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读庄子《马蹄》有感.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1083623
  • 上传时间:2019-09-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去伪存真 ——从《庄子·外篇·马蹄》初探庄子处世哲学在《庄子》所有的篇目中,《马蹄》应该是其中篇幅最短的一节,也是其中构思最精巧简明的一节庄子在文中以马喻人,以伯乐喻圣人,通过伯乐对马的摧残,揭露了所谓“圣人”之道对人性的摧残,着意宣讲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在《马蹄》中,庄子提到了“治天下者之过”、“圣人之过”和“工匠之罪”、“伯乐之罪”这两过两罪反映了庄子反对束缚和羁绊,否定人为的主张同时,他还认为:“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是马之真性;“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是民之所乐这也反映了他这种无拘无束,归返自然,珍视人的自然本性的主张综合以上两点,可以概括庄子的处世哲学为——去伪存真在庄子的处世哲学中,“真”是与“伪”相对立的两个概念真”代表着自然,而“伪”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即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让自然的、人性的东西自然而存以下将从两方面来论证庄子的去伪存真一、谈谈“去伪”(一)伯乐治马在常人看来,伯乐相千里马,治千里马,是很值得旁人尊重和佩服的事情。

      而在庄子看来却是“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马之死者已过半矣”在文中伯乐对马匹“烧之,剔之,刻之,雒之”、“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此处两次连用10个动词,显出世人为了获得利益,而对自然生物所采取的种种极端的措施到此,马的遭遇越来越凄惨,由死去十二三到过半庄子到此,叉开一笔后,又回到讲伯乐治马此时,庄子对马的形容是“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踢”,将马的自由真率的性情和之前形成对比,突出人类对自然界所进行的改造给生物带来的不利最后,等到后来把车衡和颈轭加在它身上,把配着月牙形佩饰的辔头戴在它头上时,马就会侧目怒视,僵着脖子抗拒轭木,暴戾不驯,或诡谲地吐出嘴里的勒口,或偷偷地脱掉头上的马辔马的智巧竟能做出与人对抗的态度,这完全是伯乐的罪过他认为,人类的所为改变了人与自然原来的和谐状况,使得马和人处于一种对立面他在文中直接指出“伯乐之罪”也他认为,给自然生物加入人为的成分,就损毁了生物的“真性”庄子认为“天人合一”,即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在宇宙当中处于同等的地位,人类并不能凭借主观意志改变生物的天性,不能将人类的主观意志强加于生物如果那样做了,只能适得其反,甚至会乱了自然界本来的和谐面目。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在混沌未开之时都是由气组成,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肯定了自然与人是有机的生命统一体,肯定了物我之间的融合由文中可知,他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但是同时也否定了事物的发展二)陶匠治埴木在《马蹄》中,庄子提出“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这也从自然之本性来论述他的无为思想自然界的事物都有他自己存在的形式,而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当中,就会改变事物本来的面目庄子认为,世世称之的“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的这件事,是治天下者之过这件事具体说明了庄子是反对人们对事物进行改变要求保留事物本来的面目三)圣人治天下在庄子的笔下,并不否认圣人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他也认为,圣人是“毁道德以为仁义”的人在《庄子》中,他还提到“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在《马蹄》中,他提到天下开始出现迷惑与猜疑的原因是“蹩躠为仁,踶跂为义”;天下开始分离的原因是“澶漫为乐,摘僻为礼”他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概括为“仁义乐礼”仁义乐礼”恰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统治,禁锢人们思想,端正社会风气的工具庄子认为,统治者运用“礼乐”的直接原因是“白玉毁”、“道德废”、“性清离”社会不平等,不公平现象的根源就是人们自己加给自己的罪过。

