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物电梯检验规程[学习].pdf
7页杂物电梯检验规程杂物电梯检验规程 ( (文件编号:文件编号:) ) 版次:版次:A/0A/0 编编 制:制: 年年 月月 日日 审审 核:核: 年年 月月 日日 批批 准:准: 年年 月月 日日 年 月 日 发布发布 年 月 日实施实施 发布发布 1 / 7 杂杂 物物 电电 梯梯 检检 验验 规规 程程 说明:本检验规程主要引用标准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T10060-2011 杂物电梯 (TSG T7006-2012)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不大于 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 1.0m/s,在层站地板水平面 或高于层站地板水平面装载的电梯 2.引用标准 TSG T7006-2012杂物电梯 GB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TSG T7006-2012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验收规范 2.机房或机罩 2.1 当机房(罩)的位置距井道较远时,在任何时候都应保证有一个安全方便的通道。
通 道应畅通,高度不小于 1.8m,且应有永久性照明装置如设置爬梯应保证安全可靠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必要时测量 2.2 机房(罩)应通风良好,门窗应防风雨机房(罩)门应不小于 0.60.6m,且应 有锁,并标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字样;机房(罩)应配备消防设施、固定照明装置 和电源插座 检 验 方 法: 外观检查,通电试验,必要时测量 2.3 下列位置必须提供不小于 0.9m 的净空距离: a.控制柜(屏)的正前面; b.如果在控制柜(屏)的背面或侧面进行检修时,控制柜(屏)是带电的,则在相应 侧面 如果在控制柜(屏)的背面或侧面进行检修时,控制柜(屏)是不带电的,则在相应 侧面应提供不小于 0.5m 的净空距离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必要时测量 2.4 每台杂物电梯应配备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该装置应可靠有效. 检 验 方 法:切断主电源开关,在电源输入端,人为断开一相电源或将电源相序调换, 接通主电源开关,此时电梯应不能正常启动 2.5 控制柜内电气元件标志和导线端子编号或接插件编号应清晰,并与技术资料相符 电气元件工作无异常 检 验 方 法:对照图纸,外观检查 2.6 在机房(罩)中,每台杂物电梯应单独装设主电源开关,并有易于识别且与驱动主 机和控制柜相对应的标志。
该开关操作机构应能从机房(罩)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 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 a.机房(罩)的照明及电源插座; b.轿顶及井道底部的照明 检 验 方 法: 断开主电源开关,检查照明、插座电源是否被切断同时检查开关设置 和标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满足电梯使用要求 2.7 驱动主机 2.7.1 曳引机工作无异常,油量适当曳引轮应有符合标准要求的颜色标志同一机房 设多台杂物电梯时,各台曳引机应有区分标志 2 / 7 检 验 方 法: 检查油标及曳引机标志依据运行状态确定(判断)曳引机工作状况 2.7.2 制动器应为常闭机电式制动器制动器动作灵活、工作可靠制动时两侧闸瓦应 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松闸时制动轮与闸瓦不发生磨擦严禁使用带式制 动器 检 验 方 法: 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塞尺测量 2.7.3 必须由两个独立的接触器切断电源,接触器触点应串联于电源电路中电梯停止 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轿厢再 运行 外观检查: 查阅电气原理图和实物,检查切断电源的电气装置数量和独立性,必要时模 拟触点故障,检查电梯是否能启动。
