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doc

41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37539343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0.50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企业标准QB03-2005岩土工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目录11.1一般规定11.2量尺记录11.3取样与原位测试21.4地下水31.5探井验收及编录32岩石描述2.1一般规定32.2描述工程42.3描述容与鉴定43碎石土描述3.1一般规定53.2碎石土分类63.3描述容64砂土描述4.1一般规定84.2砂土分类84.3描述容85粉土描述5.1一般规定105.2鉴定与描述106粘性土描述6.1一般规定126.2现场鉴定126.3描述容127特殊性岩土描述要点7.1湿陷性土127.2红粘土147.3软土147.4混合土157.5填土157.6多年冻土167.7膨胀岩土167.8盐渍岩土177.9风化岩和残积土177.10污染土18附录A现场记录表20附录B标准贯入〔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21附录C取土器规格及适用地层22附录D第四纪地层成因类型符号23附录E岩石分类特征表24附录F黄土地质年代划分和现场特征表251总则1.1一般规定现场描述是岩土工程勘察根底工作容之一,应客观反映所揭露的地层和层位分布,正确记录描述对象的性状、特征及包含物等,为业资料分析整理提供准确完整的第一手资料。

      从事现场描述的人员为描述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由本专业技术员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其他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应通过本院统一组织学习和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颁发岗位证书,持证上岗我院所有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的描述工作,必须使用院统一的记录纸和相应的表格样签描述记录一律使用铅笔,不得用橡皮擦拭,需要改正时,可将更改容划一横扛,把正确容在旁边写出土〔岩、水〕样签或回次卡可使用圆珠笔或钢笔填写现场描述应容齐全,所有记录栏目都要有印记,不得漏项,严禁事后追记,注意保持记录的整洁每个勘察点描述完成后,描述员首先自查,确认无误后,在相应的责任栏上签字,及时送交工程负责人现场作业开展前,工程负责人影响包括描述员在的相关人员进展技术交底,说明技术要点,施工条件和考前须知,预计的勘察点深度和数量,取样和原位测试等,并将搜集了解到的地层、地下水等情况进展必要的介绍对于其他系统的勘察工程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如果有本规定以外的描述工程,工程负责人应特别加以说明现场施工过程中,描述员应协助机长调查了解电线、电缆及各种管道等地下掩埋无的分布,防止平安事故的发生描述时发现异常〔如遇溶洞、人防或特殊性岩土等〕,应在描述中作出记录,并把情况及时反响给工程负责人。

      如果需要改变的勘探点性质、深度或位置,必须按照我院现行的技术管理规定进展汇报,获得批准前方可进展1.2量尺记录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以及风化岩,每回次钻进0.5m左右为宜,最多不得超过1.0m中等风化~未风化岩石回次进尺不宜超过2.0m每回次记录一次,当出现变层时,应准确记录分层界限回转钻进进尺控制可采用机上余尺法,任一时刻孔底深度D用以下试计算:D=S-L-H式中S-钻具总长度(m),包括机上钻杆、钻杆、钻头〔或取土器、标贯器〕和各种接头的长度总和;L-机台高,孔口外表至钻机转盘顶面的垂直距离〔m〕;H-机台余尺,钻机转盘顶面至钻杆顶端的距离〔m〕冲击钻进进尺深度控制可采用刻度标记法,从钻头开场,在吊锤及钢丝绳上,自下而上每隔0.5m用粉笔或其他标记物做出明显连续的标记,起钻前,量测孔口至地面以上第一个标记线的距离,当次孔低深度等于累计标记线尺寸减去该距离每回次起钻之前,必须量测机上余尺或刻度距离,一边随时掌握当次的孔底深度;如果*一回次深度发生变层,则变层界限为当次孔底深度减去至变层部位的高度记录分层界限精度误差不超过±5cm同一土层中相间成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较厚的土层写在前边,如粘土夹粉砂层;当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层,如粘土与粉砂互层;当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有规律的屡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层,如粘土夹薄层粉砂。

