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 酵培养精品课件.ppt
80页发发 酵培养酵培养发酵培养发酵培养二、拓展目标二、拓展目标•(1) 掌握必要的发酵培养基础知识•(2) 了解通用式发酵罐的结构与操作规范•(3) 了解pH电极和溶氧电极的工作原理•(4)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模块三模块三 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准备一、职业形象一、职业形象•1.进入生产区•更衣:所有进入生产区的操作人员,进入更衣室,脱去外衣,将私人物品放入橱内,洗手,烘干,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口罩,进入生产区 •2.上岗前双手清洗程序 •(1) 用流水充分润湿双手直到腕部 •(2) 以5mL洗涤剂均匀涂布于双手润湿部位,并反复揉搓2-3min以上 •(3) 用流水将两手污物及泡沫冲洗干净 •(4) 在干手器下吹干两手 •(5) 洗手后不得涂抹护肤用品 •(6) 更衣柜内物品摆放要有条理、整齐、清洁、无异味 •(7) 按规定周期更换干净工作服•3.工作区行为准则 •(1) 进入生产区后,应在本岗位所需区域内工作,不得串岗 •(2) 搬运物料时,应按规定路线运送,不得穿越其它工作区域 •(3) 保持自己的工作区域内干净、整洁•(4) 工作中尽量减少非生产要求的动作,避免剧烈动作(如快速跑动,直接在地面上推拉东西等)。
•(5) 不面对裸露的原辅料、半成品及待包装品谈话,甚至咳嗽,及其它可能污染药品的行为•(6) 不用裸手接触药品 •(7) 凡需带手套操作人员,除正常生产动作外,不应伸手乱摸设备及无关物料二、职场环境二、职场环境•(1) 环境应保持整洁,门窗玻璃、墙面和顶棚应洁净完好 •(2) 设备、管道、管线排列整齐并包扎光洁,无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且符合相关清洁要求•(3) 检查确认生产现场无上次生产遗留物•(4) 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26℃•(5) 环境相对湿度45-65%•(6) 环境灯光不能低于300勒克斯,灯罩应密封完好•(7) 电源应在操作间外,确保安全生产三、任务文件三、任务文件 1.1.蒸汽发生器操作规程蒸汽发生器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蒸汽发生器标准操作•2.范围:微生物发酵岗位 •3.职责:本岗位操作人员•4.内容: •4.1准备•4.1.1检查生产场地、设备、容器是否清洁•4.1.2检查电源是否正常•4.1.3检查水箱内水量是否充足•4.1.4检查排水阀是否关闭 •4.2开机•4.2.1打开电源,开启设备•4.2.2压力上升后,打开蒸汽阀门,向管道内通蒸汽。
•4.3停机•4.3.1关闭设备,关闭电源•4.3.2排掉水箱中的水•4.4清洁设备 •5.注意事项:•5.1开机前务必保证水箱内水量充足•5.2设备不得长时间超负荷运转•5.3清洗时,应用塑料袋将电气控制装置罩住,以防进水 2 2.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空气压缩机标准操作•2.范围:微生物发酵岗位 •3.职责:本岗位操作人员•4.内容: •4.1准备•4.1.1检查生产场地、设备、容器是否清洁•4.1.2检查电源是否正常•4.1.3检查过滤器有无杂物•4.1.4检查压力表的设定•4.2开机•4.2.1打开电源,开启设备 •4.3停机•4.3.1关闭设备,关闭电源•4.4清洁设备•5.注意事项:•5.1开机前先用手转动转子,检查转子运转是否灵活•5.2清洗时,应用塑料袋将电气控制装置罩住,以防进水 四、生产用原材料四、生产用原材料 •核对本次生产所用菌种的品名,培养基组成、体积,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对从菌种制备工序接收来的菌种检查是否合格 五、生产用器具、设备五、生产用器具、设备 •1.检查确认空气压缩机、蒸汽发生器、发酵罐、pH电极、溶氧电极等设备状态完好并应在操作校验合格有效期内。
•2.检查确认设备、器具状态完好并在清洁有效期内 模块四模块四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 一、发酵罐空消一、发酵罐空消 •1.打开有关管道(空气分布管蒸汽、压出管蒸汽、罐底物料管蒸汽、取样管蒸汽、接种管蒸汽等)通入蒸汽•2.将罐上的取样口,排气阀,及料路阀门微微打开,使蒸汽通过这些阀门排出,同时保持罐压为0.13-0.15Mpa•3.空消时间为30-40min,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间歇空消•4.空消结束后,将罐内冷凝水排掉,并通入无菌空气维持罐压0.05MPa,防止冷却后罐内产生负压、损坏设备发酵培养是一项耗时长,体力消发酵培养是一项耗时长,体力消耗大的工作同学们通过该项目耗大的工作同学们通过该项目可以培养毅力,塑造品质可以培养毅力,塑造品质 二、发酵罐实消二、发酵罐实消 •1.空消结束后,尽快将配好的培养基从加料口加入罐内,此时应排除夹套内冷却水•2.卸罐压,安装事先校正好的pH电极、溶氧电极•3.培养基在进罐之前,先溶化,一般培养基的配方量以罐体全容积的70%左右计算(泡沫多的培养基为65%左右,泡沫少的培养基可达75-80%),考虑到冷凝水和接种量因素,加水量为罐体全容积的50%左右,加水量的多少与培养基温度和蒸汽压力等因素有关,需在实践中摸索。
