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体良的思想和贡献.doc
3页论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是古罗马帝国初期(公元1世纪)杰出的雄辩家、教育实践活动家和理论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它在着重阐述雄辩家培养的实践与理论问题的同时,对教育与教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其一套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体系以下具体论述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学理论对西方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一 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作用(一)教育目的与西塞罗一样,昆体良也主张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对于雄辩家来说,才能与德行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在一定意义上,德行比才能更为重要这是因为,雄辩术是一门高尚的学问,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趋善避恶雄辩术应当是为真理为正义而战的战士手中的武器,而不应成为强盗手中的工具昆体良明确指出:“我所要培养的人是具有天赋才能、在全部自由学科上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天神派遣下凡来为世界争光的人,是前无古人的人,是各方面都超群出众、完善无缺的人,是思想和言论都崇高圣洁的人。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昆体良也把雄辩家的培养当做教育的基本目的,但是,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他所说的雄辩家与西塞罗所说的雄辩家是有明显不同的在西塞罗的思想中,雄辩家实际上就是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而在昆体良所处的时代,由于实行帝制,通过雄辩成为政治家的可能性已不存在昆体良所说的雄辩家一方面是指训练有素的律师,但更主要的是指受过良好教育的、有道德的和善良的人二)教育作用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思考、灵敏地学习真正天生愚鲁而不可教的人,是极为罕见的另一方面,人生而具有的天赋才能,仅仅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天赋才能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更有赖于良好的教育一个天资聪慧的儿童,如果在成年后无所作为,那说明他缺少的并不是禀赋,而是教育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他指出,教育的作用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教育者应当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差异和年龄差异二 关于幼儿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昆体良非常注意儿童的语言的发展,他认为人的教育应当从摇篮期开始,在婴儿期就要注意语言的纯洁性与其相处的人都应有正确的发音;同时还要重视音乐学习,认为它可以培养正确的发音、语言技巧和改进谈吐风格。
昆体良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他希望家长和家庭教师最好是知识渊博、品行端正的人他说,长辈的愚味无知,完全有可能使儿童也愚味无知二)他还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他认为学习的最好场所是学校学校的优点在于它不让儿童们互相孤立隔绝,不让他们发展自命不凡的心理,在学校里教给一个儿童的东西,其他儿童也能学到,而且大家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激励,促进学习,发展他们的友谊关系,他还强调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要求发展儿童的兴趣,注意因材施教三 关于教学理论(一)教学组织形式在世界古代教育史上,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与此不同,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设想他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在同一时间,由教师对全班组而不是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他认为实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但教师一次可以教许多学生、节省时间与精力,而且学生也可以在与其他同学的共同学习和交往中,接受良好榜样的影响,从教师对别人的批评和表扬中,得到警示和鼓励这些优越性是个别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在强调集体教学的同时,昆体良注意到因材施教的问题,认为教师在面向班级进行教学的时候,同样要了解学生的能力、个性特点和倾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扬长补短,长善救失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上,昆体良的一个重要见解是反对体罚在古代国家的教育中,体罚是非常普遍的方法昆体良主张废除体罚,认为体罚是对儿童的凌辱,会使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对儿童的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后果与此相联系,他强调运用奖励的方法,认为对儿童(尤其是那些脆弱或缺乏自信心的儿童)加以赞扬、给予荣誉,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促进儿童的发展昆体良提出了教学应当适度的原则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在深入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及能力的基础上,节制自己的力量,发展学生的能力既要避免要求学生做力不能及的事,又不可让学生放弃力所能及的课业教学方法必须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昆体良说,不同的年龄,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定功课,必须与学生的能力相称他认为,只有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才能引起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的分量应当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以防止学生的负担过重这个原则可视为近代教学量力性原则的萌芽昆体良认为教学必须有弛有张,劳逸结合昆体良说:“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桩事物,能够继续不停地紧张”,只有给予间歇和休息,才能“维持其紧张的强力于永久”学习也是这样,学习是需要轻松的,强制性的长时间学习,必然使精力丧失,学习起来毫无劲头,如果经过休息恢复精力,则必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
为防止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而造成疲劳,昆体良主张学习与休息相间,使学生的精力得以恢复,更愉快地进行学习为此,他主张在学习间隙,可让学生进行有节制的游戏活动防止学生疲劳的另一方法是更换课业,使不同课程的学习交替进行昆作良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能故弄玄虚,绝不能装腔作势以抬高自己,而应当简洁、明了地讲授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并牢记不忘昆体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诱导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他主张在必要的时候,应当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防止事事依赖别人的坏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思想的创造性因此,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各种知识,而且还在于养成独立的判断力、创造性以及其他各种能力三关于教师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培养完美的雄辩家,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首先,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即言即行的人昆体良认为,教师的道德面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自身所具有的高尚品德能防止学生的行为流于放荡;相反,教师的行为失检,就会对学生产生有害的影响。
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道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其次,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应当是公认有学识的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履行教师的职责,培养出完美的雄辩家第三,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昆体良认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当是和蔼的,又是严峻但和蔼不等于放纵,严峻并不意味着冷酷教师应耐心工作,既不对学生发脾气,也不纵容学生第四,教师既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又要能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只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内容,教师才可能有效地教学也只有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才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第五,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为此,教师应当经常、深入地观察学生的言语、行为和活动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教育思想和17世纪夸美纽斯的教育学说,同样受到来自昆体良的有益启示直到19世纪,昆体良的思想仍受到广泛的赞誉英国著名思想家穆勒(JSMill)认为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一书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因此,昆体良的教育理论不仅对西方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为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甚至,他的一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仍有深远的影响。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