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公路养管体制的思考.docx
4页关于公路养管体制的思考 五省市管养体制的几个特点通过我们对五省市管养工作的考察,我们发现,他们的管养体制与XX省的体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机构规格高 北京、贵州、云南三省(市)公路局为副厅级单位,局内设的处室为处级(XX省的副处级),主管全省公路的建设、养护与管理工作XX省、XX省公路局还负责养路费征收工作大局部省公路局都在按“一省一局,一路一公司〞的方向在改革 五省市的地、市、州公路主管部门都是正处级单位,县公路局都是正科级单位贵州、北京、云南的市级公路局是省公路局的下属单位;县公路局是市公路局的下属单位山东的市公路局是市政府的一个部门,由省公路局直接拨付建设、养护资金,市公路局长人选征求省局意见XX省的市公路处是市政府二级局,归市交通局业务指导这些省所有县公路局(分局、处)都是市公路局(分局、处)的下属单位这样的体制,省局对市局、市局对县局都便于管理,养护资金不外流,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不管人事权在省还是在地(市),地(市)政府(行署)都把地(市)公路局看作自己的一个部门参加会议,布置工作,有问题政府出面协调,还以政府的名誉为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出台了假设干规定和方法,公路局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相当融洽。
——实行纵向管理 被考查的五省市,都实行资金直接拔付省公路局将养护资金直接拔付给市公路局,市公路局直接将资金拔给县公路局,没有任何中间环节,保证了资(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金及时、足额到位 (一)提高人员素质,防止人员膨胀 贵州、云南、北京三省人、财、物都实行纵向管理,统一安排人事,根本防止了地方在人事调动与人员安排上的干预,控制了人员超编XX省公路局管养公路5200公里,养护职工仅2022多人,平均每2.5公里配备一名养路下—XX省公路局列养公路2.5万公里,现有养路职工12500人(三分之二是建勤工),平均每2公里配一名养路工由于人手少,养护本钱也大大降低 (二)实施公司化管理,降低养护本钱 以XX省为例,他们运用内部市场竞争来刺激、调整养护事业的开展,推行公司化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养护工程实行内部招投标2023公里以上的大修工程在全省公路系统范围内招标,2023公里以下的工程在地(州、市)范围内招标,并且实施第三方监理,不但打破了地方垄断,而且降低了养护工程造价,提高了工程质量1998年,XX省通过内部招投标,节省养护工程资金4000多万元。
其次,小修保养实行议标,公路局根据以往的资金基数对总段拨款,总段对公路段的小修保养经费实行议标的形式确定,段对道班的养护实行招标合同管理1998年全省压缩非生产性开支达1500多万元 第三,干部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公路段长由全体职工选举后由组织认命,总段长及各级管理干部实行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并规定压缩机关工作人员15%,分别从事其他工作或下岗 (三)发挥规模效益 由于人、财、物都上收到省公路局,从而使内部调度更加灵活,整体实力得到增强这不仅使他们在对外承揽工程中,充分发挥整体实力,增强竞争力,而且能够对本钱高而使用频率较低的设备在全省范围内调度,防止了养护设备闲置,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同时也减少了系统内重复采购相同养护设备带来的资金压力 ——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 以XX省为例,公路养护体制上收与下放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1994年为了借助地方资金,调动地方积极性,改条条管理为块块管理 效果却相反,机构膨胀、人员增加、公路养护资金几乎全部被挤占、公路路况迅速下骨的现象日趋严重1996年,胡锦涛同志视查贵州,对XX省的公路养护给予‘历批评。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XX省委、省政府经过组织考察论证后于1997年4月下发了“关于改进公路养护体制的通知〞,决定恢复人、财、物条条须导的养护管理体制 体制改革以后,XX省公路局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养护与管理力度,超龄路由1996年的80%下降为1998年的68%,公路路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行能力与行驶质量显著提高,支持了经济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第1页 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