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萨缪尔森-名词详解.docx
19页保罗萨缪尔森-名词详解 出自 MBA智库百科()(重定向自萨谬尔森)保罗A 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年5月15日-2009年12月13日):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目录 1 保罗萨缪尔森去世[1] 2 保罗萨缪尔森简介 3 萨缪尔森生平o 3.1 成长与求学o 3.2 担任过的主要教席/职务 4 萨缪尔森观点o 4.1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发表o 4.2 萨缪尔森的税收思想o 4.3 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原理o 4.4 萨缪尔森: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o 4.5 萨缪尔森建言中国经济 应走适度中间路线 5 经济学界的通才 6 萨缪尔森一生三大经济成就 7 保罗萨缪尔森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8 萨缪尔森的主要著作 9 参考文献保罗萨缪尔森去世[1] 2009年12月13日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萨缪尔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中国落地生根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美联社当天在报道中总结萨缪尔森一生主要成就时说:他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 萨缪尔森出身于一个经济学世家,他的侄子正是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席经济顾问萨默斯,而兄弟罗伯特、妹妹安妮塔也都是知名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自一九四0年以来一直就任于麻省理工学院,他的逝世令许多昔日学生和友人唏嘘不已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十三日说:萨缪尔森“改变了他接触的一切”保罗萨缪尔森简介保罗A 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年5月15日-2009年12月13日),1915年出生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萨缪尔森的巨著《经济学》流传颇广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将《经济学》作为专业教科书他于1947年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保罗萨缪尔森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他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 萨缪尔森的巨著《经济学》流传颇广,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据报道销售量已达100多万册,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将《经济学》作为专业教科书他于1947年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萨缪尔森生平成长与求学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出生,1923年搬到芝加哥居住1935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6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的哈佛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就读期间,师从约瑟夫熊彼特、华西里列昂惕夫、哥特弗里德哈伯勒和有“美国的凯恩斯”之称的阿尔文汉森研究经济学萨缪尔森出身于经济学世家,其兄弟罗伯特萨默斯、妹妹安妮塔萨默斯、侄子拉里萨默斯均为经济学家担任过的主要教席/职务 1940年任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1944年升任副教授; 1944-1945年间在放射实验室(the Radiation Laboratory)任职; 1945年兼任福莱切法律与外交学校国际经济关系教授; 1948-1949年古根汉姆研究员。
1940年,萨缪尔森受聘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第二年,他发表了《经济理论运算的重要性》的长篇论文,这是他的博士论文,并获得哈佛的威尔斯奖这篇论文就是他在1947年纪念凯恩斯逝世一周年发表的《经济分析基础》的雏形后来,他对别人谈起这一段经历时说,这篇论文中的许多概念和观点,早在芝加哥大学时就酝酿了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萨缪尔森严谨的治学精神因为他完全以物理学观点和古典数学方法来引证、推理,因而该文被认为是数理经济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同年,他受聘到美国资源计划局工作 1944年,萨缪尔森被提升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副教授和辐射实验室经济学研究员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来到美国战时生产局和战争动员重建办公室任职,并担任美国财政部经济顾问这些工作使他有机会把经济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得以从实践中检验其理论的科学性同时,也使他有条件搜集资料,为以后的研究积累大量的材料萨缪尔森观点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发表 1948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他最有影响的巨著《经济学》这本书一出版即告脱销许多国家的出版商不惜重金抢购它的出版权,不久即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 该书对经济学中的三大部分——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都有专门的论述,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看到他从宏观经济学到微观经济学,从生产到消费,从经济思想史到经济制度都比前人有新的创见。
