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52.docx
34页[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5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5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52一、单项选择题问题:1. 在标准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中, 方法在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中最常用而且最经济A.影子工程法B.反向评估法C.成果参照法D.防护费用法答案:C问题:2. 某监测点总监测数据为50个,其中超标监测数据10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5个,未检出的点位数为10个,则超标率是 A.28.6%B.22.2%C.25.0%D.20.0%答案:B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100%,其中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不参加统计计算,未检出的点位数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中所以,超标率=10/(50-5)100%=22.2%问题:3. 温廓线是反映 A.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水平扩散的能力B.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水平扩散的能力C.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D.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湍流扩散的能力答案:C问题:4. 生态影响一级评价,成图范围是50km2,成图比例尺应该大于等于 。
A.1:10万B.1:5万C.1:1万D.1:5 000答案:B问题:5. 下列选项中,关于非点源调查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查内容:工业类非点源污染源、其他非点源污染源B.调查原则:一般采用实测的方法,不进行资料收集C.污染源采样分析方法: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执行D.污染源资料的分析整理:对收集到的和实测的污染源资料进行检查,找出相互矛盾和错误之处答案:B问题: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常可根据填埋场“年龄”分为两类,“年老”填埋场的填埋时间一般在( )年以上A.2B.3C.4D.5答案:D问题:7. 污染源分析过程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一般按人均用水量乘以用水人数的 计算A.60%B.70%C.80%D.100%答案:C问题:8. 对连续生产稳定、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采样和测试的频次一般不少于 A.2次B.3次C.4次D.5次答案:B问题:9. 曝气池的主要作用是去除 A.氮和磷B.有机污染物C.无机污染物D.油和重金属答案:B问题:10. SCR脱硝技术使用的还原剂是 A.氨B.氢C.甲烷D.贵金属答案:B问题:11. 通过全场物料的投入产出分析,核算无组织排放量,此法为 。
A.现场实测法B.类比法C.物料衡算法D.模拟法答案:C问题:12. 下列不属于法规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是 A.学校、医院和人口密集的居民社区B.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C.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D.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答案:A问题:13. 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9000t,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2000t,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00t,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t,某污染物的排放量为5000t,则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 tA.14000B.1400C.6400D.5400答案:B问题:14. 要在某一地区进行开发区建设的规划,如果我们不知道污染物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而要估算该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可以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A.P-T法B.模拟法C.修正的A-P法D.线性优化法答案:C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包括修正的A-P法、模拟法和线性优化法 修正的A-P法的特点是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以粗略估算指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
模拟法需要通过调查和类比了解或虚拟大气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 线性优化法在污染物的布局、排放方式确定后,并且建立源排放和环境质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来估算该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 问题:15.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包括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 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措施A.100~200m区域内B.特定区域内C.尽可能大的区域D.邻近区域答案:D问题:16. 下列选项中,不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的是 A.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和基准B.经济价值损益和得失C.社会文化评估基准D.水土流失答案:D问题:17. 某厂有一台链条炉(烟气中的烟尘占灰分量的80%),装有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为80%,用煤量为1.8t/h,煤的灰分含量为25%,含硫率2%该锅炉 SO2的排放量是 ,烟尘的排放量是 A.16000mg/s 20kg/hB.16000mg/s 20g/sC.32000mg/s 10kg/hD.32000mg/s 10g/s答案:B问题:18.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时,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 。