•4.开启机械搅拌装置,使罐内物料均匀混合,转速50-100rpm•5.打开夹套蒸汽阀、排汽阀,对罐内培养基预热,当罐内温度升到90℃时,关闭夹套进汽阀•6.罐内直接进蒸汽先打开主进汽阀(空气分布管蒸汽、压出管蒸汽、罐底物料管蒸汽、取样管蒸汽、接种管蒸汽等),进汽要开大然后打开次要进汽阀(加油蒸汽阀,补料管蒸汽阀等),合理控制进汽量,达到传热即可避免假压力产生•7.实消开始时,排汽阀应当开大一些,当物料均匀受热温度上升,应当注意调节进汽量和排汽量,使罐压缓慢上升至保温的压力,排除不凝性气体和避免假压力产生•8.当罐压升至0.12Mpa,温度升到121-123℃时,控制蒸汽阀门大小,保持罐压不变,30min后停止供蒸汽 •9.打开冷却水的进排阀门,在夹套内通水冷却,当罐内压力降至0.05Mpa时,调节排气阀和进气阀,进行通气搅拌,加速冷却速度,并始终保持罐压为0.05Mpa,直到罐温降至接种温度三、发酵培养三、发酵培养 •(一) 接种•1.火圈保护接种法•参见项目四•2.压差接种法•(1) 调节种子罐的进气阀和排气阀,使种子罐罐压大于发酵罐罐压•(2) 打开接种管阀门,种子液压入发酵罐中。
•(3) 关闭接种管阀门 在在发发酵酵培培养养过过程程中中,,任任何何意意外外情情况况都都会会出出现现,,尤尤其其是是染染菌菌与与设设备备故故障障,,因因此此大大家家要要具具有有足足够够的的细细心心与与耐耐心心,,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 培养•(1) 调节通气量,保持罐压为0.03-0.05 MPa•(2) 增大搅拌速率,溶氧电极满度校正•(3) 调节搅拌速率为100rpm左右,设定控制系统的发酵参数(pH,温度,转速,溶氧等) •(三) 取样•(1) 按照工艺所需定时取样检测•(2) 开取样管蒸汽阀,再开取样管口阀,取样管灭菌30min,灭菌完毕后,先关取样管口阀,再关取样管蒸汽阀•(3) 开罐内蒸汽进汽阀,再开取样管口阀,用无菌试管接样品,先流出的菌液不要接(因温度太高,菌体可能被烧死)•(4) 取样完毕后,关闭取样管口阀,再关罐内蒸汽进汽阀•(5) 开取样管蒸汽阀,再开取样管口阀,取样管再次灭菌30min,灭菌完毕后,先关取样管口阀,再关取样管蒸汽阀 四、电极使用与保养四、电极使用与保养 •1.pH电极•(1) 使用时要垂直装入护套•(2) 使用前需要先通电稳定2-3h。
•(3) 校正:分别在pH为4.00和pH为6.86的磷酸缓冲液当中校正电极•(4) 用完后将电极保存在浓度为3mol/L的KCl溶液中 •2.溶氧电极•(1) 使用前需要先通电稳定4-6 h•(2) 校正:先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当中校正零点,再在接种后校正满度点•(3) 使用完,清洁后室温保存 pHpH电极电极 溶氧电极溶氧电极 五、操作注意事项五、操作注意事项 •(1) 蒸汽发生器操作时应注意,开机前务必保证水箱内水量充足;设备不得长时间超负荷运转•(2) 空气压缩机操作时应注意,开机前先用手转动转子,检查转子运转是否灵活;运转过程中,严禁用手触摸转子和皮带•(3) 设备操作前应进行设备状态与完好检查,辅助设备检查 •(4) 在发酵罐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管道中的压力大于发酵罐的罐压,否则会引起发酵罐中的液体流到过滤器中,堵塞过滤器滤芯或使其失去过滤能力•(5) 设备操作结束后清场 六、评价方法六、评价方法•实训评分标准•1.开启辅助设备-------------------------------------------------5分•2.气密性检查----------------------------------------------------5分•3.空气过滤器及空气管路灭菌-----------------------------10分•4.发酵罐空消技术--------------------------------------------20分•5.发酵罐实消技术--------------------------------------------20分•6.发酵罐压差接种法-------------------------------------------5分•7.发酵培养正确操作-------------------------------------------5分•8.取样操作-----------------------------------------------------10分 •9.电极保养-----------------------------------------------------10分•10.遵守职场行业制度----------------------------------------10分 模块五模块五 结果处理结果处理•发酵培养完成之后,可按以下步骤处理结果: •(1) 将本工序制备好的发酵液放入指定容器,以备下一道工序使用。
