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化名词解释.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45237569
  • 上传时间:2024-03-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2.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总结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体内发生的反应和过程的学科肽键 peptide bond蛋白质分子中的主要共价键,是连接两个氨基酸的酰胺键,由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脱水缩合而成肽 peptide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的化合物,蛋白质不完全水解的产物也是肽一般含有几个到十几个以下的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寡肽oligopeptide,由十几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的称为多肽poly peptide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primary structure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包括形成二硫键的半胱氨酸残基的位置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但不是决定其空间构象的唯一因素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secondary structure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相邻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局部肽链空间结构,是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二级结构的形式包括α螺旋、β片层、β转角、π螺旋、随意卷曲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tertiary structure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多肽链中所有氨基酸残基,包括相距甚远的氨基酸残基主链和侧链所形成的全部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quaternary structure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各具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再以各自特定的形式接触排布后,结集所形成的蛋白质最高层次空间结构超二级结构 super secondary structure蛋白质分子中的一些二级结构单元,往往有规律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超二级结构的基本形式(如αα、βββ、βαβ等),又称模体motif结构域 structural domain 单个或多个超二级结构进一步集结起来,形成的在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明显可区分的区域,称为结构域,结构域同时又是蛋白质分子中分工的功能单位亚基 subunit部分蛋白质分子由几条多肽链组成,每条多肽链都是其独立的三级结构,这些肽链再以各自特定形式接触排布后,形成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而这些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肽链称为亚基,亚基单独存在时不具有生物活性分子病 molecular disease分子病是由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其功能的异常或丧失所造成的疾病变性 denaturation变性是指在一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使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破坏,从而引起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包括结晶性能消失,蛋白质溶液黏度增加、呈色反应加强及易被消化水解等,尤其是水溶性降低和生物活性丧失的过程。

      别构作用 allosteric effect一些生理小分子物质,作用于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与其活性中心外别的部位结合,引起蛋白质亚基间一些副键的改变,使蛋白质的分子构象发生轻微改变,包括分子变得疏松或紧密,从而使其生物活性升高或降低的过程谷胱甘肽 GSH/GSSH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缩合形成的,在红细胞中含量丰富其结构特殊,由谷氨酸的-羧基与半胱氨酸的-氨基缩合成肽键谷胱甘肽具有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H两种形式,是体内重要的还原剂,能保持多种蛋白处于还原、活化状态核小体 nucleosome核小体是DNA折叠的第一层次,像一串念珠,染色体的一级结构,由核心颗粒和连接区组成,核小体核心颗粒由DNA左手螺旋盘绕组蛋白核心构成核心蛋白H2A、H2B、H3和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各核心颗粒间有由DNA和组蛋白H1构成的连接部分核小体进一步盘绕最后形成染色体基因 gene编码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合成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是核酸分子的功能单位一个基因通常包括编码蛋白质多肽链或RNA的编码序列和保证转录和加工所必需的调控序列和5’端、3’端非编码序列另外在真核生物基因中还有内含子等核酸序列。

      基因组 genome基因组是指一个细胞或病毒所有基因及间隔序列,储存了一个物种所有的遗传信息增色效应 hyperchromic effect在变性过程中,核酸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双螺旋分子内部的碱基暴露,其A260值(260nm处紫外吸收值)会增加,增加幅度和解链程度有一定比例,这种关系叫做增色效应复性 renaturation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分开的单链重新形成双螺旋DNA的过程杂交 hybridization具有互补序列的不同来源的单链核酸分子,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在一起称为杂交杂交可以发生在DNA-DNA、RNA-RNA、DNA-RNA之间变性denaturation在一定理化因素作用下,核算双螺旋等空间结构中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的现象称为变性引起核酸变性的常见理化因素有加热,酸,碱,尿素和甲酰胺Chargaff规则 Chargaff Rule不同生物其DNA碱基组成不同同种生物的不同组织其DNA碱基组成相同特定生物其DNA碱基组成不随年龄、营养状况和环境因素变化任何生物DNA碱基组成都为A与T配对,G与C配对,即A+G=T+G细胞核内小分子RNA small nuclear RNA,snRNA是细胞核内核蛋白颗粒的组成成分,参与mRNA前体的剪接以及成熟的mRNA由核内向胞浆中转运的过程。

      核酶 ribozyme核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或RNA片段熔解温度 melting temperature,Tm通常把加热变性时DNA溶液A260值升高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叫做溶解温度TmTm值与DNA分子中GC含量成正比,与DNA溶液的离子强度成正比酶 enzyme酶是由活细胞所产生,能在体内或体外发挥相同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酶的催化作用有高度专一性,高度催化效率及其催化活性的可调节性和高度的不稳定性(变性失活)等特点酶的活性中心 active center 酶分子上的必需基团通过多肽链的盘曲折叠,组成一个在酶分子表面、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孔穴或裂隙,以容纳底物与之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这个区域即称为酶的活性中心酶原 zymogen以无活性的前体形式合成和分泌,然后运输到特定部位,当体内需要时,经特异性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转变为有活性的酶而发挥作用,这些不具有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酶原激活 activation fo zymogen某种物质作用于酶原使之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的本质是切断酶原分子中特异肽键或去除部分肽段后有利于酶活性中心的形成。

