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歌》读后感.docx
2页《樱花歌》读后感 《樱花歌》读后感 “芙蓉海雾毒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这是晚清士绅黄遵宪在日本从事外事工作时写下的《樱花歌》 诗歌颇为传神地描绘出长期闭关锁国的日本在黑船扣关、莽莽西风渐次袭来后的惊诧、迷惘和猛烈的振动,那是一种来自现实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山崩地裂式的剧震 位于火山地震带上的岛民们很敏感地觉察到这次振动的不寻常,他们预感到更为猛烈骇人的余震或要到来,日本举国上下起先了防震的动员:江户幕府的德川将军少有地向京都的国民祥瑞物天皇询问了看法,不食人间烟火的天皇起先主动过问军国之事,下级的落魄武士和浪人们踊跃地唱响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西南雄藩和各地的大名们野心勃勃、跃跃欲试地窥视着武家的最高宝座......岛国的各股激流猛烈地碰撞、纠缠,最终汇流成一条汹涌澎拜的大河——明治维新!日本跌跌撞撞地走出了西方带来的文明地震 然而,这股来自西方的文明地震最先波及的却不是日本,而是与其一衣带水之邻的中国1840年,大清帝国对于英国罪恶贸易道德和经济上的不能容忍最终给了不列颠绅士们炫耀他们坚船利炮的借口,伴随着“一朝轮舶炮声来”的是两年后的屈辱条约,康乾盛世的迷梦破灭了。
看花的众人梦醒了吗?也许还是懵懂的,不过出现一小撮“睁眼看世界”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四洲志》《海国图志》等一些关于中土以外世界的朦胧印象,但大清的一众王公官绅还是颇为天朝上国、孔教信徒和华夏身份而自傲自大的 约莫二十年后,又挨了过去眼中蛮夷的一顿痛打,见识了四书五经以外的洋枪火炮,再经验了一番斯文扫地、衣冠不整的屈辱后,老大清国最终明白时代的不同了孔孟的信徒们捡起了经世致用的旧说,学着翻看洋人的格物之书,爱新觉罗家也竭尽心思要护住冠冕衮服的风光 他们在海的西边锣鼓喧天地琢磨着“师夷长技以制夷”,海的东面的岛国也在亦步亦趋地追随着西风,嚷着“和魂洋才”所不同者,日本在西装革履的同时对着它西边的旧邻虎视眈眈、垂涎欲滴,而它的邻居一窍不通,它只是一门心思地琢磨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甚至连眼角的余光都少有瞥向东边的那个撮尔小国 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