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探析.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3313920
  • 上传时间:2021-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探析内容摘要: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在他们合著的《垄断资本》 中,明确界定了经济剩余这一关键概念,并对经济剩余理论进行了系统阐 述而剩余价值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经济剩余和 剩余价值二者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基础,剩余价值 不同于经济剩余,它是经济剩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探 析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冇利于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关键词:经济剩余剩余价值 垄断资本经济剩余“经济剩余”这一概念由美国当代激进派经济学家保罗•巴兰在《成 长的政治经济学》(1957年)中最早提出他把经济剩余分为实际经济剩 余和潜在经济剩余他认为,社会现有的物质产出和社会现有的消费之间 的差额就是实际经济剩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储蓄或积累;而在现有 的自然环境和科技条件下,社会可能的产出和可能的消费之间的差额称为 潜在的经济剩余此后,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在他们合著的《垄断 资本》中,给经济剩余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一个社会所生产的产品 与生产它的成木之间的差额在该著作中,他们还详细阐述了经济剩余 理论一经济剩余的产生和吸收理论该理论成为他们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理 论的一个核心理论,同时,该理论也成为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指导理论。

      经济剩余”的要索包括“全部财产收入(利润、利息、地租等), 买卖过程中的浪费,某些其它广告费用,金融与法律服务部门从业人员的 报酬,以及由政府吸收的剩余”巴兰和斯威齐认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 件下,商品成木日益降低意味着利润边际的不断扩大,而利润边际的不断 扩大又意味着利润总额不仅在绝对数上而且在所占国民总产值的份额上 增长,即存在着“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他们还声称,这是垄断资本主义 的基本经济规律因此,他们主张用“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代替马克思的 “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实际上,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 增长趋势规律”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木质上是一致的,是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 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即pWc+v (p表示利润率;m表示利润,实质上 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 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内容,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c 表示不变资木;v表示可变资本也就是说c+v二全部预付资本)随着资 本的不断积累,竞争H益激烈,“不变资本”的增长就快于“可变资本” 的增长,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 平均利润率就会趋于下降,即m的增长速度低于c的增长速度,就会出现:“剩余增长趋势规律”和“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其中利润率下降,但 利润还是上升的,即“剩余增长因此,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与马克思 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并不相矛盾,它们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这是资 木主义经济发展同一种趋势的两个不同方面,即他们是从不同视角来分析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增长 趋势规律”的结果就是,“经济剩余”的总量会越来越多,而垄断资本主 义没冇提供更多的“消费和投资”出路,因而就会使“剩余吸收”闲难问 题日益凸显,致使资本积累停滞这样一来,垄断资本主义将会出现经济 危机,从而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危及资本主义的存在而马 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也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停滞,进而危 及资本主义的存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内涵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认为,剩 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 值的生产,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孑盾和全部发展过程,它决定着资本 主义牛产的高涨和危机,决泄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广。

      剩余价值的内涵,具体来说有两种第一种内涵,是从价值创造者的 视角来说,“剩余价值”是相对于“自用价值”而言的,它是指山劳动者 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果某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 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而没有一点剩余,那他就没有创造剩余价 值如果某工人创造的价值不大于(低于或等于)其工资,那么他没冇创 造剩余价值,因而,只有当他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工资时,他才创造了剩余 价值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劳动力价值就是“自用价值”,它是由 维持劳动工人生命及其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它 包括劳动者本人的生活、培养教育费用以及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 因此,从根本上说,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 的那部分价值显然,此时,马克思是站在批判资产阶级维护广大无产阶 级立场上来阐释剩余价值木质内涵的,这也是对资木主义生产本质的深刻 揭露第二种内涵,是从价值的载体视角來说的,它是相对于“已用价值” 而言,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没有第一种含义常见,例如, 笔记本电脑原來价值是3800元,用了一年后,其价值述冇2000元(当然, 假设这一年没有通货膨胀现象),那么这个2000元就是电脑的剩余价值。

      不过,这种关于剩余价值的说法并不多见因此,通常所说的剩余价值就 是马克思所理解和界定的剩余价值二)剩余价值生产的分类剩余价值牛产又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牛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牛产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由于工人的劳动日可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 劳动时间,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被资本家雇用的工人都在做双重劳动 他的工作时间的一部分用来偿还资本家所预付给他的工资,这一部分劳 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但在此之后,他必须继续劳动,在这段时间内, 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可见,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 其工资收入,而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因而,资本 家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H,从而使剩余劳动 时间增加而多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例如,如果工人每天 工作12个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是8 小时,但是,如果资本家把工人的总劳动时间延长到每天工作15小时,那么资本家就获得了 11小时的剩余价值由此可见,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是以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代价的,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直 接严重地摧残了工人的身心健康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人的劳动H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 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例如,工人每天工 作时间还是12小时,如果把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到2 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由原來的8小时增加到10小时,因此,资本 家所得的剩余价值,就由工人原来8小时生产的价值增加到10小时生产 的价值当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的机 器设备和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的一般来说,在资本主义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这时的剩余价值 生产主要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广泛应 用以及工人阶级觉悟的不断提高和斗争的不断深入,到了资木主义中后 期,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但是,这时也存在绝对剩余 价值生产,只不过处于次要地位,主要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当然,在资 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存在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即榨取最大的剩余价 值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的关系(-)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具有统一性其一,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基础从发生学的角度來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个剩余产品就是经济剩余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了剩余价值,它是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超过工人所得工资的那 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所在,也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剩余价值和经济剩余的产生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经济剩余是剩余 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其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生产有利于经济剩余的积累和扩 大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发财 致富的秘密所在,剩余价值牛产越多,资本积累就越多,社会中的经济剩 余也就越多因此,剩余价值生产就能促进经济剩余的进一步积累和扩大―)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具有对立性其一,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经济 剩余是个中性概念,不带有阶级性和感情色彩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一个关键词语剩余价值实质上指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 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 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Z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剩余价值生产 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它是资本主义得以存在的根基然而,一 般来说,经济剩余是社会现有的物质产出和现有的消费之间的差额,也就 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储蓄或积累,经济剩余是个中性词不带冇感情色彩其二,经济剩余不涉及分配问题,无论怎样分配,经济剩余始终存在, 而剩余价值则涉及到分配问题。

      如果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 全部归工人所有,那么剩余价值就无从谈起,但是,这时的经济剩余依然 存在其三,在存在形式上,剩余价值一般采取价值形式,而经济剩余既可 以是价值形式存在,也可以是物质财富形式存在其四,剩余价值是个历史范畴,经济剩余与人类共存剩余价值只存 在于资木主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而经济剩余则与人类共存,即便是在 原始社会也有部分的经济剩余,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到了未 來的共产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经济剩余依然存在, 它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众所周知,马克思提出的人类社 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 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实际上,这三 个阶段都有经济剩余,而剩余价值则仅存在于笫二个阶段,即仅存在于资 本主义社会中,它是一种严重的异化现象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进 入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一切异化现象将被摒弃,剩 余价值也将会消失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 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木质的真正占有;……它是历史之 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因此,剩余价值是个历史范畴, 它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剩余价值具有永恒性, 这根本上是错误的,它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这实质是肯定了资本主义 社会的永恒性总之,本文通过探析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从理论上厘清了二者 Z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基础,剩余价值不同于经济剩余, 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产物,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而经济剩余则与人类 共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剩余价值和经济剩余概念探析对于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美]保罗•巴兰,保罗•斯威齐•垄断资本[M]•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译•商务印书馆,197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笫21卷)[M]・人民岀版社,200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人民出版社,200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