2.7.4 对于采用卷筒、钢丝绳形式或链轮、链条形式牵引的,其轮槽不应严重磨损 检 验 方 法:检查槽形磨损情况,必要时用卡尺或深度尺测量磨损深度 2.7.5 采用悬臂式曳引轮或链轮时,人员可能接近的运动部件外部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 2.8 紧急操作装置 2.8.1 电梯驱动主机应装有手动紧急操作装置,以便盘车手轮平滑地将轿厢移至平层位 置 检 验 方 法: 断电检查先安装好盘车手轮,并由一人握紧,另一人用松闸板手将制动 器松闸,盘动手轮检查轿厢移动状况 2.8.2 松闸板手应漆成红色,盘车手轮应漆成黄色可拆卸的盘车手轮和扳手,应放置 在机房内容易接近的地方在电动机或盘车手轮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 外检 验 方 法:观检查 2.9 限速器 2.9.2 限速器铭牌上应注明电气保护开关工作速度、动作速度、制造单位等内容限速 器选用应与杂物电梯运行速度相匹配;动作速度应不小于额定速度的115%、但不大于 1.25m/s;对重安全钳装置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应比轿厢安全钳装置限速器动作速度至少高 10%,但不大于 1.4m/s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 2.9.3 限速器调定部位应有封记,且其动作速度应符合标准规定。
对于封记移动或上次校 验后使用周期达到 5 年的限速器,应进行校验 检 验 方 法:外观察检查 2.10 接地 2.10.1 系统接地型式应根据供电系统采用 TN-S 或 TN-C-S 系统,从进入机房起,零线 (N)与接地线(PE)应始终分开在 TN 供电系统中,严禁电气设备外壳单独接地 检 验 方 法:将主电源断开,在进线端断开零线,用万用表检查零线和接地线是否连通 如为 TN 供电系统应查验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2.10.2 易于意外带电的部件与机房接地端连通性能应良好 检 验 方 法:用万用表测量驱动主机、电源开关、线槽、轿厢等部件与机房接地端的导 通情况 2.11 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的绝缘电阻:动力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不小于 0.5M;照明电 路和其它电路不小于 0.25 M 检 验 方 法:用绝缘电阻测量仪分别测量动力电路、电气安全装置电路和照明电路导体 之间以及导体对地的绝缘电阻测量时应断开主电源开关,并断开所有电子装置 3 井道 3 / 7 3.1 井道除 TSG6001-2009 规定的开口外,一般应由无孔的墙、底版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 井道入口面,从层站地面2.5m 以上,可以使用网格或穿孔板,网格或穿孔在水平或垂直方 向的尺寸均不大于75mm,其余各面墙的高度不小于2.5m.。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必要时测量 3.2 3.2.1 检修门的高度不小于 1.4m,宽度不小于 0.6m;活板门的高度不大于 0.5m,宽度不 大于 0.5m;清洁门的高度不大于 0.6m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必要时测量 3.2.2 检修门、活板门、清洁门均不得朝井道内开启,且应有用钥匙开启的锁及一个用 以验证门关闭的电气安全装置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动作试验 3.3 装有多台杂物电梯和对重的井道:在运动部件之间,应在井道的下部装设一个垂直隔 障隔障应从井道底部水平面以上不大于 0.3m 起,向上高度不小于 2.5m若相邻电梯运 动部件间间距小于 0.3m 时,隔障则应贯穿整个井道高度,宽度应满足要求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必要时测量 3.4 曳引式电梯的顶部间距:当对重或轿厢装置完全压缩缓冲器时,轿厢或对重与井道顶 部任何结构或部件的底部之间,必须提供一个不小于 50mm 的垂直距离,以保证轿厢或对 重不会撞击到电梯井道顶部的任何结构或部件强制式驱动电梯的顶部间距:井道顶部、 电梯轿厢和井道结构的任何部分之间必须提供一个不小于 50mm 垂直的距离,并保证其正 常运行时,轿厢不会撞击顶部缓冲器。
