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审美经验论(共6页).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16631142
  • 上传时间:2021-11-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1、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立,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两大类型之一它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 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中包括直观主义和解释学两大系统代表人物有柏格森、海德格尔2、审美经验:指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3、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1)审美经验与美感的区别:○1主体(人)与对象关系:美感仅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审美经验则是人与对象形成的审美关系;○2形态上的差别:美感仅是对于审美经验静态的、瞬间的理解;审美经验体现为一个动态的感受和评价过程;○3对审美对象理想的差异:美感指一种主体对某种现成对象的反映,其对象的审美性质是先验存在的;审美经验认为什么对象是在审美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2)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审美经验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1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   ○2这种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导致了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   ○3艺术作品在被接受过程中,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联系。

      3)审美经验不仅发生在艺术领域,也发生在社会和自然领域: ○1社会领域的道德实践和审美经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2自然美的发现欣赏与人生实践的密切关系:如自然对象的道德内涵在中国一般体现的"比德"说,   即自然特征比附人类道德;次方总是自然激起主体的道德体验4、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1)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 ○1"感性直观性":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与对象打交道,对象也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献给主体,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2 "本质直观"性:是审美经验直观性的一个方面,审美经验能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既能把握事物的现象,又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2)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1从审美对象的角度看,审美经验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实际事物的存在毫无关系,是直接将事物的形式与自身的感受相联系;○2从主体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要求排除功利因素的干扰,因为审美愉悦与一般的快感有本质区别○3但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会产生功利性的作用,因为从审美对象的角度看任何形式总是与一定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的,纯粹形式是不可能成为理想的审美对象;从主体角度看,主体一定会受到对象的地响教育和道德启迪作用。

      这种功利色彩的浸染使得审美经验不再那么纯粹和自由,但使其变得更为丰富和重要 3)审美经验的超越性的基本看法:   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中的超越概念包含"横向超越"与"纵向超越"两个方面,主要体现在:   ○1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   ○2...........................现实..........理想世界.........;   ○3...........................经验..........超验世界..........5、如何理解审美经验的本质直观性:审美经验具有感性直观性,能够建立起主客体之间的感性直观的关系,但审美经验又不仅是一种感性直观活动,当人在进行审美活动的时候,并不仅仅在于获得感官愉悦,更要获得思想启迪,感悟价值意义直觉活动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是因为审美经验能够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既能把握事物的现象,又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理性在其中排除了概念的干扰,而成为一种自由的直观能力,所以能够与感性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游戏关系"6、超验世界:审美经验在超验世界是通过本质直观认识的,通过象征方式来把握的世界,超越了"再现客体"这一层面,体现了艺术创造者的终极关怀,震撼着主体的精神世界,实现了艺术的纵向超越。

      7、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四个基本要素): 1)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是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把握,知觉则能够通过对于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把握感觉本身是社会化的产物,其中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尤其大   审美感知相对于一般感知的特点:   ○1审美感知总是与情感活动紧紧交织;    ○2审美感知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   ○3审美感知总是以完整的方式把握对象,具有整体性特点 2)想象:包括初级和高级形式,初级形式是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高级形式是再创造联想、创造性联想高级形式对于审美活动的意义十分重大在审美经验中想象是一个核心因素 3)情感:是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一方面构成了其他因素产生的诱因,另一方面又是他们进一步发展为动力,同时它还作为一种弥漫性因素伴随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情感和感觉一样,都是对于现实的肯定方式,它的产生根本上是因为自然的人化和情感的人化是相互对应的 4)理解:审美经验需要理性的参与,以作出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判断和评价审美理解的特点:○1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由于在反思判断中主体并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而必须直接从特殊的审美对象出发去发现其普遍性,因而他不需要也不可能吧对象分解为抽象的概念,而必须保持其完整的感性形象。

      ○2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的含义显得丰富多彩和不可穷尽由于审美对象中所包含的理性因素并不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感性形式暗示出来的,因而对其的理解也不可能以抽象思维的方式来进行,而必须通过渗透着理性因素的直观活动来进行与抽象的逻辑推理比较,这种直观活动看似更加具体,世纪上却更加模糊和含蓄,所把握到的意义也显得不够确定,却意蕴丰富,回味悠长  但是,审美对象必然具有自身的规定性,所以理解活动虽然没有止境,但也不是主观任意的,而必须始终围绕对象来进行8、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 在审美活动中,各个心理要素虽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但它们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 织在一起,既互相渗透,又相互制约,从而组成了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  1)在整个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中,直接与现实相联系的感知无疑处于起点的位置;2)想象与情感在审美经验中相互关系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没有强烈的情感,也就没有活跃的想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2审美情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3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

