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的戏剧理论初探.doc
7页曹禺的戏剧理论初探李标晶曹禺以他闻名遐迩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话剧创作,在中国现代话 剧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的著名剧作成为戏剧研究者的热门话题,而人们对他的戏剧理论 却缺乏应有的注意曹禺的戏剧理论是他自己创作经验的深刻总結因此,研究他的戏剧理 论有助于对他的剧作的深入理解,对于繁荣戏剧创作也有重要意义曹禺十分强调戏剧对生活的以来关系,他认为“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写出好作 品的先决条件”1)指岀生活实践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无疑是重要的这是坚 持还是背离唯物主义美学的重要标志但是,仅仅指出这一点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艺术作品 的创作不等于普通生活现象的简单复制它是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进 行虚构、夸张、想象,使艺术形象同普通的实际生活相比,更集中、更概括、更具典型性的 过程曹禺对戏剧与生活关系的论述,正是从这一角度深化的他所关注的不是戏剧是生活 的反映的一般原理,而是这一原理在戏剧创作中如何体现和运用首先,曹禺提出了戏剧家依据生活时间反映现实时应遵循的选材原则他:”写我们最有兴趣、最关心的东西我们最有兴趣、最关心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最了 解的2)在这里,曹禺不是从浅层结构上,一般地论述戏剧家应从实际生活取材的道理, 而是在更深的层次上阐明戏剧创作选材的原则。
为什么要写最有兴趣、最关心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许多事件,这是戏剧家収之不尽的素材但是,不是任 何事件都有写成剧本的价值的曹禺强调写“最有兴趣、最关心的东西这是因为,戏剧 表现的对象是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的行为和心理内容及其人的生活和命运能引 起兴趣和关心的东西固然可以因人而异,但是,一般地讲,剧作家所关心是是各式各样的、 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与人的生活命运紧密相联的事件这样的樂件为戏剧家塑造任务性格 提供了切实可能性,为了解人、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人的命运提供了线索所以, “写最有兴趣、最关心的东西”才有可能从某一角度深入生活的底里,对实际生活做本质地 反映曹禺提出的第二条选材原则是“要写从自己的精祌世界中真正深思熟虑过的真正感动过 的,真正是感情充沛的东西3)曹禺强调的是作为创作主体的剧作家在创作中情感体验 的能动作用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情感,以情动人是艺术的根本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 是这样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种感情4)贝克也说:“准确表达的感情,是一切 好的戏剧最重要的基础。
5〉可见情感在戏剧创作和戏剧审美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戏 剧创作和戏剧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是剧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心理反映的产物但是,不是生活 巾的所有的事件都可以引起戏剧家的情感,只有那些为戏剧家个人独特地、深切地感受过的 生活,才能激起他的情感要求,产生表现它的欲望感受越深,情感体验越鲜明,所激起的 感情波澜越强烈,所产生的情感归叫越明确剧作家把自己真正感动过的事物写进剧本,力 求最大限度地靠近生活本身,以强烈的舞台真实感把自己真切的情感体验更富感染力地传达 给观众,使观众的情感与戏剧家的情感互相靠近,逐步糅合而产生情感共鸣,J•能收到良好 的戏剧审美效果可见,曹禺主张要写自己“真正感动过的,真正是感情充沛的东两”是符合戏剧创作与审美规律的其次,曹禺论述了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的以来关系他把戏剧的创作过程概括为 “逐渐‘入情入理’的过程6)这里说的“情” “是从作者对事物的深刻体验里流露出来 的”真情实感,而“理”是“通过这是的人物,巧妙合理的结构,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气 氛,以及作者无处不流露的深厚的情感,合在一起,透露出来的统一的思想结论用“入 情入理”来概括戏剧创作的过程,是符合戏剧长做规律的。
