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音乐史中国近现代.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88531885
  • 上传时间:2024-09-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5.50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n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范畴及其讲授内容n国内高校教学与国外研究情况n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发展历史n公元1912-1949,共37年音乐历史n新音乐的发展与传统音乐在新时期的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历史 一、概述1、新音乐的启蒙和发展n关于新音乐的几点思考n音乐何谓新?n新音乐的概念n是指晚清以来随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而从历史看,这些音乐却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传统内容而被继承下来n一个问题:新音乐何以兴起? 新音乐n1、概念新音乐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不同于此前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它是清末和近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新音乐发展的历史线索与基本史实学堂乐歌著名音乐家、活动家等新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学堂乐歌发端可追溯至1898年梁启超对新音乐启蒙的贡献这一时期新音乐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创作、理论、出版都先起于日本,主要是在留日学生中开展的 著名音乐家及其历史贡献n1、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民?)、高寿田、冯亚雄、辛汉、胡君复、华航琛等2、学堂乐歌活动的历史意义主要内容见410页参考211内容。

      五四前后中小学音乐教育获得较大进展的历史背景与启示n1、时代发展的需求2、蔡元培的积极倡导3、中等、高等师范学校开设音乐教育专业,培养了数量众多的音乐师资4、音乐教材建设得到许多音乐家的重视5、音乐课外活动普遍开设比较而言此时音乐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俱佳,使得中小学音乐得以快速发展与提高 (一)晚清——新音乐的初步启蒙n历史线索n1、最早随传教士传入中国宫廷,如康熙时《律吕正义续编》的印行n2、太平天国采用基督教音乐从事反清活动n3、清廷新式军队的军乐队n4、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歌词、音乐创作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歌曲的不同n歌词文、白语言形式兼采,旋律写作主要是“旧曲填词”,主要以外国歌曲音乐作为乐歌旋律,也有少量自创曲调者乐歌内容主要反应的国人救亡图存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要求乐歌的对象主要是学生  小结n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和中国民众广泛深入的影响,是在20世纪其中注重成就是学堂乐歌n关于学堂乐歌n学堂乐歌概念及历史沿革n代表人物n历史贡献 (二)民国初期——以学堂乐歌为主的新音乐启蒙的继续n历史线索n学堂改为学校音乐列为中小学和师范学校必修课n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主张,对新音乐和艺术教育活动的促进作用。

      n乐歌书刊大量印行新音乐活动蓬勃开展出现了许多新式音乐社团 (三)20年代新音乐的初步发展n历史线索n1919北京大学创立音乐研究会n赵元任的歌曲创作n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n刘天华的二胡音乐n萧友梅、赵元任等人的欧洲乐器音乐创作n20年代工农兵歌曲创作n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设立n王光祈的音乐理论研究 小结n20年代新音乐有着多方面的进展,歌曲创作尤为显著在创作方法上,也由选曲填词为主的编配方式,改变为依据歌词谱写音乐的创作方式 30-40年代抗日歌咏活动n历史线索n“九一八”事变后,影响中国最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抗日,在音乐方面,是围绕抗日宣传的歌咏活动n影响深远n多种风格、形式的杰作迭出 小结n与时俱进起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使集体歌唱形式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提高;推动了歌曲创作的大众化、民族化探索;培养了一批歌曲创作和歌咏活动骨干对当时和其后的整个中国音乐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文化n这是民国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又一特点n国统区的音乐文化n共产党政权领导的区域音乐文化 三、社会音乐结构的变化n新音乐勃兴,传统音乐地位下降n从历史看,这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又一次转折n提问:这一转折的原因?是好是坏,如何评价? 传统音乐(一)n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

      大量发源于农村的传统音乐流入城市,并且在城市立足、发展;各种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乐的新发展;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市民的需要改革艺术传统音乐朝着艺术化,特别是娱乐性、趣味性、通俗性等方面发展;吸收新文化成分;传统音乐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为了经济利益与适应市民之需,也受到不少坏的影响如广东音乐的一度爵士化 传统音乐(二)n戏曲音乐n梅兰芳对近代京剧音乐的贡献对传统剧目进行加工,编排新戏改革京剧伴奏音乐,采用新的配乐手法发展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新腔,对旦角音乐艺术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其唱腔和表演艺术成就很高,其艺术流派被人称为“梅派” 复习思考题n1、新音乐发展的主要历史脉络n2、沈心工、李叔同在清末民初新音乐启蒙方面的历史贡献n3、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n4、民国时期社会音乐结构的新特色及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意义 民族器乐n五四前后,在南北大城市中成了一些专门从事民乐演奏的社团重要的有“天韵社”(1911),“国乐研究社”(1919)“大同乐会”(1920),“今虞琴社”(1934)、“上海国乐研究社”(1941)等。

