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的国际与国内保护措施.doc
2页域名的国际与国内保护措施域名 因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巨大商业价值而产生的法律问题,特别是与商标、 商号等现有知识产权的冲突, 在其产生之初即引起了有关国家或地区的高度重视以下阐述域名在国际、国内保护措施在了解域名的国际与国内保护措施前,我们先了解下国内域名和国际域名有什么不同?注册机构不同, 在使用中基本没有区别,国内域名管理在CNNIC ,国际域名在美国管理,也就是来自于美国国内域名不同于中文域名,国内域名也称cn 域名,是后缀为 .cn 的国别域名,有人认为,它比国际域名在逻辑上“低一个层次”但是实际上, cn 域名在解析、使用等方面与其他国别域名和国际域名没有区别,只是注册机构以及管理政策存在一定差异而已,比如常见的还有其他的国别域名如in 是印度国别域名, .kr为韩国域名 .jp 为岛国域名, .CC 是岛国 Cocos (Keeling) Islands的国别域名,和我国的CN 同属于 ccTLD ,但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为一般网域,特指 Commercial Company(商业公司 )域名注册商新网支持 域名注册, 如果在注册域名时申请的是 ,域名申请后还需要提交一些材料 (申请域名表和申请单位的机构代码证书),需要把以上材料邮寄给域名注册商后域名才能成功。
国际、国内保护措施由于美国是因特网的起源国及普及程度最高的国家,故美国关于域名管理与保护的制度最为完善并代表着域名国际保护的最新趋势域名系统初创于 1983年 11 月的美国随着域名系统应用的推广,1992 年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与私营性的 NSI(Network Solutions, Inc.网络解决方案公司)公司签署协议,授权 NSI 管理 DNS 的注册和数据库,协议从1993年 1月 1日至 1998年 9 月30 日此后,美国对于域名的管理工作逐步由政府行为向私营部门的经营行为过渡由于美国政府对 域名系统 的控制行为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非议,1998年 10月美国组建了 ICANN ,并由 ICANN逐渐接管 NSI 的注册管理服务, ICANN遂成为现行及今后因特网地址分配和域名管理的最高权威机构ICANN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私营组织,其主要功能在于分配 IP 地址,管理域名系统及提供稳定的Internet根服务器等 ICANN的目的在于确保 Internet 的稳定运行,促进竞争,实现全球Internet社会的广泛参与,并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美国对它的操纵。
NSI 与 ICANN 均将域名视为一种商标权的客体并主要通过商标法对之进行保护,对域名与商标的冲突二者均采取行政程序与司法救济相结合的方式,不同之处主要在于NSI 重点强调对抢注著名商标所有人域名行为的法律规制,ICANN 对商标的 域名保护 则不限于著名商标,而是立足于域名的使用是否会导致消费者产生与商标的混淆及误认同时, WIPO 作为一个全球性组织,在ICANN的运营过程中,一直在通过向其提供建议的方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为建立全球性的有效的域名纠纷处理机制,WIPO 在经过广泛和深入的磋商及协调的基础上,于 1999年 4 月 30 日公布了《因特网域名和地址的管理:知识产权问题》 (简称《 WIPO最终报告》 ),该《报告》就域名注册规范程序、统一争端解决程序及域名排他程序等向ICANN 及其成员国提出了一系列建议ICANN 则采纳了该报告的大部分内容,并于同年通过了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规则》(UDRP)及其《实施细则》 等多个规则, 这些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大大加强了对域名管理 与国际保护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