剧作家对某种生活现象产生了特 殊的、深切的感受,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这种最初的生活感受,既显示着作家的情感意识, 又包含着作家的理性认识这就是主题思想(理)的萌芽在这最初的生活感受的基础上, 剧作家根据平时的生活积累,把更多的同样的生活感受聚集在一起,使他最初的感受得到强 化在这样的往返过程中,作者的“‘情’ ‘理’ 一步步深化7)伴随着着做的理性思考 和对人物事件的审美评价,逐渐孕育成剧本的主题所以“入情入理”的过程,实际上是戏 剧家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过程,“它应该是一个精炼的思想、感受和艺术形象融化在一起的结 晶”(8)的过程剧本中的“情”与“理”,决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从生活斗争的真实里逐渐积累、 发展、孕育而來的,”(9)是剧作家“真知道的事物”和“深有所感的事物10)指出这 一点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划清了现实主义戏剧观和形形色色唯心主义戏剧观的根本界限, 赋予戏剧创作以无限的艺术生命力因为,只有从生活斗争的真实里孕育出来的“情”和“理”, 才能既表现生活感性的诗意的光辉,又丌掘出内涵丰富的生活底蕴,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美 感和美的享受,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哲理的启迪,从作品的内容中感受到剧作家的深思,玩味 出剧作的无穷奥妙。
也只有从生活斗争的真实里孕育出來的“情”和“理”,才能带着各个 剧作家体验、观察生活所取的不同角度的特点,体现着剧作家再创造的精神个性和审美理想在此基础上,曹禺指出,如果违背了从生活的真实里孕育情和理,就会产生公式化、概 念化的倾向,而这是曹禺创作的大忌有人把“理”看得太简单了,“抓住有修养的同志的一句话就用,抓住书本上的一段结 论就用,以为有了这些,就可以随心所欲,发展成为剧本中的‘理’ 了11)曹禺认为, 这样的作法之所以行不通,是它违背了作品中的“理”来自生活的孕育的规律,忘记了 “理” 总应该是作者从生活斗争中得来的,是花了很大的劳动,观察、体验、分析才能得到的,而 是先去想表达一个什么有意义的主题,然后再去充填生活,作者总想通过剧做说明既定的 “理”,他的精神仿佛只围着一种抽象的道理转这样,“道理”纵好,也是不落实的,收不 到应有的效果有的作者“习惯于抽象地推论,把‘想当然’作为‘当然’,把借来的思想错认为能生 根发芽的思想12)这样的“理”也不是从生活斗争的真实中孕育出来的,也容易写成概 念化、简单化的剧本还有的作者在剧本中写出了一个M题,问题便是一切,剧中人物根据问题而产生,根据 社会问题来没置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
人物有的站在问题的这一面,有的站在问题的那一面, 有的站在中间以问题的是非观代替人物的真善美这样的剧作之所以要失败,是因为“好 的社会问题剧应该植根于生活之中,而不是仅仅存在于问题之中,”如果“仅仅写了社会上 的问题,而忘了或忽略了写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那么,作家笔下就“只有问题的代表 人物,而没有真实生活中的人13)曹禺指出,还有一种“情胜于理”的现象这里说的“情”,不是从作者对事物的深刻 体验里流露出来的,而是一种比较肤浅的对事物的感触如果被这种浮夸的情感所激荡,写 出的作品就不能给观众提供哲理的思考,使观众感到茫然所以会山现上述违背创作规律的现象,有的是因为“自己的懒惰或者偷巧”,不肯花大 气力深入生活,使自己接触到真实的事物;有的是因为作者“自己的不勇敢,看见了真实的 事物却缺少足够的勇气打破写作上现成的公式,作活生生的描写14)为了克服戏剧创作中的不良现象,曹禺从更高层次上对剧作家反映生活提出了要求他指山“独创性是异常可贵的东两 (15)怎样才能使创作具有独创性呢/曹禺说:“凡对一件 东西透澈地了解了,这个透澈的了解就会给我们带來自己的独创的看法16)这就是说, 戏剧家只有深入生活,努力去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美,对客观现实的美得到独特感受的认识, 才能创作出发人深思,给人启迪的精美作品。
