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这以上讲了聚合的自性就是和分离形影不离的,因此不值得贪.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4511400
  • 上传时间:2018-0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观四百论讲记 1这以上讲了聚合的自性就是和分离形影不离的,因此不值得贪恋下面接着指出,在轮回中,聚合的时间很短,而分离的时间很长,因此既不值得为那么短暂的聚合而欢喜、贪恋,也不值得为聚合的失去而伤心庚 二 、思 惟 分 离 长 无 始 终 而 断 贪设问:尽管与子女等亲友注定是要在某一个时间分离的,但是一起相聚的时间很长,对此难以断掉耽著,这该怎么办呢?答:过 去 无 有 始 , 未 来 无 有 终 ,何 故 汝 见 合 , 不 见 长 时 离 颂文直解此具有无明众生的轮回,过去无有开始,未来也无有终点,聚合相比于轮回,仅仅只是一刹那而已,你以什么原因把那么短的聚合见为很长,却不见在无始无终的轮回中,那么漫长的分离呢?因此,应思维分离漫长,而对暂时的相聚不应耽著释义聚合与分离的时间长短,到底该怎么看待呢?如果眼光只局限于当前的一段时间,那么几天、几个月的相聚就显得很长,显得很重要因此与子女或者爱人等的相聚,当然就高兴;而如果与他们分离了,也难免为此而悲伤2 中观四百论讲记但是眼光如果放宽一些,从整个一生来看的话,那么几十年的相聚,才会显得很长,才会很重要;而几天、几个月的相聚,就显得很短,不那么重要,也就不会太执著。

      在生活中,还会有很多更重要的人会遇到,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如果眼光再放宽,把相聚放在整个轮回的大背景下来看,那么轮回中的过去是没有起点的,已经流转过了无数次了,将来呢,在获得解脱之前,也是不会停止的,也会流转无数次的这样的话,现在的相聚,即使有几十年那样长,但是和漫长的过去和将来相比较的话,也都只是短短的一瞬间而已在轮回中,遇到过和将要遇到的人和事会多得不可计数,因此眼下的的这点相聚,就更不重要了,更加的不值一提,与他们的分离,也完全不需要伤心了可见,如实地进行观察非常地重要而且,正当你在感受和某个人相聚的快乐的时候,你们的相聚在不停地迁变,你们的快乐也是在不停地迁变的这样的迁变,说明快乐是没有常有自性的,也不可能长久的,甚至还没有分离,就已经变成痛苦了经常可以见到的情况是,人们久别重逢,第一天还感觉很高兴,互相有说有笑;第二天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开始看对方有些不顺眼了;第三天就已经在考虑要重新分开了所以一方面来说,在轮回之中,相聚的时间非常短暂,而分离的时间非常的漫长;而且,即使相聚时是快乐的,中观四百论讲记 3快乐本身也受着太多的各种因缘的制约,并不稳定和持久因此如果一直贪执这种相聚的快乐,必然会带来像夏天的雨点那么密集的烦恼和痛苦。

      坏苦必然会引起苦苦,轮回中的缘起规律就是这样所以只有看破它,对它产生厌离,才能带来安宁,也才是最有智慧的选择庚 三 、思 惟 集 聚 为 刹 那 灭 法 则 而 断 贪设问:尽管分离是如此的痛苦,但是人们又会被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导致人们会很快淡忘痛苦答:刹 那 等 诸 时 , 定 如 诸 怨 害 ,故 于 彼 怨 害 , 汝 都 不 应 贪 颂文直解正在刹那刹那消失的春夏秋冬等的时间,就像自己的怨敌一样,必定会伤害到自己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存活也在刹那刹那地灭尽,死主在一步步逼近,所以对于这样的怨敌,不应该产生贪执不管已经过去的时间是长还是短,我们都应当忆念死亡而不放逸、精进修行释义凡夫的心是无法自主的,一直被各种因缘所左右,被各种外境所吸引,加上人道是三善道之一,因此痛苦都不会太长,没多久就会被淡忘,人们又开始过新的日子了4 中观四百论讲记宋朝的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著名的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禅师的本意是说,如果放下执著,那么无论春夏秋冬,当下都是解脱但是凡夫俗子是怎么做的呢?凡夫俗子心中充满了常执等各种执著,因此心中被闲事占据,当然也会对本是虚幻的春夏秋冬等等的事物产生执著,虽然淡忘了痛苦,但是虚度了时光。

