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生物习题第01课 生物与环境 1.pdf
2页命题点命题点 1 1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命题角度命题角度 1 1 生物基本特征的判断生物基本特征的判断1.(2019滨州)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繁殖后代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2.(2020深圳)下列诗词中描述了生命现象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3.(2017广东)生物能保持物种性状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物具有()A.遗传的特性B.变异的特性C.进化的特性D.自然选择的特性4.(2020娄底)“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遗传B.繁殖C.生长D.变异命题角度命题角度 2 2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5.(2016广东)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木马病毒B.烤乳猪C.蘑菇D.珊瑚6.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钟乳石B.机器人C.七星瓢虫D.无机盐命题点命题点 2 2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命题角度命题角度 1 1 区分不同的探究方法区分不同的探究方法7.(2020深圳)某探究小组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采取的做法不恰当的是()A.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B.选择科学的调查活动方案C.确定合理的调查活动对象D.凭个人喜好记录调查数据8.(2017广东)为了解当地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分析法命题角度命题角度 2 2 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9.(2018广东)下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分析错误的是()A.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蚕卵的孵化有影响吗?”B.控制蚕卵数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和“孵化率”是实验结果D.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16 10.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A.发现并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D.分析实验现象命题点命题点 3 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命题角度命题角度 1 1 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之间的关系11.(2019 龙东地区)小麦田里常常长出杂草,小麦与杂草的关系是()A.寄生关系 B.共生关系C.竞争关系D.捕食关系12.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蝙蝠蛾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成菌核,使虫体内部被破坏,仅残留外表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口或头部长出有柄的子座,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关系是()A.寄生关系B.捕食关系C.竞争关系D.合作关系命题角度 2 生物适应环境和生物影响环境的区分13.下列哪一项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大雁南飞B.骆驼刺根系发达C.海豹皮下脂肪很厚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4.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第 1 页 共 2 页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蚯蚓能疏松土壤命题点命题点 4 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命题角度命题角度 1 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5.(2020沈阳)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C.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植物D.一条河流16.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成分都包括()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阳光、空气、水17.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命题角度命题角度 2 2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18.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A.草食虫鸟兔鹰B.草食草昆虫青蛙蛇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D.草食草昆虫鼠青蛙19.(2019德州)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最高级消费者是鹰B.昆虫与兔存在竞争关系C.食物网中有 7 条食物链D.鹰和食虫鸟的存在,有利于农田作物产量的提高命题点 5 综合考查生物与生物圈20.(2019定西)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云杉、祁连圆柏、雪豹、岩羊、马鹿等生物为保护对象1)在此生态系统中,云杉等植物能够制造有机物,为自身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这些植物是生态系统的2)雪豹、祁连圆柏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3)在“草岩羊雪豹”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雪豹数量减少,在较长一个时期内,岩羊的数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自动调节能力更。
5)有人违规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非法采矿活动,并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请推测一段时间后,上述几种生物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鼠妇为例)(2019聊城)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 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 两区(如右图)步骤 2:选 10 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 A、B 两区的中央,A 区盖上纸板,B 区盖上玻璃板步骤 3:静置 2 分钟后,每隔 1 分钟观察统计 1 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 6 次,统计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2)该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其理由是 A、B 两区除了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3)该 实 验 的 变 量 是根 据 实 验 现 象,你 得 出 的 实 验 结 论是4)有 的 同 学 认 为 该 结 论 不 是 很 科 学,其 理 由 是 探 究 实 验 除 了 变 量 唯 一 外,还 需要,减少误差和偶然性。
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下表所示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改为,实验效果会更科学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