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的朋友胡适之.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31719299
  • 上传时间:2021-12-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的朋友胡适之 主持蔡志玲初中生活,同学情深,朋友谊重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为友情所困,把握不好,徒增烦恼,影响成长不如读读下面三篇文章,看看别人是怎样对待朋友、对待友谊的,看看真挚的友谊会产生何等激动人心的力量,感染并促使我们快乐成长 传说胡适逝世后,有的三轮车夫都停业悼念他,更不用说学术界、文艺界了胡适的朋友很多,与之相识不相识的人都可以随口来句“我的朋友胡适之” 珍珠港事变前,芝加哥大学教授史密斯当选众议员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请他来用晚餐史议员在赴宴的路上突然想起:还不知道主人叫什么名字呢,这如何是好?但转念一想,即使不知道主人姓名也是可以应付得来的,因为只需“大使”、“阁下”叫过去,一定没错宴会后,胡大使送客时免不了说说“欢迎到敝国旅游”等客气话中国我是一定要去的!”史议员肯定地说,“我到贵国观光,第一个要拜访的便是我的朋友胡适博士大使先生,胡适博士你认识吗?”胡适听后哈哈大笑 恰如物理学中的磁场,胡适有一种西方人所说的“磁性人格”磁性人格”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禀赋,远非平常所说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可以形容 新中国成立后,胡适再到美国,结识了“小朋友”唐德刚。

      这位“小朋友”经常跑胡适家蹭饭吃,顺便帮胡家干点体力活,当然也聊学术话题在当时的唐德刚看来,胡适是个需要照顾的、和蔼可亲的老人,而不是那个大名流、大学者 后来,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胡适的口述历史便由唐德刚来做整理好胡适口述历史后,唐德刚就着手为口述历史写篇“短序”,结果,下笔如有神,一发不可收,竟写成一篇十几万字的“长序”,只好独立出来,另外出书,这就是《胡适杂忆》后来,《胡适杂忆(增订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1999年1月出版 在《胡适杂忆》中,唐德刚像个“老顽童”,不失时机地调侃,善意地开着玩笑读这本书,读者感觉好像是在听“两个活宝”演双簧,这的确是一种享受表面上看来,胡适的“小朋友”唐德刚对胡适是很不尊重的,其实不是这样在不失时机地调侃、开玩笑的同时,唐德刚也在不失时机地肯定胡适 晚年的胡适,回到台湾,有一位卖麻饼的小贩竟做了他的朋友 这位朋友名叫袁瓞,空闲时喜欢读有关政治的书,有些问题使他困惑,却想不出答案,便写信向胡适请教胡适不仅热情回信,还把两人探讨的问题写在文章里后来,袁瓞常到胡适的办公室去看他一天,袁瓞把带来的一个手巾包打开,里面是10个芝麻饼,黄灿灿的,散发着新烤芝麻的清香。

      胡适接过芝麻饼,笑眯眯地拿起一个便吃,嚼得吱咯吱咯响,脸上现出晚年少见的欢愉神色 胡适常记着这位小贩朋友有一次,胡适心脏病复发,住进台大医院他的朋友拿了一个芝麻饼送到胡适病房来说:“我给你吃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我相信你没有吃过胡适见是麻饼,便笑了,说:“我早就吃过了,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做的啊!”胡适也够天真,以为那么大一个台北市,芝麻饼都是“我的朋友”袁瓞一个人做的 赏析:本文写了胡适在他人生经历的三个不同时期,与三个身份各异的朋友交往的趣闻虽然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通过有限的文字,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胡适“磁性人格”带给我们的情感欢愉与交友启迪 第 3 页 共 3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