      厚度大于0.5m的层位,应单独分层1.3取样与测试为取得高质量的的土试样,应根据钻进地层选用适宜的钻进方法和取土器在取样之前,认真检查刃口的完整性,铁皮〔塑料筒〕安装牢靠到位国目前常用的取土器规格及性能见附录C对黄土类土,土样直径不应小于120mm,其他类别的土样不小于108mm采用冲击钻进时,取样前宜使用120mm取土器进展清孔,并保持孔底干净,残留的虚土厚度不得大于5cm从钻孔〔探井〕取出的原状土样,应即刻封存,能够及时〔当日或次日〕送达实验室的土试样可用胶带封存,否则应使用蜡封封土时将填写完整的土试样标签粘贴在取土筒的侧面〔避开取土筒的闭合缝〕,字迹上端为土样的上方同时在现场记录表右栏中填写土样编号和取土深度,如有其它情况,可以备注栏中标出在土样的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晒、防冻、防摔、防震、防上下颠倒砂土和碎石土中的扰动样可用土样筒或塑料袋保存,选择样品时要注意试样的代表性,可采用四分法采样,碎石土每件不宜少于5.0kg,砂土不宜少于2.0kg〔标贯样品除外〕岩石试样可在钻探岩芯中选取,要注意样品在所属地层中的代表性,一般应取自层位的中上部;以抗压试验为主要目的样品,每件不得少于3块〔段〕,直径不宜小于89mm,高度不宜小于直径的2倍。

      对软质岩和极软岩试样,应及时进展蜡封,以防止软化崩解钻探中的测试工程主要包括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试验结果应单独填写在标准贯入〔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中〔记录格式见附表B〕试验时地面以上余尺不宜超过1.50m,每次试验前,应认真检查标准贯入仪刃口或圆锥探头锥尖,如发现卷刃、崩口或变形,应及时更换标准贯入试验时,孔虚土厚度不得超过10cm,从孔底深度算起,先预打15cm,然后分三次记录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同时记录下该次试验的钻杆长度〔包括标贯器〕当已到达50击,而贯入深度尚缺乏30cm时,科技路50击的实际贯入深度,按下式②换算成相当于30cm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并终止试验N=30×50/△s式中△s—50击时的贯入深度〔cm〕试验完成后,描述员应将标贯器翻开,认真观察标贯器样品的特征,在记录表的地层描述一栏中作出相应的记录当技术要求需要判定液化时,应对标贯器中有效的样品进展编录保存,与其他样品一并送达实验室进展颗分试验重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连续贯入,并用手扶正以保持探杆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宜保持在15~30击/分钟。

      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时,每贯入20cm宜将探杆转动一次;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63.5>50时,可停顿试验或改为超重型动力触探现场记录容包括:钻杆长度,锤击数,地下水位〔水下试验时〕锤击数记录可选用以下二种记录方式的一种:对于较难贯入的碎石土和密实的砂土,可采用10cm为一记录单位;中密~松散的砂土,宜采用一阵击的记录方式,一般情况下,取5击为一阵击,用一阵击的贯入量,按③式换算成10cm贯入量的锤击数N63.5N63.5=10×n/△s ③式中n—一阵击的锤击数△s—50击时的贯入深度〔cm〕1.4地下水钻探过程中揭露出地下水,应及时记录初见水位,终孔后要对钻孔加以保护,然后量测精致水位,终孔至量测静止水位的时间间隔,视地层的渗透性而定,对砂土和碎石土不得少于0.5h,对粉土和黏性土不得少于8h如存在多地层地下水时,要采取隔水措施,分层测量地下水位当技术要求中有采取水样工程时,一般场地取水样数量不少于2件,建筑群不宜少于3件取水容器应使用一样水质的水清洗干净,一件水样按两瓶分装,每瓶不少于500ml,在其中一瓶中投入1~2g石粉。

