下丘脑向垂体内进行神经内分泌 的重要途径。

      3)第3脑室呈环形,围绕着丘脑间粘合部第3脑室后通中脑水 管,前方以一对室间孔通2个大脑半球的侧脑室;腹侧形 成一漏斗形凹陷;顶壁为第3脑室脉络丛,向前经室间孔 与侧脑室脉络丛相接 (二) 小 脑 小脑略呈球形,位于大脑后方,延髓和脑 桥的背侧小脑的表面有许多平行的横沟, 将小脑分成许多小叶两条近平行的纵沟, 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