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将改革进行到底》重点解说词集锦.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雪**
  • 文档编号:21441104
  • 上传时间:2017-1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3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将改革进行到底》重点解说词集锦第一集:时代之问1.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的改革,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在中国“往哪儿改”的问题上,不能有丝毫含糊2.两句话都讲才完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它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3.改革的五大关系: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4.全面深化改革之“全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一是强调必须构建起丰富全面的改革目标体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统领下,中央明确了各领域的分目标,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特征凸显二是强调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的重要性各领域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它领域,同时也需要其它领域改革密切配合。

      唯有强有力的顶层设计,才能开辟改革新局面三是强调要构建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全面,体现在各领域改革的联动和集成里,体现在改革的总体效应、总体效果里5.全面深化改革之“深化”: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一是强调改革不能浮于表面,必须向纵深推进必须在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再上层楼、再进一步、再深一层二是强调要具备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改革越入纵深,各种矛盾问题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三是强调改革者要敢于触碰深层利益,敢于改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动一些人的奶酪改革者要敢闯敢试,能尽责,敢担当6.改革的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能否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全面深化改革三年多来,坚持“问题导向”是其鲜明特征坚持问题导向,要善于抓主要矛盾,让全面深化改革既形成统筹推进之势,又展现重点突破之力在一些重大改革领域,中央既作出整体推进的部署,又选准重点,鲜明提出改革的先手棋是什么、当头炮打哪里在一些复杂的改革难题面前,中央引导大家去准确判断问题的主与次、轻与重、急与缓,用符合实际情况、符合改革内在规律的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

      7.改革与法治: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注重法治引领、强化制度创新的根本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一论断,鲜明定义了“改革”与“法治”的辩证关系,即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立法要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8.制度创新引领改革:以制度创新来推动改革,更能越过事物的表象,击中改革的要害,抓住改革的根本;更能使改革态势跃出局部,延展到全局;更能使改革力度穿透表面,抵达矛盾汇聚的深处和利益交错的枢纽以制度创新来推动改革,更能体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在改革的破与立之间,在此项改革与彼项改革之间,在改革与法治之间,构建起稳定的连接体系9.法治引领制度创新:在法治引领下的制度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含量,让改革中的“破”更有分量,让改革中的“立”更加稳固10.人民才是改革主体: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宏大布局 “获得感”一词,诠释着改革永恒不变的价值底色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 “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这一论断,格外醒目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焕发改革热情、投身改革实践、分享改革成果,人民始终是改革的主体11.搭建改革“四梁八柱”:如果把全面深化改革比作建造大厦的话,头三年是夯基垒台、选材备料、立柱架梁的三年,这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达到了,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就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放眼今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12.新的改革思想: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辩证思维解矛盾,以法治思维图善治,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以底线思维定边界,以创新思维增活力,以开放思维拓视野……这些新的改革思想,夯筑着一个国家治国理政的基石,并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13.回答时代之问:全面深化改革,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透过一个个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回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 “往哪儿改” “为谁改” “怎么改” “如何改到位”等时代关切,也深刻作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14.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滚滚向前、洪流不息,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不断改革——用改革激发活力,让人民群众从改革与发展中受益。

      今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更高质量的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要用更坚定更深入的改革来破解15.新常态的三个特点: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速度、结构、动力,六个字,三个关键词,勾勒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判断16.因时而变和随事而制: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改革家总是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以简洁凝练而又内涵丰富的语言,揭示事物本质用“新常态”来定义当下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这当中透射出的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战略定力,扫清了人们思维上的迷雾,对中国经济“怎么看”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了鲜明回答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带来的是党中央经济工作思路的重大调整17.标本兼治的药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中央继而开出了一剂标本兼治的药方去产能,让绝对过剩的产能退烧去热;去杠杆,消除瘀堵虚肿,让资金血脉畅行;去库存,消除困扰发展的炎症病痛;降成本,减税降费,为企业休养生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补短板,提升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培育发展新产业,让经济社会发展强身健体。

      18.结构之变的关键:结构之变,是追求质量效益之变,更是经济发展方式之变结构之变,是全面之变,更是深层之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次着力点,就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结构之变的关键19.国企改革的变与不变: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篇章,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国企改革,不是要把国企改散了、改垮了、改没了,而是体现“两个毫不动摇” ,优化国有企业布局,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携手共同发展改革的内在哲学,就是“变与不变” 不能变的,是“两个毫不动摇” 能变的,是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体制机制20.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回答了对中国经济“怎么看”的问题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则为“干什么”勾勒了前行路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为“怎么干”提供了思想方法这一系列重要思想,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光芒,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21.制度优势和关键在党:带领这样一个大国跨过关键的历史关口,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犹如在浩瀚大海中劈浪前行,掌舵人至关重要。

      既能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又能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提高国家效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22.集中领导和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党的领导,特别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深化政治领域改革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把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断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23.巨轮的力量之源: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让中国这艘巨轮在驶向复兴彼岸之时有了坚定而正确的掌舵人,那么人民当家作主,就是巨轮航行的力量之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提出的总目标24.广泛参与的权利:古今中外的实践都表明,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25.基层协商和社区治理:全面深化改革起于顶层设计,达于广袤乡野生长于城乡社区的基层协商,为发展基层民主探索着新路径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群众的实际困难、矛盾纠纷,多数要在这个基本单元里解决26.划定权力范围与政治体制改革:在法律框架下深化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向就是依法划定权力行使范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第四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7.公平正义之意义:公平正义,是雕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坐标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传承的精神基因,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在一个现代文明国家里,司法就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老百姓的心里,法就是天如果这道防线失守,受伤的将不只是公正公平正义如同空气与水它不能缺席、不应迟到。

      28.司法责任制是牛鼻子:2015 年 3 月 24 日下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给出了推进司法改革的关键一招——“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 司法责任制,短短 5 个字,直指要害针对“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顽疾,司法责任制改革对症下药,明确要求法官、检察官要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落实司法责任制,就是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29.作为最后关口的法庭:围绕“审判”这个中心,锚定诉讼制度的短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诉调对接,一系列改革措施从顶层陆续推向了基层法庭,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上的最后一个关口,正在改革的“破”与“立”中,成为守护公正的一扇铁壁30.改革船到江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改革追风踏浪,如今已经船到江心不是小修小补,不怕伤筋动骨这是一场广度、深度、难度远超以往的司法改革31.四个坚持与人心所向:为什么这场波澜壮阔的司法体制改革能够取得历史足以铭记、老百姓十分有感的成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司法规律,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正是这“四个坚持”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田,让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32.三个事关与时代使命:在与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和法学专家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事关”论述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时代使命, “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