      重要人物有吴畹卿、沈肇州、杨宗稷、周少梅、汪煜庭、朱勤甫等这些社团在改编、整理、研究和民乐曲谱的刊行、乐器改革等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并将这些成果进行各种形式的演出和灌制唱片等活动,如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曾将琵琶曲《夕阳箫鼓》改变为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民族器乐(二)n民族器乐活动历来在民间是有市场的,群众基础很好其活动主要集中在宗教活动、民间民俗活动中也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历史原因,民国时期政府并不重视这样的音乐及其活动,这些音乐家地位及其低下,自生自灭,无人问及只有很少数有眼光的人才关注他们他们之中不缺少伟大的天才和音乐大师例如解放后被“挖掘”而“成名”的音乐家阿炳n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丝竹音乐这个乐种在江南发展势头最好n福建南音主要是在海外(东南亚)一带华人圈流行 近代专业音乐创作n笼统划分,可以作如下划分:n1、声乐n2、器乐n3、歌剧n4、交响乐n早期音乐创作的灵感与动力来源于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成为近代中国音乐史的重要内容,它影响到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 这一时期的音乐活动举要n1、社会需求刺激了音乐专门学校的建立n自1919以来,在上海、北京等城市纷纷开始建立各种新的音乐社团。

      n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n中华美育会——1919n北京爱美乐社——1927n国乐改进社——1927 n这些音乐社团活动大多接受蔡元培的美育主张,其活动包括中西音乐理论的知识学习、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以及组织各类音乐演出活动、进行传统国乐的整理和研究,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音乐教育的作用       同一时期,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始逐步建立了一批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其中包括师范、专科、艺术学校的音乐系、科,一些外国教会所办的高等院校也相继成立了音乐系n      1927年,蔡元培实施其大学院计划,在上海创立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蔡元培出任院长并总理全院院务,1929年,在大学院计划夭折的情况下,该校改制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n2、40年代,音乐师范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均有很大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专门的音乐人才n38年在延安创立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n40年在西南重庆创立国立音乐学院n南方诸省的一些师范学校的音乐系、科n40年重庆成立管弦乐团n解放战争时期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出现的“星期音乐学校”(1946)、“中华音乐学校”(1947,上海)、“上海音乐函授学校”(1946)、“中华音乐院”(1947年,香港)等社会音乐机构。

      赵元任(1892-1982)n语言学家、作曲家于“五四”以后,陆续写了一百多首作品他的独唱歌曲和多声部歌曲成就甚高,其内容反映了“五四”精神,在音乐风格上既有鲜明地民族特点,由借鉴了西方艺术歌曲创作方法,并且在音乐地情感表达以及处理音乐与语言地关系上,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萧友梅在当时曾评价赵元任的音乐创作是“替我国音乐界开一新纪元” 赵元任的创作举要n《卖布谣》、《劳动歌》、《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听雨》、《呜呼三月一十八》、《也是微云》、《西洋景歌》、《老天爷》以及合唱曲《海韵》影响甚广n赵元任也是中国较早重视收集、改编民歌的音乐家 聂耳n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铁蹄下的歌女》等n历史贡献与艺术特征:n他成功地创造了一种适于这种新诗的形式其主要特征有四个方面:非方整性的曲体结构;丰富多变的句式;突出使用短句,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造成急促的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巧用休止符;聂耳的群众歌曲不仅有着丰富广泛的社会影响,巨大的社会现实斗争意义,也对中国歌曲艺术发展歌曲(如歌曲创作方法、艺术形式的创造、歌曲体裁)有重要的历史贡献n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n      他的歌舞音乐影响很大。

      可以说有学校的地方,就有黎锦辉的歌舞音乐他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推广国语而改革学校音乐教育,热心从事儿童歌舞创作,许多作品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科学、民主精神n       成功的作品有《麻雀与小孩》、《月明之夜》、《小小画家》、《可怜的秋香》、《努力》等30年代,黎锦晖在商业性歌舞活动中写了不少迎合市民低级趣味的歌舞音乐,如《毛毛女》、《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等抗战后,他停止了这类歌曲的创作,并写过一些救亡与爱国歌曲1943年,他曾为郭沫若的话剧《虎符》配乐 刘天华在民族音乐领域的探索与贡献n      他是五四新文化中,民族音乐领域中最具创新精神且做出贡献的音乐家其突出贡献在民族器乐创作n      刘天华受“平民教育”等民主思想的影响,反对音乐成为“贵族们的玩具”,提出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主张发展国乐走三条路线,一采取本国固有国粹,二是学习外来文化,三是在继承学习之上,走一条新路他共创作二胡独奏曲十首,琵琶独奏曲三首,民乐合奏曲二首他表现五四至30年代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现实中苦闷、愤懑的心情的《病中吟》、《独弦操》、《悲歌》等,表达憧憬未来的别种心境的《光明行》、《良宵》等直到今天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30年代专业音乐创作成就举要n这一时期的创作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声乐和一些器乐创作方面n1、歌曲创作方面有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红满枝》;陈洪的《冲锋号》、《上前线》;应尚能的《燕语》、《吊吴淞》;周淑安的《抗日歌》、《纺纱歌》;老志诚的《民族战歌》;江定仙的《春晚》、《前途》、《静境》;陈田鹤的《采桑曲》、《山中》、《哀挽一位民族解放战士》;黄自的《春思》、《思乡》、《玫瑰三怨》;刘雪庵的《春夜洛城闻笛》、《长城谣》、《飘零的雪花》;张肖虎的《声声慢》;李维宁的《鱼父词》、《玉门出塞歌》等等 n中国近现代西洋乐器音乐创作,主要集中在钢琴、小提琴和交响音乐的创作上n近代对钢琴音乐的主要艺术特征近代的中国钢琴曲以小型乐曲居多,中型作品多以小曲连缀成组曲,音乐结构单纯,旋律突出,调性明确这时还未出现大型钢琴音乐作品大多数作品还未使用较复杂化的多声写作技术这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作曲家注重当时中国民众对钢琴音乐的可接受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及演奏还处在初步发展的水平上总的讲,近代钢琴音乐大多有鲜明的标题,意象鲜明,注重情景的创造,易于被理解如《花鼓》中的锣鼓乐、《海韵》中的大海波涛等,都成功地以其乐之声形表现了特定地内涵。