      之后大家会发现,自己突然变老了,死主马上要出现了,已经没有多少在世的时间了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众生的寿命越来越少,因此时间是众生真正的怨敌,就像是一刀一刀在切割众生的刽子手众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消耗时间而南瞻部洲众生的寿命不定,并且很短,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供消耗因此众生的寿命,很快地就在各种俗事中,不知不觉地消耗完了俗话说,岁月就是一把杀猪的刀,这就是一般的人,看到了时间流逝很快之后,发出的一种无奈的感慨尤其对于学佛人来说,大家拥有的时间是暇满难得的,可以用来闻思修行,因此比不学佛的人更加地珍贵如果将本可以用来学佛的时间,去做了其他没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这就好比是一个聪明健壮的青壮年,不去好好挣钱养家,反而整天去和一群不懂事的小朋友一中观四百论讲记 5起玩过家家的游戏,这是非常荒唐的因此无论做各种事情,都要知道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都在减少自己的寿命即使是学佛,也要认识到,学了一个钟头,就少了一个钟头的寿命,学了一天,就少了一天的寿命但是学佛和做世间俗事不同世间俗事在浪费寿命的同时,人们往往造下了恶业,最好的也只是造下了有漏的善业,而学佛虽然也减少了寿命,但是积累了出世的功德,这是今后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殊胜资粮,是离苦得乐的资本。

      即使是以散乱心来念佛,以散乱心来闻思修行,也远远要比去做世间俗事要好得多当然,越能保持正知正念,就越能获得殊胜的功德,那么所用掉的时间就越有意义这样到了临命终时,就会对往生到极乐世界很有把握,那就是真正成功的人生了己 三 、教 诫 如 是 断 贪 而 依 静 处以上从分离和集聚两个角度学修了合际必分的无常法则,这样有理智的人,就应该断除对现世的贪执,前去寂静的地方修行但是对此闻思和串习不到位的人,就会产生下面这样的疑问设问:即使是这样,与亲人的分离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很难做到现在就辞别亲人,前去寂静的地方修行6 中观四百论讲记答:恶 慧 怖 分 离 , 不 能 出 家 者 ,智 者 定 应 作 , 谁 待 于 治 罚 难词释义恶慧:指邪慧定应作:必定要做的事,即与家人和亲朋的分离治罚:指死主的惩罚颂文直解如果你以恶慧的原因,害怕与亲友分离,因此不敢舍家,出家前去修行然而和家人分离是确定无疑的事,所以有智慧的人,现在就应当去做在现在自由的时候不离家,死主惩罚后也是要被迫分离的,迟早都是分离,因此,应该在尚且自由的此时,离家前去寂静之处释义与亲友分离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如果现在不分离,那么许多的时间,将浪费在亲友身上。

      因为按照世俗的规矩,一个家庭中的成员,有许多必须要完成的义务有的是应该完成的,比如说孝养父母,但是更多的,则是人来客往的客套和繁文缛节不但是一般的在家人,包括一般的出家人,如果不专注闻思修行,就会找出很多散乱的借口,跑来跑去,去做世间一般的事情,浪费了时间,非常不值得中观四百论讲记 7就像前一颂说的, “刹那等诸时,定如诸怨害” ,在做这些世间俗事的时候,损失了自己的寿命,浪费了本可以用来解脱的暇满人身宝那么在临终的时候呢,因为心中没有一点修行,也没有积累清净的功德,因此就会陷入到巨大的恐惧之中,后世也将面临黑暗与痛苦因此虽然之前没有离开亲友,但最终还是会被迫离开,而且是在受到死主的惩罚下离开的如果将眼光放远,考虑到这一世结束时,不管迟分、早分,反正都要分离;而且即使迟分,使今生的欲求得到了满足,对后世又能有什么用呢?一点好处也没有,而且如果今生造了杀盗淫妄等罪业,反而对趣向后世光明的道路作了严重的障碍再看看这一生剩下的时间,与漫长的轮回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那么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决定,那就是辞别亲友,前去修行身清净,具有出家的身份,心清净,放下了世间的贪嗔痴,这样身心都清清静静地,前去阿兰若修行,这是最大的福报,这就是一个有头脑的人,该做的选择。