      如果人们普遍无所希翼,无所要求,那么就不会出现性情背离,道德败坏的现象了如果社会风气纯朴,民风素朴,那也就用不着“仁义乐礼”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也即他一直所倡导的“无为”,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二、谈谈“存真”(一)马之真性庄子认为马之真性是“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意思就是说:马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马匹能够自由自在的享受大自然,不受拘束,没有纷争,没有羁绊,这就是马的真性情马的真性情还表现在:“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踢”马能够自由自在的表达自己的性情,这是一种快乐,一种自由而庄子自己却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要受时间,受社会制度的约束这在庄子看来都是不自由的,不是自己的真性情马的真性是“龁草饮水”,它只是动物,它如此自由自在,活的是真自“我”悲喜由心生,是一种超脱;从马可以想到人,当人面对种种制度、规章时,心神往往被羁绊,被束缚了二)埴木之性他讲到“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这要联系庄子本人的生平来解析。

      曾错过蒙邑的漆园小吏的他,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生活很清苦他在道德上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他,保持如此正直的本性,往往会被人排挤,政治上受到打压,往往不得志他以木自喻,暗示自己不愿同流合污,不愿阿谀奉承他的这种洁身自好的本性对后代中国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魏晋时期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唐代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宋代苏轼因卷入党派之争,而被罢官黄州中规矩钩绳”非埴木之性,失去真正的自我,而去迎奉他人,这在庄子看来是万万不可办到的事情庄子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人在他的妻子去世之时,他“击盆而歌”别人问他为什么要如此这般他的回答是:妻子的去世是一种解脱他对绝对自由的要求太高了,因此这也是不现实的,除非以死相示三)民之真性庄子认为民之真性是“织而衣,耕而食”,他认为这是人类共有的德行和本能在上古人类天性保留最完善的时代,“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即:人们的行动总是那么持重自然,人们的目光又是那么专一而无所顾盼人民各得其所,其乐融融他认为,山野的路径和隧道,水面的船只和桥梁,乡县的差别,都是人为的结果这种措施损害了民之真性。

      在《庄子》中,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能随手引入文章,或取譬喻,或作佐证如:“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在庄子看来是至德之世在“至德之世”时,庄子又进一步引入了“山、泽”保持其原始状态,万物欣欣向荣的状态庄子将草木的茂盛和人们的幸福生活联系在一起,进一步证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人类的所为损害了民之真性,世上的圣人于是采取措施:“蹩躠为仁,踶跂为义”、“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此时的人民已经失去了像生绢和原木那样保持其自然的本色的“素”和“朴”庄子人为,圣人们所尊奉的礼乐是矫造的,所尊奉的仁义是不可企及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铤而走险,去寻求智巧,去竞逐私利庄子认为,世上的不和谐现象是圣人的罪过由于圣人们标榜“仁义乐礼”,人们的追求不再是织布穿衣,耕种吃饭人为的“伪”因素让人类失去了原有的本能和天性,社会才会出现不和谐现象庄子极力反对人为,提倡“天道无为”,人为自然的要比人为地好他认为“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愚民思想,庄子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待问题,这也是他的“无为”的政治思想他的“无为”是以“无为”成“有为”,达到“无为而治”。

      庄子的处世哲学包括了他对待自然的态度,对待人的态度,以及他的政治主张他的处世哲学可以概括为“去伪存真”,即顺从天道,摒弃“人为”综上所述,总结全篇,由马及人,庄子在文中推从所谓“至德之世”,即在原始社会,人与禽兽为伍,与万物并生,无知无欲,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知,没有君子小人之别,处于“常然”,“是谓朴素”,是谓去伪存真及至儒家圣人,提倡仁义礼乐,以匡正天下,使民自矜好诈,争归于利,罪大恶极!庄子反对“圣人”以仁义礼乐禁锢人的自由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在当时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同时,作者因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而向往愚昧无知的原始社会,显然,一定程度上这种思想又显得愤激,带有严重的消极虚幻性中部石漠化综合防治—水土保持区,要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遏制石漠化蔓延,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区,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流域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特有自然景观,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