      n作业与思考:梳理中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的线索用作品与人物)n《牧童短笛》的艺术特色 钢琴音乐n这是近现代新音乐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一类主要历史发展线索:从最早对西方音乐的模仿(如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到后来具有鲜明民族特色钢琴曲如《牧童短笛》,经历了二十年的时间一种态度或者做法,印度式另一种是日本或、韩国式还有一种中国式,在外来之器中创造道自己的、民族的、现代的中国音乐 贺绿汀的钢琴音乐n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优美质朴的民歌风旋律、流美的复调和东方色彩的对位化和声等,创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与意境这首钢琴独奏曲对其后中国钢琴音乐和其它多声音乐创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近现代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的创造与探索n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n一、旋律方面把创造美的旋律作为钢琴音乐写作的主要任务吸收民族民间的音乐资源来进行创造有几种常见方法一是把民歌或乐曲作素材,使之保留原曲的音乐特色,又具有钢琴音乐的艺术风貌因此,改编曲居多王建中钢琴曲上海音乐出版社另一种是以传统的音阶、调试、旋法为基础,而不拘于既有曲调《牧童短笛》此外,吸收传统音乐的其他素材,如锣鼓乐节奏等。

      花灯) 二、多声写作方面n是这一时期中国音乐家极为重要的创作领域,留学生和音乐院校的师生在这个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n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n中国风格的和声(分析一个中国风格的流行曲钢琴伴奏黎英海中国民族调式与和声拥书自雄n中国风格的复调n思考题: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中追求中国风格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合奏音乐n在传统音乐基础上编、创者多其音乐来源主要有民歌音乐、传统器乐、其它传统乐调及作曲家新创作,前三者更为多见第一种选择民歌或传统乐曲做素材,如《西北民歌变奏曲》;第二种如《金蛇狂舞》,第三种如《彩云追月》 中国近现代歌剧音乐n有戏曲,且传统悠久综合艺术Peking Opera中国新歌剧与中国戏曲的不同中国新歌剧,是随西方音乐的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的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歌剧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二者艺术形式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一般来说,西方歌剧重写实,中国戏曲重写意、传神中国歌剧是“五四”以后,中国音乐家在接受西方文化观念的同时,对西方歌剧进行中国化的尝试,在音乐表现上采用以作曲家专门创作的音乐为表现手段而中国戏曲多采用曲牌体或板腔体的结构,既不同的戏常采用大致相似的唱腔  发展历程:n1、萌芽时期。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三蝴蝶》、《小小画家》、《神仙妹妹》、《月明之夜》他的作品多以童话寓言方式,反映儿童生活或社会现实的内容,寓科学、民主、平等、博爱、团结等“五四”精神于其中,很有教育意义他的作品富有民族风味,适合儿童特点,在人物的性格化和戏剧性方面,有可贵贡献为后来的歌剧创作积累了初步的经验2、在上个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末探索时期3、白毛女 《白毛女》音乐创作经验n音乐设计最初有两种方案,但最后都被否定1、采用西洋歌剧的方法2、吸收传统地方戏剧音乐最后决定走中国特色之路即忠实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吸收民间形式的一切优点——原则集体智慧n在民间音调基础上吸收西方歌剧音乐性格化和戏剧化的创作经验,运用人物主调贯穿发展的手法使音乐形象的塑造获得成功在歌剧音乐中,尝试使用了重唱与合唱的形式,运用了和声、复调等多声部音乐手法;在乐队方面,根据当时条件使用了中西乐器的混合编制 音乐教育n近代音乐教育的发生与发展n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传教士来华兴办教会学校,带来了乐歌课的设置但是它的影响不大,仅局限在教徒和少数地区直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变法运动的推动下,“新音乐”及其音乐教育才得到大众的认可重视。

      学堂乐歌活动的历史意义n从音乐发展史角度,其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乐歌活动影响下,培养出中国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人才,为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师资力量;通过学堂乐歌活动,展示了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引起社会各界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逐步确立了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给国人介绍了西欧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以及音乐会演出形式,提高了国人的音乐修养、丰富了音乐生活;乐歌活动中“集体歌唱”形式对其后群众歌曲体裁与歌咏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之,乐歌活动在我国学校音乐启蒙教育方面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实践成果,为“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新音乐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为中国现代普通音乐教育铺垫了最初的基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