      贴上标签密封后,48h送实验室1.5探井验收及编录本规程中的探井包括探井、探坑、探槽等由人工挖掘而完成的勘探点探井的描述由工程负责人或描述员在井完成,遵循先描述后取样的工作顺序,用皮尺自上而下量测各层的界限,直接观察并记录下土层性状的原位特征,描述完成后,有选择的在井壁上采取具有代表性的I级土样,土样可采取大块状,尺寸以20cm的立方体为宜,用胶带缠封后即刻送实验室,如果不能保证送验时间,应使用土样筒封存;每件土样数量依实验工程而定,一般不少于2筒探井描述和取样完成,并经工程负责人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展回填,当探井处于根底影响围时,需分层回填夯实人工挖掘探井过程中必须注意平安,井下人员要佩戴平安帽,在砂土、碎石土等松散地层挖掘时,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m,否则,应采取护壁措施2岩石描述2.1一般规定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按照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各类岩石现场鉴定特征可参考附录E岩石钻进时应选用适宜的钻头和钻进工艺,以提高岩芯的采取率除2.2节记录容外,尚应描述以下现场钻探反响;钻进难易程度和进尺的快慢,是否漏水及循环水的返水情况,钻进的平稳性,使用的钻头规格,套管口径及下置深度等。

      岩石中钻进每回次描述一次,对软岩和极软~~及强风化、全风化的各类岩,回次进尺不得超过1.0m,并进展标准贯入试验;在可溶岩地层中,当在预计的深度发现岩溶时,应及时记录钻进情况以及填充性质2.2描述工程钻探中对岩石的描述信息,主要从取出的岩芯获取,结合区域资料的收集和钻探场地周边的踏勘调查结果对于不同的岩石,描述记录的容应有侧重,一般情况下,岩石描述的容有:地质年代、地质名称〔岩性〕,颜色、风化程度、坚硬程度,主要矿物成分,构造,构造,完整性、岩芯采取率及岩石质量指标RQD等;沉积岩要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岩浆岩和变质岩应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对岩体的描述应包括岩层的产状、构造面、岩层厚度等2.3描述容与鉴定地质年代:指岩石形成时所属的地质时期,划分的详细程度可根据了解的区域资料酌情掌握如古生界〔代〕、二叠纪〔记〕、燕山期、寒武系徐庄组等该项容在现场记录表左侧地质年代及成因栏中,不属于必须记录的工程,如缺失区域资料时,也可以空缺地质名称:指岩石的现场定名,根据岩芯的矿物成分、构造、构造的特征确定例如石英砂岩、安山岩、斜长角闪片麻岩、花岗岩等,记录在土的名称一栏,各类岩石的鉴定特征可参考附录E。

      颜色:指新鲜岩石断口处的颜色,如紫红色、深灰色等;如为中性非均一颜色,按次要色在前,主要色在后的排列顺序,如灰白色、黄褐色等风化程度:掩饰的风化程度一般划分为六个等级: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全风化、残积土〔国有的系统分级略有不同〕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测试试验指标指标是波速比和风化系数现场鉴定特征参考表1表1 岩石风化程度现场鉴定风化程度现场特征波速比风化系数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边缘0.9~1.00.9~1.0微风化构造构造根本未变化,锤击声脆,有极少量裂隙,节理面有铁质渲染或略有变色0.8~0.90.8~0.9中等风化矿物质成分根本未变,构造局部破坏,在节理面可见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芯锤击声较脆,用镐难挖掘,劈石钻冲击不进尺,岩芯钻方可钻进0.6~0.80.4~0.8强风化构造大局部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成分除石英外根本蚀变成次生矿物,岩芯用手可掰断或捏碎,锤击声哑,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0.4~0.6<0.4全风化构造根本破坏,但尚可识别,无完整岩芯,用手可捏碎,有剩余构造强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