•(2) 将原始记录按原始记录填定制度填写完毕,纳入批生产记录•(3) 对设备及容器具进行清洁消毒,有记录,经实训教师复核 •(4) 按生产区清洁消毒规程对本生产区域进行清场,并填写清场记录,纳入批生产记录,经实训教师复核•(5) 操作人员退出生产区,按进入生产区时的相反程序执行•(6) 操作人员按规定周期更换干净工作服 模块六模块六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发酵•在发酵工业上,发酵指任何利用好氧或厌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类生产方式•2.饱和蒸汽•饱和蒸汽的温度与水的沸点相当,当压力达到平衡时,此时蒸汽中不含有微细的水滴饱和蒸汽的特点是热含量高,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好•3.空消•发酵罐空罐灭菌称为空消,即发酵罐罐体的灭菌 •4.实消•发酵罐实罐灭菌称为实消,即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投入发酵罐中,开动搅拌器,通入高温蒸汽进行灭菌•5.分批发酵•向发酵罐内一次性投入培养液及接种培养或发酵后,一次性放料处理的方法称为分批发酵 •6.补料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指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连续地或间歇地补加新鲜培养基,而不从发酵罐中间断地放出培养液的培养方法 二、机械搅拌二、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及其结构通风发酵罐及其结构 •1.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又称为通用式发酵罐,靠通入的压缩空气和搅拌叶轮实现发酵液的混合、溶氧传质、同时强化热量传递。
•2. 结构•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的主要组成部件有罐体、搅拌器、挡板、轴封、空气分布器、换热装置、消泡器、测量控制系统、附属系统等 三、抗生素发酵三、抗生素发酵的特殊工艺要求的特殊工艺要求 •抗生素作为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和医药产品,其发酵过程既有发酵工程的普遍特性,又有其特殊的工艺要求这些特殊工艺要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菌种•生产抗生素的种子质量要求高,要求制备生命力强、生长速度快、生产能力稳定、代谢正常、无污染的纯种,并用适当的方法传代,保藏,保持菌株的纯粹性和高产性 •2.发酵设备与操作•抗生素产品的发酵过程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并需要优良的设备装置,保持很高的设备严密度•3.通气与搅拌•发酵生产过程需要不间断地进行通气和搅拌,以确保溶解氧与菌体和营养物质的均匀混合,最终提高发酵产率 •4.发酵培养分阶段控制•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速率通常与生产菌生长的菌体量成正比,但与生产菌生长速率无关,属于典型的非生长偶联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即生产菌的生长期、合成期等,不民的阶段对营养基质、物理环境及条件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必须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模块七模块七 可变化范围可变化范围•1.发酵设备气密性检查方法适用于其他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的设备。
•2.发酵罐空消、实消技术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3.根据所培养菌种的生理特性,在生产过程中设置不同的发酵参数 模块八模块八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第三十七条 生产、检验设备均应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第五十八条 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关键设施、设备应按验证方案进行验证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辅料、主要生产设备等发生改变时,以及生产一定周期后,应进行再验证 •第六十八条 批生产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批生产记录至少保存三年•第七十三条 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包括:工序、品名、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及复查人签名清场记录应纳入批生产记录 •(2) 《药品《药品GMP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认证检查评定标准》•3103 生物制品生产使用的管道系统、阀门和通气过滤器应便于清洁和灭菌,封闭性容器(如发酵罐)应使用蒸汽灭菌。
•6101 药品生产企业应有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等制度和记录•7010条款 无菌药品生产用物料、容器、设备或其他物品需进入无菌作业区时应经过消毒或灭菌处理 •7301 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应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应包括:工序、品名、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及复查人签名清场记录应纳入批生产记录 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