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少儿茶艺培训大纲【可编辑范本】.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00638834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5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少 儿 茶 艺 培 训一:日常礼仪及茶礼 1、日常礼仪 2、:茶礼仪(1)得体的着装 :茶的本性是阔淡平和的,因此,泡茶师的着装以整洁大方为好,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与环境,茶具相匹配,言谈得体,彬彬有礼.(2)整齐的头发:适合自己的气质,个人一种舒适,整洁,大方的感觉.(3优美的手型:作为茶艺人员,随时要保持手的清洁,干净4) 鞠躬礼:鞠躬礼是茶艺中最常见的礼仪,代表了行者的谦卑与恭敬之意5) 伸掌礼:伸掌礼是茶道表演中一种示意礼,表示“请”和“谢谢”的意思6) 叩指礼:1、晚辈向长辈: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五体投地跪拜礼一般敲三下即可2、平辈之间: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敲三下表示尊重. 3、长辈向晚辈: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下头即可如特欣赏晚辈,可敲三下二:茶文化基础知识1、 茶的起源茶叶原产于中国,西蓝云贵高原地区是茶树的起源中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人工栽培茶树,最早加工茶艺,茶类最为丰富中国被誉为茶的祖国和茶文化的发源地.2、 茶的发现者(1)饮茶的起源:最早关于茶的记载是出自《神农本草经》——神龙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书中“荼"即指茶.3、 茶的发现者(2)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号竟陵子,(湖北天门市人),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伸"4、 饮茶四个阶段生吃药用--熟吃当菜——烹煮饮用--冲泡饮用5、 茶树及茶分类乔木--小乔木—-灌木6、 茶叶分类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微发酵)青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黑茶(后发酵)三:了解茶具历史及认识茶具1、 了解茶具历史器为茶之父A:茶具按材质分:瓷、陶土、竹木、金属、玻璃、玉等.B:常用主泡器具有:玻璃杯、盖碗、紫砂壶。

      C:辅助泡茶用具2、 认识茶具茶具一般都会理解是指茶壶、品饮杯、茶盘、茶道、茗炉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茶具从器形和使用的角度分为:茶壶、品饮杯、茶盘、茶道、茗炉、盖碗、盖杯、水洗、茶叶罐、公道杯、网架漏斗、茶宠雕塑、毛巾、香炉、杂件1) 茶壶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现代说到茶壶,泛指宜兴紫砂壶准确的说是指泡茶的壶,从材质分为紫砂壶、瓷壶、玻璃壶、铁壶等2) 品饮杯(茶盏、茶碗)直接用于品茶喝茶的杯子,一般没有把也没有盖闻香杯也属于品饮杯,是专门用于闻香的杯子3) 茶盘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状可方可圆或作扇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单层以一根塑料管连接,排出盘面废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承选材比较广泛,以竹制茶盘最为清雅相宜.还有木头的茶盘,有绿檀、黑檀、鸡翅木茶盘等;也有紫砂的、陶瓷的4) 茶道指茶道六君子,含茶夹、茶勺、茶拨、茶漏、茶针、茶瓶茶夹,取放和清洗品杯用的。

      茶勺,取茶叶用的茶拨,用于将茶荷中的茶叶拨入茶壶中茶漏,置放在壶口,防止茶叶洒在桌上.茶针,过去做的紫砂壶大部分是独空壶,没有球孔或网孔,所以需用茶针去通畅壶嘴茶瓶,置放茶夹、茶勺、茶拨、茶漏、茶针的瓶子.(5) 茗炉烧水的器具,现代泡茶都用电能烧水,有随手泡、电瓷炉、红外炉6)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7) 盖杯盖杯有盖子和把有两件杯、三件杯、四件杯、保温杯从材质上说有瓷、陶(紫砂)、玻璃、塑料、不锈钢等.(8) 杂件为表演茶艺常用、生活中少用的茶器正常喝茶用的少、但必需要备上的茶器比如:公道杯、茶巾、网架、漏斗、茶宠、茶托、茶洗、茶叶罐、香炉、茶荷、养壶笔、普洱刀、养壶袋、壶托等等四:六大茶的分类介绍1、 绿茶:绿汤叶绿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干燥2、 白茶: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基本工艺流程:萎凋、干燥、烘焙3、 黄茶:黄汤黄叶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4、 青茶:干茶色泽较乌润、汤色橙黄明亮基本工艺流程:晾青、摇青、杀青、包揉、揉捻、烘焙等典型工艺精制而成.5、 红茶:干茶色泽以红汤为主调。

