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互联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382433640
  • 上传时间:2023-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5.0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第一章:调查介绍:   一、调查方法   (一)网民个人调查   1.1调查总体   中国有住宅固定(家庭、小灵通、宿舍)或者的6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 样本规模   用户调查总体样本30,000个,其中,住宅固定用户、用户各15,000个,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 调查总体细分   调查总体划分如下:   子总体A:被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包括:住宅固定覆盖的居民+小灵通用户+学生宿舍覆盖用户+其他宿舍覆盖用户】;  子总体B:被覆盖人群;  子总体C:和住宅固话共同覆盖人群【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和覆盖人群有重合,重合处为子总体C】,C=A∩B  1.2抽样方式   CNNIC针对子总体A、B、C进行调查,为最大限度地覆盖网民群体,采用双重抽样框方式进行调研采用的第一个抽样框是固定住宅名单,调查子总体A采用的第二个抽样框是移动名单,调查子总体B  对于固定覆盖群体,采用分层二阶段抽样方式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省内采取样本自加权的抽样方式各地市州(包括所辖区、县)样本量根据该城市固定住宅覆盖的6周岁以上人口数占全省总覆盖人口数的比例分配  对于覆盖群体,抽样方式与固定群体类似,也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省内按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配样本,使省内样本分配符合自加权  为了保证每个地市州内的住宅号码被抽中的机会近似相同,使住宅多的局号被抽中的机会多,同时也考虑到了访问实施工作的操作性,在各地市州内住宅号码的抽取按以下步骤进行:  群体调研方式是,在每个地市州中,抽取全部局号;结合每个地市州的有效样本量,生成一定数量的四位随机数,与每个地市州的局号相结合,构成号码库(局号+4位随机数);对所生成的号码库进行随机排序;拨打访问随机排序后的号码库固定群体调研方式与群体相似,同样是生成随机数与局号组成号码,拨打访问这些号码但为了不重复抽样,此处只访问住宅固定  1.3调查方式   通过计算机辅助访问系统(CATI)进行调查  1.4调查总体和目标总体的差异   CNNIC在2005年底曾经对无法覆盖人群进行过研究,此群体中网民规模很小,随着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目前该群体的规模逐步缩减。

      因此本次调查研究有一个前提假设,即:  针对该项研究,固话和无法覆盖人群中的网民在统计中可以忽略不计  (二)网上调查   网上调查重在了解典型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5年6月10日至6月31日期间进行了网上调查将问卷放置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网站上,同时在政府媒体网站、全国较大的网站上设置问卷链接,由网民主动参与填写问卷回收问卷后,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答卷有效性检验,筛除无效答卷  (三)网上自动搜索与统计数据上报   网上自动搜索主要是对域名、网站数量及其地域分布等指标进行技术统计,而统计上报数据主要包括IP地址数和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3.1 IP地址总数   IP地址分省统计的数据来自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APNIC)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P地址数据库将两个数据库中已经注册且可以判明地址所属省份的数据,按省分别相加得到分省数据由于地址分配使用是动态过程,所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同时,IP地址的国家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会要求中国IP地址分配单位(如中国电信(微博)等)每半年上报一次其拥有的IP地址数为确保IP数据准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会将来自APNIC的统计数据与上报数据进行比较、核实,确定最终IP地址数。

        3.2中国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   中国的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来源于:  域名数:.CN和.中国下的域名数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库;中国类别顶级域名(gTLD)来源于域名统计机构WebHosting.Info公布的数据  网站数:由CNNIC根据域名列表探测得到CN和.中国域名列表由CNNIC数据库提供,类别顶级域名(gTLD)域名列表由国际相关域名注册局提供  3.3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电信企业的报表制度,定期得到中国各运营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连的网络出口带宽总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纳入了这些上报数据  二、报告术语界定   ◇ 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  ◇ 网民:指过去半年通过接入并使用互联网,但不限于仅通过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 电脑网民:指过去半年通过电脑接入并使用互联网,但不限于仅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 农村网民: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网民  ◇ 城镇网民: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我国城镇地区的网民  ◇ IP地址:IP地址的作用是标识上网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是互联网中的基础资源,只有获得IP地址(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才能和互联网相连。