A.不叙述B.简要概述C.仍需详细论述D.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答案:A问题:19. 下列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的一般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以城市规划为先,避免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影响B.关注环境敏感人群的保护,体现“以人为本”C.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控制环境噪声污染D.以声音的三要素为出发点控制环境噪声的影响,以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受体保护两方面为主答案:D问题:20. 中型湖泊取样点的布设,当平均水深不小于10m时, A.水面下0.5m处设一个取样点B.水面下0.5m和斜温层以下0.5m各设一个取样点C.水面下0.5m处和距河底0.5m处各设一个取样点D.水面下0.5m和斜温层以下距河底0.5m以上处各设一个取样点答案:D问题:21. 在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时,对于零维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有 A.进入的污染物能在瞬间分布到空间各个部位B.将所研究的环境介质看作是一个完全混合的反应器C.各种湖泊和箱式大气模型是零维模型D.认为污染物时均匀分布的答案:CC的正确说法是:并不是所有湖泊和箱式大气模型均为零维模型问题:22. 废水处理技术中活性污泥法属于 A.物理法B.化学法C.物理化学法D.生物处理法答案:D问题:23. 气温为23℃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4.5mg/L,已知该河段属于Ⅱ类水体,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不小于6mg/L)A.0.75B.1.58C.2.66D.3.25答案:D问题:24. 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热力因子是 A.温度层结和湍流B.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C.风和湍流D.风和大气稳定度答案:B问题:25. 现场调查法与收集资料法相比,其优点是 A.应用范围广、收效大B.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C.全面准确D.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答案:D问题:26. 混合层高度表征污染物在垂直方向被热力湍流稀释的范围,即 空气热力和湍流所能达到的高度A.高层B.低层C.混合层D.中层答案:B问题:2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将厂界噪声分为四类,其中第二类厂界噪声的昼夜间标准值分别为 dBA.55和45B.60和50C.60和55D.65和55答案:B问题:28. 下列公式中,水平衡关系方程是 其中定义Q为取水量,A为物料带入水量,H为好水量,户为排水量,L为漏水量A.Q-A=H+P+LB.Q-A=H-P+LC.Q+A=H-P+LD.Q+A=H+P+L答案:D问题:29.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是指 。
A.环境现状分析过程中的工作深度B.环境预测过程中的工作深度C.评价过程中各单项工作专题的工作深度D.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工作专题的工作深度答案:D问题:30. 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方法中,假如一片森林涵养水源量是100万m3,在当地建造一个100万m3库容的水库的费用是150万元,那么可以用这150万元的建库费用,来表示这片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此法属于 A.反向评估法B.人力资本法C.恢复或重置费用法D.影子工程法答案:DD选项,影子工程法用于评估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森林生态价值等问题:31. 关于大气污染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污染物的排放形式可分为连续源、瞬时源、间歇源B.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C.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25c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D.按污染源的几何高度可分为电源、面源和线源答案:B问题:32. 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方法应以 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实测A.车间B.单位或车间C.工段D.车间或工段答案:D问题:33. 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以保护 为核心,保护生物的生境。
A.生物的多样性B.物种C.群落D.生态系统答案:A问题:34. 下列选项中,关于非点源调查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查内容:工业类非点源污染源、其他非点源污染源B.调查原则:一般采用实测的方法,不进行资料收集C.污染源采样分析方法: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执行D.污染源资料的分析整理:对收集到的和实测的污染源资料进行检查,找出相互矛盾和错误之处答案:B问题:35. 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活动、机械设备使用等使 改变,使土地和水体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 A.地形地貌 B.植被、声环境 C.植被、地形地貌D.大气、地形地貌 答案:C问题:36. 某企业单位产品COD排放定额为100g/t产品,年产品总量为6t,该企业排污系数为0.7,污染物排放总量为 A.0.6kgB.4.2kgC.0.6kg/aD.4.2kg/a答案:C[解析] 根据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乘以产品总产量,因此,100g/t6t=600g=0.6kg,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单位是kg/a;该题没有用水量指标,排污系数是一个干扰条件,因此,正确答案为:0.6kg/a。
问题:37. 雪原属于 景观A.地理地貌B.地质类C.生态类D.气象类答案:D问题:38.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的是 A.工程概况B.施工规划C.污染源分析D.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答案:C问题:39. 声源A和声源B对C点的单独影响都是60 dB,对C点的叠加影响是 dBA.63B.66C.70D.120答案:A问题:40. 大气环境影响二级评价项目监测时, A.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