      基本工艺流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精制而成.6、 黑茶:滋味浓醇,汤色橙黄,叶底黃褐.基本工艺流程: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典型工艺精制而成.五:十大名茶1、 黄山毛峰2、 西湖龙井3、 祁门红茶4、 庐山云雾5、 君山银针6、 刘安瓜片7、 信阳毛尖8、 武夷岩茶9、 洞庭碧螺春10、 安溪铁观音六:茶艺表演表演须知表演的条件茶艺表演的基本条件有许多,如服装、场地、音响、茶器具、茶、辅助器物、水等表演的服装表演服装的式样、款式多种多样,但应与所表演的主题相符合,服装应得体、衣着端庄、大方,符合审美要求如“唐代宫廷茶礼表演”,表演者的服饰应该是唐代宫庭服饰;如“白族三道茶表演”以白族的民族特色服装;“禅茶”表演则以禅衣为宜等表演的环境茶艺表演的环境选择与布置是重要的环节、表演环境应无嘈杂之声,干净、清洁,窗明几净,室外也须洁净,环境宜茶或气爽神清之佳境,或松石泉下还须预备观看者的场所以及坐椅,奉茶处所等如日本茶道在茶会前要洒扫庭院,室内悬挂简单又令人沉思良久的字画、插花以及布置小型花荟等,以利茶艺表演的进行,使各位进入茶艺表演的艺术创造之中表演的音乐所配音乐与茶艺表演的主题应该相符合。

      正如服装与茶艺表演主题相符合茶艺表演是一样的,均有助于人们对表演效果的肯定与认同.如“西湖茶礼"用江南丝竹的音乐;“禅茶”用佛教音乐;“公刘子朱权茶道"用古筝音乐等表演中的礼仪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素有客来敬茶的习俗茶是礼仪的使者,可融洽人际关系在种种茶艺表演里,均有礼仪的规范如“唐代宫庭茶礼”就有唐代宫庭的礼仪;“禅茶”中有敬茶(奉茶)之后,僧侣向客人的礼仪;日本茶道中有主人对客人的礼仪;客人对客人的礼仪;人对器物的礼仪在“台湾乌龙茶茶艺表演”中,表演者对客人光临的礼,感谢观看的礼,助泡敬茶后向客人鞠躬致意的礼等等在行礼时,行礼者应该怀着对对方的真诚敬意进行行礼行礼应保持适度、廉合,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敬意体现到这一礼仪中,包括眼睛的视角、动作的柔和、连贯、摆动的幅度等茶艺表演中的位置、顺序、动作茶艺表演中的位置、顺序、动作,包括主泡、助泡的位置、出场进场的顺序、行走的路线、行走的动作,敬茶、奉茶的顺序、动作,客人的位置、器物进出的顺序,摆放的位置,器物移动的顺序及路线等人们往往注意移动的目的地,而忽视了移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茶艺表演与一般品茶的明显区别之一.这些位置、顺序、动作所遵循的原则是合理性、科学性,符合美学原理及遵循茶道精神“和、敬、清、寂”、“廉、美、和、敬",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茶艺表演的“精、清、净、美”四要素精包括茶须名茶、特色茶、茶叶干燥、质量上乘。

