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各地人口分布情况.doc
5页第二篇 源流篇36三、裴氏各地人口分布情况1、山西省裴氏人口分布情况根据 1990 年全国第四次人口谱查资料显示,山西省 118 个县(市、区) 都是裴氏后人,无一例外,人口总数为 75683 人,位居全省 2363 个姓氏的第 66 位最多的是运城地区 22521 人,最少的是朔州市 531 人以县(市、区)看,最多的是平遥县 4799 人,其次是兴县 3671 人,最少的是大宁县,仅 8 人现将全省各地、市、县裴氏人口的分布情况详述如下:太原市共 4593 人其中:南城区 1158 人 北城区 1030 人 河西区 875 人南效区 278 人 北郊区 297 人 清徐县 243 人吉交市 173 人 娄烦县 14 人 阳曲县 525 人大同市共 1248 人其中:城 区 491 人 矿 区 419 人 南郊区 193 人新荣区 145 人阳泉市共 1269 人其中:城 区 134 人 矿 区 287 人 郊 区 100 人平定县 691 人 盂 县 57 人长治市共 9026 人。
其中:城 区 1700 人 郊 区 600 人 长治县 1838 人潞城县 115 人 襄垣县 225 人 屯留县 411 人平顺县 828 人 黎城县 155 人 壶关县 204 人长子县 961 人 武乡县 150 人 沁 县 1075 人沁源县 764 人晋城市共 5340 人其中:城 区 595 人 郊 区 1080 人 沁水县 890 人阳城县 1912 人 高平县 774 人 陵川县 89 人朔州市共 531 人其中:城 区 72 人 平鲁县 54 人 山阴县 405 人雁北地区共 2544 人其中:阳高县 970 人 天镇县 14 人 广灵县 50 人灵丘县 256 人 浑源县 751 人 应 县 140 人左云县 180 人 右玉县 46 人 大同县 86 人怀仁县 51 人忻州地区共 3088 人,其中:忻 县 145 人 定襄县 39 人 五台县 786 人原平县 933 人 代县 288 人 繁峙县 178 人宁武县 29 人 静乐县 29 人 神池县 17 人五寨县 26 人 岢岚县 150 人 河曲县 38 人保德县 110 人 偏关县 320 人吕梁地区共 6421 人,其中:第二篇 源流篇37汾阳县 569 人 文水县 696 人 交城县 157 人孝义县 289 人 兴 县 3671 人 临 县 17 人柳林县 465 人 石楼县 53 人 岚 县 68 人方山县 194 人 离石县 178 人 中阳县 16 人交口县 48 人晋中地区共 11691 人,其中:榆次市 730 人 榆社县 2729 人 左权县 383 人和顺县 600 人 昔阳县 86 人 寿阳县 43 人太谷县 318 人 祁 县 173 人 平遥县 4799 人介休县 447 人 灵石县 1383 人临汾地区共 7411 人。
其中:临汾市 1599 人 侯马市 712 人 霍州市 185 人曲沃县 392 人 翼城县 1130 人 襄汾县 1894 人洪洞县 313 人 古 县 123 人 安泽县 273 人浮山县 85 人 吉 县 34 人 乡宁县 430 人蒲 县 97 人 大宁县 8 人 永和县 19 人隰 县 34 人 汾西县 83 人运城地区共 22521 人其中:运城市 2503 人 永济县 1383 人 芮城县 1419 人临猗县 2312 人 万荣县 1731 人 新绛县 297 人稷山县 1416 人 河津县 1308 人 闻喜县 1711 人夏 县 2466 人 绛 县 597 人 平陆县 2372 人垣曲县 1006 人2、贵州裴氏人口分布情况贵州省裴氏家族情况:贵州省位于雲贵高原东部,与滇川渝湘桂接让,聚居着汉、苗、夷、回、壮、水、洞、仡佬、布依等多种民族。
属坵陵带,山岭险峡,河谷综横地少平坦古代贵州称为土家之地贵州裴氏入黔很晚,多是明末清初以教才逐一迁入的人口多分布在凯里、铜仁、黄平、龙里、贵阳、安顺、清镇、修文、息烽、遵义、黔西、金沙、职重、大方、毕节、纳雍、赫章、威宁、水城、盘县……等地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 1150 户,人口 5100 左右,占全省总人口的 0.00015%左右贵州裴氏住居十分零散就毕节地区支系来看,与联访的其他地方裴氏相似,多住居山地各地支系祖公多是明末清初迁入,有的是任职受命平水西之乱入黔的,有随军征剿来的,有经商客出贵州的,有因教、做艺徙迁的,有逃灾避难而入黔的追其谱系,徙迁之始祖在江西丰城均为一房族人只因入迁贵州时间不同,原因有别,加之各居异乡由于時间长,朝代更辨,子孫繁衍移迁之故数十年,更有数百年者,互不相闻,更难说相见,即会而陌生,因各地学派不一,其老谱老派以及先祖先列之世系,多有所毁遗失,后人有记载也是漏记错载的多故太多混乱,辈份难明,尊幼难分总之,无论何地何系,都均发源于山西河东闻喜,不外分支早而矣,乃为陵公之裔贵州裴氏在明清时,曾显一时洪武时,调北征南,裴广公任指挥受命入黔,其后三代连续继任指挥,受命征讨毕节,四川居中坒登寨、永宁、泸州、古兰以及云南耳海等地。