      如果只是因为工作有很大的压力,生活有很多痛苦,要做很多复杂的事情,心里其实还没有厌离生死、厌离娑婆世界,没有希求解脱的无伪的出离心,这样虽然跑去一个寺庙,穿上出家人的僧衣,在寺庙里混吃混喝,睡懒觉,还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因为身虽然出了家,心还没有出家,8 中观四百论讲记还没有舍弃家如果从因果上看得远一点,这就有可能是在自己害自己不管做什么,都要看自己的心心里要能做得到真正的出家人,真正有出离心,能够闻思修行最好还能在闻思修行的基础上,有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利益现世跟自己有缘的众生有这样的出离心和大愿菩提心,这样去出家,那是非常不得了的远离红尘,出家修行,当然是最有智慧的选择但是如果出家的心还没有成熟,因此害怕出家之后,不能严谨持戒、如理地闻思修行,这样就难以消受十方的供养,对后世造成很大的障碍,那么先选择离家,到寂静的地方去,以居士的身,去闻思修行,作为过渡,也是一个理智的选择因为只要离开了家,就远离了很多烦恼的对境,远离了俗事的羁绊,也就远离了部分修行的障碍因此即使以居士身,也能获得很大的进步等到心相续成熟后,可以再考虑出家还有一个现代特殊的情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比起古代来说,现在的互联网非常发达,智能越来越普及,网上的资讯越来越丰富,微博、等的功能越来越多。

      这样不但是世间上的人,就连不少学佛修行的出家人和居士,也深受网络影响,每天在网上浏览新闻,寻求刺激,在这些垃圾一样的信息上,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中观四百论讲记 9间不管是寺院,还是寂静处,只要能够上网,能够用,能够看电视,那么各种导致散乱放逸的因素就会诱惑大家,这样寺院和寂静处就失去优势了,就会变得世间闹市一样了,不是阿兰若了,不是寂静处了这是对闻思修行非常大的一个障碍,大家要好好反思,要下决心,要加入每年都有的《珍惜暇满》的誓愿,把这种网瘾、打无意义的等散乱因素坚决戒掉设问:虽然应该尽早离家去修行,但是应该在生下孩子,并且等孩子成家之后,再去做离家修行的事情答:汝 思 作 此 已 , 后 当 往 林 间 ,若 作 已 后 弃 , 作 彼 有 何 德 颂文直解你想把现在还没做完的事情做完之后,再去寂静的地方修行但是如果这些事情在做完之后,还是要舍弃的话,那现在做它又有什么用处、利益呢?所以应当断除懈怠、放弃拖延,应该去到寂静处修行释义大家要好好想想啊,提婆菩萨这里说的是非常有智慧的教言啊如果现在让有些人放下工作,放下家庭,估计他会举出很多理由,说现在的工作、家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不能缺少他的,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

      这种理10 中观四百论讲记由,他可以一个接着一个地说,这时他就像一个学识渊博的班智达那样了,思维很敏捷,口齿也很伶俐但是,这只是说明了他的常执是多么的厉害不管他说出多少理由,提婆菩萨用一个偈颂,就一下子全部回答了提婆菩萨说:“若作已后弃,作彼有何德” ,意思是现在放不下的这些工作、家庭,不管你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在做完了之后再回头去看,无论你做的那些具体的事情,还是做那些事情的目的,都是留不住的,都是要放弃的既然要放弃的,那和没有做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不但没有功德,还造下种种不善业大家仔细想想这句话,想通了,很多深重的执著马上就会放下来了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就像变成了一具尸体一样,不需要去执著了比如工作,做完之后,大家就会舒一口气,就想着要早点下班回家,不会再去管它了又比如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各种辛苦快乐,也都已经随时间消失了但是有的人想,工作的目的是赚钱,养育孩子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材,这些目的如果最终实现了,说明自己的辛苦得到了回报,这不是很有意义吗,怎么也说要放弃呢大家想一想,赚了钱之后,做什么呢?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在做完之后,不是也都要放弃的吗?至于要养育孩子成材,请你想一想,即使孩子很随顺你,媳妇也孝敬,中观四百论讲记 11孙辈也懂事,你的晚年很安乐幸福,但是在死主到来的时候,这些幸福也都烟消云散了,都没留下什么东西,这些往事在死主面前什么作用都没有。

      而且,前面学过了“如父爱其子,彼则不如是,世间向下行,故难生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