      水须好水,茶具质量上乘与茶相配.精,上乘也,沏泡出一杯上等茶汤,令人拍案叫绝精包括精通、熟练茶艺表演,精通选茶、置具、选水、贮茶、熟练沏泡程序.清清包括人、水、环境之清爽,茶可使之清醒头脑,称之谓提神醒脑,在茶艺表演的环境中,很难“清",但追求“清",不但茶艺表演者要“清”,通过茶艺表演要让观众有所:“清”,清醒的头脑,有助于人的思维,感受相聚一起享受品茗的不容易日本茶道”中的洗手、擦尘,“台湾乌龙茶”茶艺中的点香,“禅茶”中的燃香.各种素色朴实的茶器,饮茶的活动均在不知不觉中,拂去人们心灵上的尘埃,心清自然明.净包括人、衣着、环境、茶、茶器、水等,人的洁净,如手的洁净,头发的梳理,衣服的清洁整齐,具体点如手指不应戴戒指,口红、脂粉尽量不要让观众感觉到,手指甲不能搽色彩等桌椅、板凳无尘埃,场所无杂物、脏物茶具应洗涤干净,水应干净符合饮用要求,茶叶应干净,无杂物此外是人思想上、心灵上的净化,无杂念、邪念美美应符合茶道的美,符合观赏美学的要求道家茶艺表演,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如服装合身,衣着得体、大方,环境优美、清爽,如茶艺表演中的礼仪是否美?茶艺表演中的位置、顺序、动作是否美?茶器具是否配套,环境布置选择是否美等等。

      1、茶艺表演解说词——花茶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它融茶之韵与花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求有诗一样的程序第一道:烫杯我们称之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文豪,而且是一个至情至性的茶人.借助苏东坡的这句诗 描述烫杯,请各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看一看在茶盘中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的、洁白如玉的茶杯,像不像一只只在春江中游泳的小鸭子?第二道:赏茶我们称之为"香花绿叶相扶持”赏茶也称为”目品”目品"是花茶三品(目品、鼻品、口品)中的头一品,目的即观察鉴赏花茶茶坯的质量,主要观察茶坯的品种、工艺、细嫩程度及保管质量如特极茉莉花茶:这种花茶的茶坯多为优质绿茶,茶坯色绿质嫩,在茶中还混有少量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应白净明亮,这称之为”锦上添花”在用肉眼观察了 茶坯之后,还要干闻花茶的香气通过上述鉴赏,我们一定会感到好的花茶确实是”香花绿叶相扶持",极富诗意,令人心醉第三道:投茶我们称之为”落英缤纷玉杯里”落英缤纷"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描述的美景.当我们用茶导把花茶从茶荷中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第四道:冲水我们称之为”春潮带雨晚来急”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冲泡特极茉莉花时,要用90度左右的开水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水浪上下翻滚,恰似"春潮带雨晚来急"第五道:闷茶我们称之为”三才化育甘露美”冲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茶杯的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茶杯代表"人".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第六道:敬茶我们称之为"一盏香茗奉知己”敬茶时应双手捧杯,举杯齐眉,注目嘉宾并行点头礼,然后从右到左,依次一杯一杯地把沏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最后一杯留给自己第七道:闻香我们称之为”杯里清香浮清趣".闻香也称为"鼻品”,这是三品花茶中的第二品品花茶讲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闻香时"三才杯"的天、地、人不可 分离,应用左手端起杯托,右手轻轻地将杯盖揭开一条缝,从缝隙中去闻香闻香时主要看三项指标:一闻香气的鲜灵度,二闻香气的浓郁度,三闻香气的纯度细心地闻优质花茶的茶香,是一种精神享受,一定会感悟到在"天、地、人”之间,有一股新鲜、浓郁、纯正、清和的花香伴随着清悠高雅的花香,沁入心脾,使人陶醉第八道:品茶我们称之为”舌端甘苦入心底"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

      在品茶时依然是天、地、人三才杯不分离,依然是用左手托杯,右手将杯盖的前沿下压,后沿翘起,然后从开缝中品茶,品茶时应小口喝入茶汤第九道:回味我们称之为”茶味人生细品悟"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无论茶是苦涩、甘鲜还是平和、醇厚,从一杯茶中人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