      其生理意义是保证合成酶的细胞本身不受蛋白酶的消化破坏,使酶在特定的生理条件和规定的部位受到激活并发挥其生理作用如血管内膜受损后激活凝血因子同工酶 isoenzyme同工酶是一类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分子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原性各不相同的一类酶如LDH有五种同工酶,心肌中LDH1和LDH2较多,骨骼肌和肝脏中LDH4和LDH5较多在组织病变时,同工酶释放入血,由于其在组织中分布的差异,同工酶谱发生变化,可用于诊断疾病别构酶 allosteric enzyme往往是具有四级结构的多亚基寡聚酶,酶分子中除了具有催化的活性中心外,还有别构位点,是结合别构剂的位置;与别构剂相结合后,酶分子构象发生轻微变化,影响到催化位点对底物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别构剂分为别构激活剂和别构抑制剂修饰酶 modification enzyme有些酶必须在其他酶的作用下,对酶分子进行修饰后,可使其催化活性发生改变,称为修饰酶其中以共价修饰修饰最为多见,体内最常见的共价修饰有酶的磷酸化去磷酸化,乙酰化和去乙酰化,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尿甘酸化和去尿苷酸化多酶复合体 complex体内有些酶彼此聚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物理的结合体,此结合体称为多酶复合体。

      若把多酶复合体解体,则各酶的催化活性消失多酶复合体第一个酶催化反应的产物成为第二个酶作用的底物,如此连续进行,直至终产物生成多酶复合体由于物理结合,在构象上有利于流水作业快速进行,是生物提高酶催化效率的有效措施多酶体系 multienzyme system体内物质代谢的各条途径往往有许多酶共同参与,依次完成反应过程,这些酶不同于多酶复合体,在结构上无彼此关联,故称为多酶体系多功能酶 multifunctional enzyme分子中存在多种催化活性部位的酶,也称串联酶tandem enzyme脂溶性维生素 fat-soluble vitamins是一类溶解于脂的维生素,包括A、D、E、K,均是异戊二烯或异戊烯的衍生物,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存,与脂类一起消化吸收储存于肝脏和脂肪,长期缺乏供应才会发生缺乏症特点: 1. 均为异戊二烯或异戊烯的衍生物 2. 与脂类共存,并随脂类吸收 3. 可在体内储存,过量可发生中毒水溶性维生素 water-soluble vitamins是一类溶于水的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B1、B2、B3、B5、B6、B12、生物素、叶酸和硫辛酸)和维生素C。

      它们在化学结构上各不相同,大多在植物中合成,并共同存在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储存,需要经常供应特点: 1. 在体内均不能储存 2. B族维生素 均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的主要成分 3. 维生素C 是抗氧化剂,也是参与某些羟化反应的必需辅助因子血糖 blood sugar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无氧酵解 anaerobic glycolysis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这个代谢过程常见于运动时的骨骼肌,因与酵母的生醇发酵非常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生理意义:1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的有效方式2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3是有氧氧化的前段反应过程,其中一些中间代谢产物是脂类,氨基酸的合成前体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糖的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后,在有氧条件下,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及能量的过程这是糖氧化分解的主要方式,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有氧氧化生理意义: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产能最主要的途径它不仅产能效率高,而且由于产生的能量逐步分次释放,相当一部分形成ATP,所以能量的利用率也高。

      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是糖氧化分解的另一途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氧化反应,G-6-P在G-6-PD(关键酶,辅酶是NADP+)的作用下转变为5-磷酸核糖,同时生成2分子NADPH+H+和1分子CO2;第二阶段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系列基团的转移过程,5-磷酸核糖经过一系列代谢,循环再生成G-6-P,6分子的葡萄糖经此途径可转变为6分子CO2,反应在胞浆中进行1为核苷酸,核酸的生成提供核糖 2 3、4、5、7C糖及6C糖通过磷酸戊糖途径互相转换3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糖原合成 glycogenesis是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首先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lc),在限速酶糖原合酶的作用下,将UDP-Glc转给肝、肌肉中的糖原蛋白上,延长糖链合成糖原其次糖链在分支酶的作用下再分支合成多支的糖原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是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在限速酶糖原磷酸化酶的催化下,糖原从分支的非还原端开始,逐个分解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形成G-1-PG-1-P转变为G-6-P后,肝及肾中含有葡萄糖-6-磷酸酶,使G-6-P。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