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docx
65页备考2025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 )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 D2、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 )的意义A.埋头苦干B.为人师表C.公平公正D.开拓创新【答案】 B3、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是( )A.提高师德认识B.陶冶师德情感C.磨炼师德意志D.坚定师德信念【答案】 D4、部分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或者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是( )A.价值观念单薄B.育人意识退化C.角色意识淡化D.敬业精神弱化【答案】 C5、美国学者博尔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的,一本是职业性,还有一本指的是( )A.思想性的B.学术性的C.情感性的D.道德性的【答案】 B6、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 )。
A.德谟克里特B.昆体良C.维多思若D.蒙台涅【答案】 B7、关于高校教师求实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求实道德品质对高校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影响较小B.求实道德品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能否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C.大搞学术腐败是缺乏求实道德品质的表现D.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探索的科学知识是真实的,容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答案】 A8、教师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因此必须( )A.认真负责B.爱岗敬业C.努力学习D.一丝不苟【答案】 B9、以下教育家中,提出了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梁启超B.蔡元培C.杨昌济D.陶行知【答案】 D10、重视在思想品德上自我省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的是( )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答案】 B11、“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以上观点属于( )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答案】 D12、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 )A.孟子B.荀子C.孔子D.庄子【答案】 C13、相对于经济、法律、行政规范而言,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
A.广泛性B.强制性C.非强制性D.包容性【答案】 C14、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 )A.专业性B.多重性C.探索性D.实践性【答案】 D15、教师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 )A.教学的延伸B.乐于助人C.专业服务D.社会服务【答案】 C16、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A.层次性B.自律性C.他律性D.实践性【答案】 C17、道德的目的是( )A.自律和他律的统一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C.权利和义务的统一D.个人和社会的统一【答案】 A18、“‘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 D19、教育劳动对象的双重性是指( )A.学生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B.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C.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D.学生的惰性和创新性【答案】 B20、提出“一个教师不掌握教育学知识,教育工作就如同在黑夜里走路一样”的是( )。
A.杜威B.陶行知C.苏霍姆林斯基D.马卡连柯【答案】 C21、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B.高校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道德控制能力,学会“情绪管理”C.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D.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答案】 D22、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 ),并就其落实工作发出通知A.《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B.《高校教师专业标准大纲》C.《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D.《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案】 D23、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 )A.教育理论B.教育方法C.教育技术D.教师品行【答案】 D24、以下关于教师道德活动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实践活动B.不是所有的师德活动都是教师有意识的、自觉的言行C.应当具体区分教师道德活动的不同类型和层次D.师德活动是师德意识和师德规范的来源之一【答案】 B25、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是( )。
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 C26、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的有( )A.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B.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C.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D.以德修身,率先垂范【答案】 B27、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 )A.德谟克里特B.昆体良C.维多思若D.蒙台涅【答案】 B28、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 )A.孟子B.荀子C.孔子D.庄子【答案】 C29、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映了他把( )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A.教书育人B.尽职尽责C.关心学生D.提高业务【答案】 A30、美国学者博尔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的,一本是职业性,还有一本指的是( )A.思想性的B.学术性的C.情感性的D.道德性的【答案】 B31、道德的目的是按照( )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A.善恶B.法律C.善D.阶级【答案】 C32、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 D33、伪注、伪造和篡改文献、数据等行为均属( )A.学术自由B.学术失范C.学术不端D.学术道德【答案】 C34、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 )A.蔡元培B.梅贻琦C.竺可桢D.蒋南翔【答案】 B35、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 B36、以下( )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A.依法依规处理B.品德评价C.批评教育D.价值澄清【答案】 D3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 )的重要意义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以人为本D.德识统一【答案】 B38、“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 )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 D39、部分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或者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是( )。
A.价值观念单薄B.育人意识退化C.角色意识淡化D.敬业精神弱化【答案】 C40、有关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A.是知、情、意的归宿B.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C.是一种内在心理因素D.是心理的外显【答案】 C41、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 )的主体A.能动性B.决定性C.被动型D.主导性【答案】 D42、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 )A.主要生活来源B.职责权利C.职业劳动D.生活方式【答案】 A43、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传授知识D.爱国守法【答案】 A44、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传授知识D.爱国守法【答案】 A45、创造性地发展了西方社会的大学学术研究功能的里程碑式人物是( )A.英国教育家保罗·纽曼B.美国教育家杜威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D.德国教育家洪堡【答案】 D46、以下关于教师道德活动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实践活动B.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