多因公殉职为新庭定国安邦,立下了汉马之功至清初又有国柱、有章、国用、永凤………祖公清初入黔,任将第二篇 源流篇38軍及指挥平定水西之乱,其功绩辉煌清初中期,裴氏家族兴盛一时,至咸丰时期,清败,反清运动立竿而起,吾族曾遭兵燹之運劫,多数毁于兵劫之中近百年后才逐一恢复了生机人口方逐渐兴起贵州裴氏,从整体来看,多居农村,人口少而居住分散大部分从事农业,少数在企事业部门,亦有从商从教从医从工者,无论在何行业,也是尽心尽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敬宗爱国的道德观念,勤俭持家之风气未减今之耕读家风,硕彦日增,当前可谓人文蔚啟而欣慰,但在前辈丰功伟绩的荣耀下,我们感到惭愧教育下代向先辈学习,发扬祖先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之精神,是我们的责任我处裴氏文化層次很低,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对发展文化,提高科学知识水平,整新经济,培养人才是我们面临之课题中华裴氏宗亲会倡导统修裴氏家谱,是全族人之盼望,大家之所求是发扬裴氏文化之一大举措,是全族人竭力支持的大事贵州发展虽起步晚可是,在党中央对开发大西南决策的指导下,大力扶持贵州,开发贵州近几年来,贵州各项建设事业心在蓬勃发展贵州地下资源丰富,正在开发之中贵州发展大有希望。
地址 户 人口 备注然西县城关镇 12 45然西县安里镇 48 186然西县花石乡 41 196然西县协和乡地庙村裴家寨 63 250 含高坡组然西县钟山乡 9 32 含蒙家檀然西县太来乡 12 45然西县甘棠、新田 5 20然西县雨宋镇 15 46然西县绿化乡 25 112大方县城关镇 13 62大方县文阁乡三元村裴家寨 52 264职重县城关镇、鱼山、白马 70 296毕节市小埧镇 42 189毕节市梨树坪(含城关) 37 166毕节市田埧桥镇十二湾 45 200威宁县城关镇 4 14赫章县野马川 7 32赫章县亮岩 46 208纳雍县老凹埧镇(含城关) 34 150纳雍县龙场镇人(野支圹) 18 78水城县木果乡(含拉夫) 21 86修文县德镇乡 8 36清镇县站街 13 52小计: 640 2862(一)以联通裴氏修文县龙场镇五组 18 82息烽县牛场镇龙泉大檀 16 72第二篇 源流篇39重沙县城关镇 21 98重沙县石场、太平 20 84龙里县 30 100小计: 105 436(二)未联通裴氏 以下估计表盘县火善 110 480 大约表遵义市 60 250 大约表安顺市 85 400 大约表铜仁县 70 290 大约表黄平县 80 380 大约表小计: 405 1800总合计: 1150 5098 大约表3、关于马庄裴氏始祖更动情况 东原裴氏家族东平、青州、泰安三支后裔代表于二零零三年三月十日,在东平大羊村召开座谈会。
根据东平裴氏族谱记载,东平、青州、泰安三支为同一始祖,长支祖迁焕居东平裴洼村,二支祖迁义——迁居青州裴坡,三支祖迁长——迁居泰安马庄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三支之间基本上失去联系4、湖广流源和后裔分布:我支属唐晋公裴度后裔,文达属度公 1 2 世孙度公以下世系为:度一一识一一侣一一复一一郁一一谦一一普一一定一一铎一一敦仁一一宪义一一镕礼(文达)文达公避难江南落居监利,生子兴帮一一英国一一权权生三子,珉、琏、瑛我支属珉公后裔珉公生三子,纲、纪、缙纲公后裔现居分布湖南省武陵区和鼎城区斗姆湖镇临沅村(裴家码头),汉寿等地纪公明朝永乐二年(1404 年)敕封武略将军,奉命镇蛮来到澧州,子孙落藉永定卫裴家河(今临澧县安福镇),至今已有 601 年后裔散居湖南省临澧县安福镇,安乡县黄山头镇,湖北省公安县,石首县,江陵县等地缙公次子“寅”1370 年从湖北监利徙迁松滋县城,后裔散居鹤峰县,湖南省临澧县新安镇,石门县,澧县等地纲、纪、缙三支约有 12000 多人口琏公生四子:经、纶、缃、统后裔居湖北省监利县和湖南省华容县集成乡等地湖北监利县保存的探花祠,是纪念明朝永乐十九年进士及弟探花输公,纶属琏公次子。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 年重版“裴氏世谱”世附补中有居监利记载(第一卷,第 64 页)瑛公失考文达公裔 25 世孙 承林、承远5、监利裴氏分布湖北监利后裔 枝繁叶茂 造就英才人物 山西闻喜裴柏 树大根深 孕育宰相世家1、源 头千里翠柏远,棵棵竞潇洒,根深叶茂美丽华绿野柏子繁荣,遍天涯故乡望明月,清心迎朝霞太阳照耀百花,雨露滋润万物,催生发 (一赞山西故里千年裴柏)第二篇 源流篇40木出有根,水出有源万里长江,波浪翻滚,一泻千里,永不回头!多么惊险,多么壮观!声势浩大,迅猛异常,即使用尽世界上所有的形容词,也难以描绘长江东流水的壮丽图景然而,我们寻近长江的源头,却是由无数涓涓细流而汇集成浩瀚长江她的源头多么轻盈温良,因为那是孕育长江的地方,那是母亲温柔的怀抱!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每一个稍有理智的人,都要寻到自己的根,搞清自己的源头不要象长江一样波涛汹涌,不可一世,而要深刻反思,牢记自己的源头和根,才能把握住自己,教诲好后人,使自己的家族源远流长裴氏家族的源头,追溯到远古的传说,中华裴氏源于上吉神农之母—安登,五帝之一颛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