这部著作在内容、形式的安排上也可谓匠心独具,他在每一章的开头加上历代名人的警句,言简意赅地概括全章的主题,使读者不像是在啃枯燥的理论书,而是在读一部有文学色彩的史书这一巨著的出版,为普及、推广其理论创立了良好的条件 1953年,当《经济学》第三版发行时,萨缪尔森来到美国预算局,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他提倡赤字预算,追逐加速经济增长,从而使美国克服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艾森豪威尔停滞”,他也成为白宫中不可缺少的高参 1959~1960年,萨缪尔森被任命为美国总统事务委员会调查咨询小组的顾问1960年,他被美国总统肯尼迪任命为总统调查咨询顾问和美国国家计划局经济顾问1958年,他与R.索洛和R.多夫曼合著了《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一书,为经济学界新诞生的经济计量学做出了贡献 1961年是萨缪尔森学术生涯中的重要一年他再次出任美国财政部经济顾问同时,他在《经济学》第五版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之为“新古典综合学派”,并在1961年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对其理论的核心部分、理论体系及其研究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他的此番解释,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人们一致推选他做该年度学会的会长 1962年,萨缪尔森被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名誉法学博士。
1965年,又被任命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经济咨询委员会顾问,并出任美国国际经济学会会长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较快在肯尼迪约翰逊出任美国总统的8年中,美国没有爆发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被他的追随者吹捧为“战后繁荣主义”,作为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的萨缪尔森便成了美国凯恩斯主义的代名词,美国经济生活中的成就也被视为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功绩 1966年,萨缪尔森在接受印第安那大学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的同时,出版了《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67年,密执安州大学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 1970年,克莱尔门特雷特丢特学校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伊利诺斯州的伊文斯威林大学授予他荣誉奖章1971年,他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的爱因斯坦奖 1970年,《经济分析基础》的水准得到三度肯定,协助他赢得诺贝尔奖,最使他激动的是,他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个美国人他从斯德哥尔摩领奖回到纽约时,成千上万的人用最高的礼仪欢迎他在为他举行的庆祝会上,他满怀激情地向人们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他没有忘记精心栽培他的汉森阿尔文教授萨缪尔森的税收思想 保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论述的税收理论和政策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税收性质、税收原则、税收影响: (一)税收性质 “在决定如何向他们自己征税时,人民实际上所决定的是如何把满足社会需要的资源从各个家庭中取出,从他们所拥有的企业中取出,以备作为公有物品和劳务来使用。
在这里,萨缪尔森指出了政府的税收是来自对私人部门的征收,这是税收的第一次再分配;另一方面,他认为,政府取得的税收主要用于转移支出,这是第二次再分配"国家也在福利转移支付上花钱,把钱给予社会上某些人,以便用于他们的私人需要"他进一步分析,税收的上述两次再分配是对社会有利的,是公平的,因为税负是“落于富人,而不是穷人”,“落于有形资源(如土地和财产),而不是劳动力所有者身上”十分明显,萨缪尔森企图通过对税收经济性质的分析来说明资本主义国家是一种公平分配,它抹杀了资本主义税收的根本性质,掩盖了资本主义国家税收的真正来源 (二)税收原则 萨缪尔森对传统理论中的“利益原则”和“牺牲原则”两个税收原则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两个原则固然重要,但他们却存在选择上的困难设想甲乙二人一切相同,其唯一不同之处是乙的财产和收入为甲的十倍这是否意味着乙为警察保卫缴纳的税款的绝对量应和甲一样或者为了支付警察费用,乙应缴纳同一比例的收入或者,由于警察需用较多的时间来保护富人的财产,境况富裕的乙必须用收入的较大比例来付税才算是偿付了他在警察费用中的公道分额”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采用兼顾两个原则的公平合理原则,分别按横的公平和纵的公平征税。
"对于情况相同的人征收相同的赋税;对于情况不同的人,征收不同的赋税"为此,一国应采用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三)税收影响 税收对经济有较大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许多方面: 一是影响收入分配萨缪尔森是通过洛伦茨曲线来说明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的 二是税收对劳动力的影响在一些场合,如劳动力工资较低或税率较低,所得税可以刺激劳动者努力,而在另一些场合,如累进税率较高,所得税则可能妨碍劳动者努力 三是税收对投资的影响萨缪尔森认为,累进税会给风险投资带来不利影响,累进程度越大,这种影响就越大但是,累进税同时也有对这种影响的抵消作用,因为 “税款取自仅仅花费其增长的收入的微小部分的节俭的富人,而不取自花费其一切的穷人以此而论,累进税可以把消费的力量保持在高水平”消费水平高,自然对投资有利 四是税收对消费和国民收入的影响萨缪尔森认为,税收对消费的影响是巨大的,政府增加税收,使得“我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将降低,而可支配收入的降低又使我们减少消费支出”他分析到,消费支出的减少必然使消费曲线下移,较低的消费曲线自然相交于较低的国民收入曲线,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结论是,税收的增加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国民收入下降。
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原理 针对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投资乘数论”和“就业乘数论”,汉森认为,乘数论不足以说明问题,原因是乘数论没有说明一定量的投资如何引起收入和就业的增加,也没有明确收入(或消费)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动因而只有把加速原理(关于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导致投资量变动的理论)和乘数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估计乘数的作用,并解释经济增长中的周期波动现象 萨缪尔森注意到了乘数论和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关系,他在导师的提示下巧妙地把两者合为一体,于1939年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乘数分析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并首创经济波动的模型,指出政府开支对国民收入的重大作用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这一开创性的研究是他在经济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