独创性也来自剧作家的胆识艺术家应该有 胆识”,“所谓‘识’,就是要有丰富的生活,丰富的知识,见多识广,才能对生活有独到的 见解所谓‘胆’,就是要有勇气,有勇气写,有勇气坚持自己的真知灼见17)这是克 服公式化概念化的有力武器曹禺把剧作家深入生活看作从事戏剧创作的真谛他从自己从事戏剧创作的深切感受出 发,提出了写自己最感兴趣、深有所感的人和事的主张,并批评了形形色色脱离生活的真切 体验,违背戏剧创作规律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他的这些理论主张,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 戏剧观:他自己的创作实践就生动地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巨大生命力戏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对此,曹禺有深刻见解戏剧theatre原意是来自希腊语theatmn,是指与表演场所相对的“看表演的地点”的意 思这就是说,戏剧艺术具有舞台性曹禺对戏剧艺术的舞台性非常重视,他说:“剧本跟 小说不一样,小说可以定稿,剧本总是定不了稿,它的生命在于演出剧作家的创作,仅是 戏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此外,它还需要导演、演员、观众共同完成18)这就是说, 作为统一整体的戏剧艺术,包栝两个相互制约、相互区别的基本部分,即戏剧文学和舞台艺 术。
舞台演出是剧木创作的直接目的,也是戏剧艺术获得生命力的最终形式舞台艺术作为 戏剧艺术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戏剧文学提出了特定要求它要求剧作家重视舞台艺术, 戏剧又必须具备演员、舞台、观众三个条件戏剧需要演员在特定的空间,用形体动作以及 对白等表演手段,把剧本的内容通过演员的感受和理解具体体现出来但是,作力一个完整 的创作过程,只有当观众参与了创作,在感知剧中人物的言行、心理过程的同时,根据个人 不同的经历展开联想,进行自省式的思考后,才算终结这就是曹禺所说的“剧本总是定不 了稿,它的生命在于演出”的含义正是基于戏剧文学与舞台艺术相互制约的关系,曹禺指 山“戏剧被‘舞台’、‘演员’、‘观众’这三个条件所肯定戏剧原则、戏剧形式与演出方法 均因为这三个条件的不同而各有歧异19)这就是说,戏剧家在从事戏剧文学创作时,依 然离不开舞台性这正是戏剧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特殊门类与其他文学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不 同之处诗歌以情声为主体,小说以情节为躯干,惟戏剧以动作为要素戏剧家要时刻想到 自己写出的剧本使演员能演,观众能看,从舞台感出发,考虑剧本未来演出的样式、规模、 意境和效果,这样的剧作较易符合舞台需要,能受到导演、演员的欢迎。
戏剧艺术的另一特性是它的剧场性曹禺说:“有人说,现在电影、电视把话剧压倒了, 我不相信我认为舞台艺术是不可能被代替的舞台上的戏与观众有直接的交流电影、电 视不是真人的艺术它与观众还是机器与人的关系虽然我们看的时候也哭,也笑,但大家 总觉得隔一层,终究以为这不是和我们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因此电影、电视是代替不了戏 剧的20)曹禺通过与电影、电视的比较,说明了戏剧艺术的剧场性戏剧演员与观众直 接交流和相互刺激所带来的剧场性是戏剧艺术的独特个性因力戏剧的基本艺术属性是以写 实见长的,舞台上所展现的舞台具象、戏剧情境、人物动作等等,都更接近生活的原型,同 审美客体很相似,更具有实事、真人、实物的生活实体感,因此最容易引起观众与舞台上的 戏剧的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句做家与观众最深刻的交往渠道,是戏剧生命的所在容易 产生情感交流,正是戏剧艺术的优势所在基于戏剧艺术的舞台性和剧场性,曹禺论述了戏剧的限制性他说:“我深深感觉到戏 剧比起苒他的文艺形式来,有他独特的限制21)主要是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表 现的生活内容不象电影那样,依靠蒙太奇,不受空间限制,也不象小说、散文那样,既不受 吋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
观众普遍只能忍耐两个半钟头到三个钟头”,因此写戏“吋间不 能不经济”(22);限于舞台的条件,戏剧“不能任意更换地点”,“戏发生的地点也耑要经济” 由于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剧作家必须把生活写得高度浓缩、凝练,用较短的篇幅,较少 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