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教学案例费下载.doc
5页《改革开放》教学案例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中学 刘龙交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展以来,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兴 起,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进程,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在这 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要接受的知识量快速增长,而在校时间十分有限如何解决这矛盾?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忸提高学习 的能力,又能扩大学习的容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随着现在教育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 为现代教学的主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把现在 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已经不仅仅局 限于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而是尽量的融入每一堂课的教学中下面展示的就是 应用的一个案例及其反思—、案例展示第一阶段:课前准备通过调查,了解到初二的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加上大多数学生家里 可以上网于是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学生民主选举出一个组长,由组长根 据实际情况对本组人员进行再分工一般分为资料员、课件制作员和解说员这四个小 组的任务是分别查阅深圳、上海浦东、大连和快打这四个地区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并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上课时有解说员进行展示并解说。
这一阶段教师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成新的小纵 小组成员为完成共同的学习 任务而成为学习伙伴,各成员直接成为交流对象,小组成员既是学习的竞争对象,又是III学习资源和合作成果的共享得益者通过这一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 现,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导演而不是主演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单靠“一张 嘴,一只粉笔,一块黑板”很难使“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是得到实施的信息技术 的出现,计算机的普及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 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可以理解为:历史学 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历史知识的协作学习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自主学 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被动的知识信息的接受者和被灌 输的对象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协作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作为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主体,在一定的任务驱动下,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所 提供的“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历史知识为内容,以网 络环境和网络资源为载体,在完成历史知识学习任务的同时,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 输,更主要的是使他们学会了知识的建构,也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第二阶段:教学过程[导入]播放短片《邓小平南巡讲话》教师:在短片中,邓小平的一句话石破天惊,他说:“中国不搞改革开放,只能是 死路一条这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最高评价而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如何起步的?开放的中国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出示本课 课题《改革开放》)[新课教学](-)经济特区的设置提问:中国何时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提问:那采取什么方式来实行对外开放呢?请看第一段回答办特区)这个主张是谁提出来的?(邓小平)讲述:在确定办特区的主张后,我国先后兴办了 5个经济特区请看地图,找出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多媒体展示地图,提问:为什么选择这些地区来办特区?(讨论回答)提问:特区究竟特殊在什么地方?请看短片《特区之“特”》U!播放短片《特区之“特”》o 总结:总而言之,经济特区是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 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区过渡:经济特区的设置 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下面有请深圳组的同学为我们做详 实的介绍特区组介绍深圳教师: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精彩的展示除此之外,我还有一点补充出示表格,提问:1.同学展示的资料和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2.深圳为什么会由一个边陲小镇变成繁华的大都市?(对外开放给深圳带来了大量的外资、侨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深圳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
过渡深圳的发展也说明特区的创办是成功的这也推动了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扩大教师: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放了 14个沿海城市和7个经济开放区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展示地图,找出相应地理位置讲述:至此,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已经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点到面,由沿海向内地梯度推进过渡:扩大对外开放,成果怎样?下面有请大连组的同学闪亮登场,为大家作详细|;|的介绍大连组介绍总结:大连的成功,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完全是正确的过渡:到了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又有了新的举措,国家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提问:为什么要开发上海浦东呢?(使浦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问:开发后的浦东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掌声欢迎浦东组的同学为大家作介绍?过渡: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发展但也进一步拉大了同内地的差距请看一组数据出示数据教师:面对如此大的差距,国家应该怎么办?(开发内地)教师: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国家开放了重庆等9个长江沿岸的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15个边境城市。
至此,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接下来我们通过填表的方式来了解这个格局形成的过程讲述:在开放内地的过程中,我们的成都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下面有请成都组的同学作进一步的介绍过渡:以上四组同学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对外开放后我国取得的成就,究竟又哪些成就呢?总结:这些成就说明对外开放是我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强国之 路在今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二、课后反思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明:(1)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说明人类获取知识主要来自视听2)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在交流中自己所说内容 占70%o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中,如果学生既能看到又能听到,再通过交流讨论用自 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信息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这一理论,在教学中运用了《邓小平南巡讲话》《特区之“特”》等影视资料, 满足学生的视听要求,使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取和保存信息播放视频资料,还能起到渲 染课堂气氛,创设凝重的历史情景的效果历史研究的对象都是过去的“时”与“空”,学 生不可能随“时空隧道”去亲身体验或感受历史,造成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
著 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的整合刚好满足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需求,能创造一个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生动 逼真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 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才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只有这 样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总而言之,这一堂课由于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与人 合作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充分说明了一点:信息技术与 历史教学的整合确实能起到很多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2)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3)拓宽教育渠道,强化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4)积累宝贵的教育资源但同时应注意 到:信息技术只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 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由更不能包办一切如何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机整 合,将是广大历史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继续探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