      3)审美想象与审美理解的关系想象活动本身并不是审美最终目的,而只是产生一定审美价值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审美想象受到审美理解的制约用康德的话来说,审美想象与审美理解之间应该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关系伽达默尔从解释学的角度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论述:审美经验的游戏本质并不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自由体验,而是指艺术作品或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这就是说,游戏活动的存在方式本身就决定了它包含着一定的理性因素而艺术活动的游戏本质也就决定了,必然是以游戏而不是逻辑推理的方式包含着一定的理性内涵同理,审美经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活动,而理解力或理性因素本来就是一切游戏活动的本体论内涵正是这样一种本体论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想象力和理解力在审美经验中是以游戏的方式统一在一起的4)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表现为,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收到理智的引导总之,情感与理智在审美经验中只有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才符合审美活动的基本要求9、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过程的各个层面(审美经验的心理结构):同化-调节律: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旦一种结构形成认知图式,就试图用它来同化对象,但无法同化时,就没法调节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图式。

      个体和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发展都是同化-调节辩证关系的产物,同化-调节律是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 审美主体的功能调节和结构调节: 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有意识的调节是功能性的,而调节本身在心理结构中是无意识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结构,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就是这种有意识的功能调节和无意识的结构调节的有机统一 这一心理学的研究探讨可以帮助理解审美讲演的心理建构1)审美主体通过同化使得自己能够理解对象,通过调节来修正自己的心理图式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有意识的调节是功能性的,而调节本身在心理结构中是无意识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结构,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是有意识的功能调节和无意识的结构调节的有机统一 2)自调节审美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体现在以下两点: ○1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按照康德的话说,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这里所谓的目指的是在确定审美目标的情况下,通过努力的自我调节以达到审美目的;○2反馈调节,为了实现审美目的,主体无论在创作中还是在欣赏中都必须注重反馈调节,而反馈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10、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划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

      1)呈现阶段:审美态度的确立是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审美主体首先通过自己的整个身心与对象建立关系,达到主体与对象的合一状态主体与对象的合一状态并不意味着对于对象的占有,而是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之后出现的一种忘我状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平等的精神交流关系2)构成阶段:审美想象在构成阶段非常重要 想象的先验层面和经验层面:○1想象的先验层面和经验层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先验想象力打破主体对象之间的浑然一体状态,使对象的审美特征充分显现,形成审美距离;○2经验想象力则能在此基础上,改造远处经验材料,形成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3其实,它们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想象力,而是同以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并不存在真正独立的先验想象力,它只是一切想象力的先决条件任何形象都是以经验的方式进行的,但这种经验必须符合某种先验的前提条件 3)评价阶段:主体的审美理解在评价阶段起关键作用它可以抑制想象力,松弛它在我们与世界之间结成的纽带,因为根据现象学关于自我、主体间性的探讨,他人的存在以及主体间性都是自明的,而个体自我则是在此基础上才逐渐形成的在这个基础上,康德的"反思判断力"(定义)是符合审美经验的  审美体验的起始终结都是感觉:审美体验从感觉开始,也以感觉告终,但是,这两种感觉显然有着本质的差异: ○1它们的对象不同。

      前者把握的知识对象的外观,而后者把握的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意义;○2他们的区别还在于后者还使得主体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度,达到了一种体验的深度同时,这种深度也使得审美活动本质上成为一种主体间的精神交流,而审美对象实际上成为一种"准主体"11、审美态度:指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使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12、先验想象力:在根本上为审美对象的构成提供前提条件,提供对事物观察必需的时间与空间的能力, 打破了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的状态据法国现象学家杜夫海纳分析,先验想象力功能有后退、开拓13、审美距离: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的一个审美心理学概念,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心理距离14、反思判断力:是康德的美学概念,指从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去寻找普遍的概念、规律,它能够达到普遍性是因为它之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