        ◇ 域名:是互联网络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与该计算机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相对应我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中各级域名可以由字母(A-Z,a-z,大小写等价)、数字(0-9)、连接符(-)或汉字组成,各级域名之间用实点(.)连接,中文域名的各级域名之间用实点或中文句号(常见的顶级域名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名(ccTLD),如以.CN 结尾的域名代表中国;一类是类别顶级域名(gTLD),如以.COM,.NET,.ORG 结尾的域名等  ◇ 网站:是指以域名本身或者“WWW.+域名”为网址的web站点,其中包括中国的国家顶级域名.CN和类别顶级域名(gTLD)下的web站点,该域名的注册者位于中国境内如:对域名来说,它的网站只有一个,其对应的网址为或,除此以外,,……等以该域名为后缀的网址只被视为该网站的不同频道  ◇ 调查范围: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指中国大陆地区,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  ◇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本次统计调查数据截止日期为2015年6月30日第二章 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一、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图1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随着网民规模的增长进入平台期,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台,互联网将带动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创新未来,在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等应用的带动下,互联网将加速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转型升级,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网民规模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图2中国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移动上网设备的逐渐普及、网络环境的日趋完善、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促使网民规模进一步增长  首先,智能价格下降,为上网奠定了基础今年上半年,各大互联网厂商和传统家电企业对于市场的进入,促使智能价格持续走低,提升网民购买力其次,政府加大对于移动上网的扶持,通过督促运营商降低上网资费,提升网络覆盖能力等措施优化网民上网环境,降低上网门槛。

      最后,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丰富提升了网民使用意愿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加速融合,开发与各类生活紧密关联的新应用,吸引传统行业用户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  (三)农村网民规模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为27.9%,规模达1.86亿,相比2014年底增加了800万图2中国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64.2%、30.1%,相差34.1个百分点人口结构方面,10-40岁人群中,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比城镇地区低15-27个百分点,这部分人群互联网普及的难度相对较低,将来可转化的空间较大图4各年龄段人口互联网普及率  未来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将由政府与互联网企业共同带动政府方面,应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扶持,提升农村人口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及使用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鼓励输出地资源对接输入地市场带动返乡创业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可以发挥既熟悉输入地市场又熟悉输出地资源的优势,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商业,实现输出地产品与输入地市场的对接,进而带动农村地区互联网的发展企业方面,需要针对农村地区特性提供更贴近农村地区需求的应用,提升农村人口使用互联网的意愿。

      目前阿里、京东、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针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电商和农村金融服务,这些举措将对农村互联网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二、网民属性   (一)性别结构   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5.1:44.9,女性网民占比相比2014年底提升了1.3个百分点图5中国网民性别结构  (二)年龄结构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与2014年底相比,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1.1个百分点,互联网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图6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三)学历结构   截至2015年6月,整体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的占比为12.4%,较2014年底上升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大专及以上人群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图7中国网民学历结构  (四)职业结构   截至2015年6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其次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比例为22.3%,企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占比合计达到16.3% 图8中国网民职业结构  (五)收入结构   截至2015年6月,网民中月收入 在2001-3000、3001-5000元的群体占比最高,分别为21.0%和22.4%。

      图9中国网民个人月收入结构  三、接入方式   (一)接入设备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中使用上网的比例为88.9%,较2014年底增长了3.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增长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8.4%和42.5%,较2014年底分别下降了2.4和0.7个百分点,电脑端向端迁移趋势明显此外,我国网民中使用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为33.7%,较2014年底下降了1.1个百分点大屏化以及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较好满足了网民的娱乐需求,对平板电脑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最后,当前我国网民对网络电视使用率为16.0%,和2014年12月基本持平图10互联网络接入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