检 验 方 法: a.在上端站短接层门联锁开关,轿厢下行,测量上端站层门地坎距井道 顶最低结构或部件间距离 S; b.短接上极限开关,轿厢点动上行使对重完全压缩缓冲器,测量轿厢底面与上端站层 门地坎间距离 L; c.实测轿厢底面至轿厢顶最高部件间距离 H; d.顶部间距S=S-(H+L) 3.5 井道上、下两端应设极限开关,且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在缓冲 器被压缩期间始终保持动作状态 检 验 方 法: 慢速移动轿厢当其靠近极限开关时,分别短接上、下极限开关和限位开 关,提升(下降)轿厢,使对重(轿厢)完全压缩缓冲器,检查极限开关是否在整个过程 中始终保持动作状态 3.6 对于强制驱动的杂物电梯,应设有一个松绳或松链的安全装置,以便在轿厢(或对 重)下行遇到障碍物时切断电路,使杂物电梯停止运行对于曳引驱动的杂物电梯,应设 置一个在杂物电梯运行时间大于正常运行时间 10S 以前,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并使 其保持停止状态的装置 检 验 方 法: 短接下极限开关,轿厢下行并完全压缩缓冲器,在限定时间前,查验主 机电源是否被切断 3.7 线管、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牢固。
动力线与控制线应分离敷设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 4.轿厢与对重 4.1 4 / 7 a.额定载重量 Q500kg; b.额定速度 V1.0m/s; c.最大的轿厢底面积 S1.25m2; d.轿厢内部长、宽、高任何尺寸 L1.4m; e.轿厢底面积和额定载重量的关系见表 : 额定载重量 (kg) 1050100200250500 最大的轿厢底 面积( m2) 0.150.500.751.001.251.25 注:中间的值可由线性插值法计算求得 检 验 方 法:查验随机文件和实物,必要时实测检查 4.2 额定载重量大于 250kg,设计上若允许检修人员抵达轿顶时,轿顶应设非自动复位的 红色停止开关、照明装置和电源插座,并有相应标志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手动试验 4.3 额定载重量大于 250kg 的单入口无轿门、带有贯通入口或相邻入口无轿门轿厢,应 在轿厢入口处装设机械保护装置并应安装一个电气安全装置,以确保入口关闭时电梯才能 启动在使用可收缩的栅栏门时,栅栏柱中心距应不大于 130mm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手动试验,当轿厢门或其它可移动的轿厢入口机械保护装置处 于打开状态时,电梯应不能启动。
4.4 安全钳 4.4.1 如果轿厢额定载重量大于 250kg,轿厢上应装设安全钳 轿厢和对重安全钳装置的动作由各自的限速器控制,也可借助悬挂装置的断裂或一根 安全绳来动作 检 验 方 法:观察检查,如有电气开关,断开开关,电梯应不能启动 4.4.2 如果轿厢和对重之下确有人可以进入的空间存在,其底部空间的设计应满足 JG1352000 的相关条款 检 验 方 法:外观检查 5.钢丝绳和悬挂链 5.1 悬挂轿厢和对重装置的钢丝绳或链条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0,钢丝绳或链条最少 应有 2 根,每根钢丝绳或链条应是独立的 卷筒式驱动的电梯和额定载重量小于 250kg 曳引驱动的电梯,其钢丝绳公称直径应不 小于 5mm;其它杂物电梯的钢丝绳公称直径应不小于 6mm钢丝绳特性应符合 GB8903 的规 定 钢丝绳不应有过度磨损、断股等缺陷,断丝数不应超过 GB5972 的有关规定 检 验 方 法:根据额定载重量核对钢丝绳直径,必要时测量计算安全系数在选定部位 的 6d 或 30d 长度范围内(绳端处也应作为选择范围之一),目测检查钢丝绳的可见断丝数; 卡尺测量钢丝绳公称直径磨损量。
5.2 5.2.1 钢丝绳在卷筒上固定时,应采用带楔块的压紧装置,或至少用 2 个绳夹或具有等 同安全性能的其它装置,将其固定在卷筒上 钢丝绳末端应固定在轿厢、对重或悬挂部位上,固定时,必须采用金属或树脂充填的 绳套、自锁紧楔形绳套、至少带有 3 个绳夹的鸡心环套、手工编插绳环、带绳孔的金属吊 杆或具有等同安全性能的其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